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各地传统医学 > 民族医药 > 瑶族
编号:12532146
瑶医特色疗法——药推疗法
http://www.100md.com 2014年1月3日 国医在线
     瑶医药推疗法,又称瑶医挟药推刮疗法,是广西瑶族地区所特有的一种医疗技法,它是以瑶医筋脉理论为指导,以瑶医各种风证为治疗对象,采用推、刮手法,并配合药物推拿,使邪退正复或扶正祛邪,从而达到治病目的。具有疏通经络、活血化瘀、散经止痛、清头明目、开胸导滞、缓痉镇痛等功效。

    该法可适用于感冒高热、小儿急、慢惊风及风湿痹痛、跌打抽伤、闪腰、眩晕、胃脘不适、颈椎病、落枕、腰肌劳损等病症。特别是对小儿急、慢惊风可收到简、便、廉、验的效果。

    【操作方法】

    1、挟药推刮时所选用的药物,主要有下列几种,桔叶2张、生姜适量,食盐少许,先将上药共捣烂,轻症者以少许开水浸泡,重症者以净水煮沸5分钟。如果单纯热重者可取生姜煨熟去皮,将其切成刀口状薄片,浸入盐开水内3分钟即可;若寒邪偏重者,则取生姜连皮煨熟切片,加桔叶2张,捣烂夹入姜片之间进行推刮。对于初次接受瑶医挟药推刮疗法的患者,可酌加葱白适量夹在姜片内推刮。另外成人采用瑶医挟药推刮疗法则最好加用五月菖蒲或羊耳艾,并将上药捣烂,用水煮沸,然后倒在干净纸上放地面凉冷,待药至温以纱布包之即行推刮。
, 百拇医药
    2、推刮方法

    挟药推刮的方法,一般遵循先上后下的原则,即先头继手,再胸背,后下肢。

    (1) 头部推刮:医者两手拇、食指各捏药姜一片或药姜一撮,两手对持,用力适中,由印堂开始缓缓向上推过神庭,达顶百会,继往后推至大椎止。然后再从印堂由内向外上推至两侧头维穴。复由印堂向外推至两侧太阳穴,如法推刮8次即可。

    (2) 手部推刮:医者左手握患者掌部(男左女右)掌心向上,医者右手拇食指捏持药姜,先在患者食指外侧由指尖推向三间穴,连续8次,复将药姜由小指外少泽穴向下推刮至腕关节内侧横纹大陵穴止,再复从肘关节内侧之曲泽推刮至食拇掌侧末端,然后如法依次推刮余指。最后再由曲泽由上而下推至大陵 ,转出太渊推至食指掌侧指尖端;从肘关节外侧曲池自上而下推至太渊,转出神门达小指尖端。上法每一过程均需重复8次。在推刮完手之内侧后,将其手背向上,医者左手轻握其四指,右手拇指捏药姜,由肘关节外侧从上往下缓缓推刮至拇指背侧末端,连续8次,并再往上复推刮至肘关节外侧8次。如此来回过程,手背即算推刮完毕。上述各法推刮完毕后,医者按拇指至小指为序,轻握各指并轻抖几下,使其关节滑利,经脉疏通。
, http://www.100md.com
    (3) 胸腹部推刮:先捏药姜由鸠尾直推刮至脐眼,然后再由天突穴推刮至脐眼一次,这有利于胸阳振奋,邪从腑出。然后用双手拇、食指捏药姜,从其双侧天池穴由内向外、向下推刮至大包穴,续推8次。再由两胁章门穴从外向内、向下推刮至脐眼,如法8次。在胸腹部位使用推刮时,要注意配合呼吸。

    (4) 背部推刮:在脊柱中线至阳穴处开始直往下推至尾椎部位,连续8次。复由京门穴由外向内、向下斜推至命门8次,以达到固守肾气,祛邪下出的目的。

    (5) 下肢推刮:先持药姜从拇趾内侧隐白推往足后大钟穴8次。再由小趾外侧至阴推至仆参,共8次。然后从膝眼沿胫骨前面自上向下推至踝关节前之解溪。复由内膝眼沿胫骨内侧推至商丘,转出踝关节外侧丘墟,推至小趾之至阴,连续8次。再复以犊鼻始,沿小腿外侧从上至下推刮至踝关节外侧至丘墟,转入踝关节内侧商丘,推至拇趾隐白,如法8次。最后用手指蘸生桐油在月国处横截涂擦一次,意为断邪上行。

    全身各部推刮完之后,宜取生桐油加热至温,医者用手指蘸桐油在其各大关节和各部推刮的起始部位轻轻涂擦一次,即宣告瑶医挟药推刮疗法结束。

    【注意事项】

    1.手法速度要均匀有序,推刮后以全身微微汗出为度。

    2.着力要平稳,不要损伤皮肤。

    3.急性损伤、瘀血严重以及开放性损伤者慎用。

    4.孕妇、皮肤病患者慎用。,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