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文化 > 中医趣考
编号:12486656
一窍不通
http://www.100md.com 2013年12月23日 北京晚报
一窍不通

     一窍不通,出自战国吕不韦《吕氏春秋·过理》。说的是商朝的时候,纣王非常喜爱他的妃子妲己,一天到晚跟妲己喝酒玩乐,根本不管国家的事,也不管老百姓的生活过得好不好!他还听信妲己的话,杀了很多忠臣和无辜的老百姓。

    纣王的叔父比干是个正直善良的人。看着纣王犯下的诸多罪孽,他实在忍无可忍,于是跑去劝谏纣王,希望纣王改邪归正,重整朝纲,勤政为民。极力劝谏纣王不要错杀无辜,专宠妲己,听信谗言,误国误民。妲己得知比干如此劝谏纣王,怀恨在心,寻找机会加害比干。有一天妲己得知比干又去劝谏纣王,就跑去对纣王说:“大王!如果比干真的是一个忠臣的话,你为什么不叫他把自己胸膛剖开,把他的心肝拿出来献给您呢!”纣王听了妲己的话后说:“对喔!我可以叫比干把心献给我呀!妲己真是聪明呀!”纣王立刻下令赐比干剖胸而死。

    后来,这件事被记在《吕氏春秋》中,其中有一段话:“纣心不通,安以为恶,若其一窍通,则比干不杀矣!”意思是说,如果纣王的心通了一窍,就不会做出糊涂事把比干杀了!从此以后,大家就把这句话引申成“一窍不通”这句成语,用来骂一个人非常愚蠢或是很糊涂!
, 百拇医药
    纣王在治国上的“一窍不通”,最终导致的是亡国害民。而人体如果有一窍不通达,则会损害身体健康。《内经·灵枢·脉度》曰:人有七窍。“五脏常内阅于上七窍也……”“七窍”,即指头面部七个孔窍:目(二)、鼻、舌、耳(二)、口。五脏的精气分别通达于七窍,所以五脏有病,往往能从七窍的变化中反映出来。具体说来:

    肝开窍于目。是说肝的精气通于目,肝脏的经络又上联目系,而目的视力,要靠肝血的濡养。《内经》说:“肝受血而能视”,肝和则能辨五色,肝功能正常则视物清楚明亮。如肝功能受损,也可以反映目的病变上。如肝阴不足,则两目干涩;肝血不足,则视物模糊和夜盲;肝火上炎,则目赤肿痛,畏光流泪或目赤生翳;肝阳上亢,则头昏目眩;肝风内动,则目斜视上吊。肝气郁结过久,则能导致口苦目眩。因此,目是肝脏病变外在表现的一个方面。

    肺开窍于鼻。《素问·金匮真言论》:“开窍于鼻,藏精于肺”。《灵枢·脉度篇》又指出:“肺气通于鼻,肺和则鼻能知香臭矣。”因为肺是呼吸的通道,为肺气出入的门户,鼻的通气和嗅觉的功能,主要依赖于肺气的作用,肺气和,呼吸通利,嗅觉才能正常。鼻为肺窍,又是外邪侵犯肺脏的道路。若外邪由口鼻而入,临床常见外邪袭肺,肺气不宣导致鼻塞流涕、嗅觉不灵等症状。肺热壅盛则常见喘促、鼻翼煽动。可见肺与鼻窍是息息相关的,肺脏疾病可以从鼻反映出来,而治疗鼻的病变时往往从肺入手。
, 百拇医药
    心开窍于舌。“心气通于舌,心和,则舌能知五味矣”。实际上,心气足,不仅能保证舌辨五味,舌头转动灵活、说话流利顺畅也有赖于心神的健旺。通常来说,舌色红润即表示心之气血充足。心主血脉,舌上血管最为丰富而浅表,因而舌也能灵敏地反映出心的功能状态。心阳不足,则舌胖嫩或紫暗;心阴不足,则舌红绛;心血虚,则舌暗淡;心火上炎,则舌红烂、生疮、疼痛;心血淤阻,则舌紫暗或有淤斑;心主神志功能异常,则会出现语言障碍,说不清话。

    脾开窍于口。《素问·金匮真言论》曰:脾主运化饮食水谷,而在对饮食水谷的受纳与运化方面,口与脾的功能是统一协调的。所以脾的功能可以从口反映出来,脾气健旺则知饥欲食。《灵枢·脉度》说:“脾气通于口,脾和则口能知五谷矣。”脾病则食欲不振,脾虚则口淡无味,脾热往往口有甜味。“口唇者,脾之官也。”唇是口的组成部分,被认为是脾的外在表现之处,当脾气健运,气血充足时,口唇得养,则唇红润泽;若脾失健运,气血亏虚,唇失所养,则唇色淡白,或萎黄无光。

    肾开窍于耳。耳是人体的听觉器官,其功能依赖肾精的充养,所以耳从属于肾。清朝《医林改错》中云“两耳通脑,所听之身声归于脑”。在中医的概念里,精生髓,髓聚于脑形成髓海,主持精神、思维活动的功能。精髓充盛,则听觉灵敏。若肾精不足髓海失养,则两耳失聪,致听力减退,或出现耳鸣、耳聋之病。老年人听力减退也是肾精自衰之象。插图 冯晨清 H126, http://www.100md.com(杜昌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