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文化 > 中药文化
编号:12455339
“坐堂”缘由
http://www.100md.com 2014年1月24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4040期
     时下,有许多的药店或者街坊诊所为招揽业务,大都会挂一个名老中医某某坐堂的招幌,有些药店给自己起名时也会冠以某某堂之店名;另外,人们在相传哪个医院有一个名老中医的时候都会说:某某医院有一个医生坐堂云云。为什么人们只要讲到中医中药的时候,就会与“堂”或“坐堂”之类的用语联系起来,这里面有什么缘由呢?

    “堂”在中国古代一般是官衙的代称,最能说明这一点的是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的名句“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除此之外如过堂、升堂等等,无不是指堂为官衙。那官衙这堂为何又与中医中药那堂牵上了线呢?这还得从医圣张仲景讲起。

    张仲景,名机,字仲景,南阳涅阳(今河南镇平南)人,早年从同乡张伯祖学医,后经潜心钻研,医术大进。汉献帝初,举为孝廉。据章太炎《张仲景守长沙考》,建安七年后,张仲景任长沙太守,在任期间(约建安八九年间)著《伤寒论》,长沙因此成为不朽医学名著《伤寒论》的诞生地。千百年来张仲景也由此被尊为“医圣”。张仲景任长沙太守多年,任内正值病疫流行。当时官箴规定,太守不得擅进民屋,张太守便以自己的名字冠以“坐堂医生”四字,择定每月初一和十五两日,打开衙门,为病人诊脉处方。“坐堂医生”一说便由此而来,此后许多药号药店也以某某堂而名之,著名的药号如同仁堂、九芝堂。

    为缅怀张仲景这位医学伟人和他对长沙的源源遗泽,清嘉庆年间长沙知县蒋绍宗重修贤良祠时将其改名为张公祠。抗战时期该祠毁于战火。1947年,长沙中医界捐款重建新祠三间,改名仲景堂。更有湘潭人李寿冈老先生撰《张仲景祠联》,以表达后人对张仲景的敬仰之情,联曰:

    识用精微,举孝廉,官太守,许洛阳时才,陈志范书无传记;

    论广汤液,救贫贱,疗君亲,岐黄称圣手,伤寒金匮有遗篇。, http://www.100md.com(张远翠 陕西岚皋县中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