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文化 > 民俗风情与养生
编号:12455282
二十八 贴花花 ——来自笔端的欢快
http://www.100md.com 2014年1月27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4041期
     “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贴花花”。这“花花”,古时指的是年画、春联之类,现在指的就是春联了。春联烘托了节日的喜庆气氛,也表现了中国的书法艺术。书法家长寿的现象,是引起人们广泛兴趣的另一个问题。

    民俗渊源

    腊月二十八,家家户户贴春联是我国重要的民俗之一。

    “千家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王安石诗中说的“桃符”,就是我国最早的春联,是绘制、雕刻在桃木板上的画像。

    至于春联何时变成书写在纸上的文字,有了节日喜庆的含义,又是谁首创的,古今说法不一。

    春联作为一门书法艺术,是随着文字的进化和书写方法的演变而不断变化、发展着的。因此,透过对历代春联的鉴赏,可以窥视我国文字学、音韵学和书法研究辉煌历史之—斑。

    养生之道

    书法与健康

    古有“寿从笔端来”之说,它道出的正是书法、健康、长寿间的辩证关系。这虽然属于回顾性的总结方法,但确实是实践中存在着的一个值得品味的客观现象。在古代的书画家中,唐代的欧阳询,寿85岁;虞世南,寿81岁;柳公权,寿88岁;颜真卿,寿76岁,是被杀害致死的;明代的文征明,寿90岁;文嘉,寿83岁;董其昌,寿82岁;清代的刘墉,寿86岁;梁同书,寿93岁;包世臣,寿81岁。在近代的书画家中,王世敏,寿88岁;黄宾虹,寿92岁;何香凝,寿94岁;齐白石,寿97岁;张大千,寿84岁。在现代书画家和外国的书画家中,寿过90者更不乏其人。

    书画与健康、长寿

    《瓯北医话》认为:“学书用于养心愈疾,君子乐也。”《心术篇》认为:“书者,抒也,散也。抒胸中气,散心中郁也。故书家每得以无疾而寿。”《临池管见》认为:“作书能养气,亦能助气。静坐作楷书数十字或数百字,便觉矜躁俱平;若行草,任意挥洒,至痛快淋漓之候,又觉灵心焕发。”《古画论》认为:“无疾而游,盖画中云烟供养也。”他们所说的,正是书画可以促进健康、长寿的真谛。

    不动则衰,作为一种运动,书画创作不仅活动了四肢、全身,而且活动了头脑,是动与静的完美结合。运笔之势有类似太极拳的作用,通过外炼形、内炼气,全身参与,好像对各组织、器官进行了一次按摩,使呼吸匀称、心境平静、血液循环加快、新陈代谢活跃、抗病能力提高。

    练习书法可疗病

    有报道说,运用毛笔写字,对肩周炎、腰酸背痛、神经衰弱、四肢麻木等慢性病有较好治疗效果。有位领导人75岁时患肩周炎,经多法治疗效果不佳,后仿效古法,坚持悬肘运腕每日写大字数张,后来不仅使肩周炎得到了控制,而且身体更加强健,活到90岁高龄。英国专家的一项研究表明,书画家的用脑方式与常人不同,他们更多地使用了大脑的前半部分,该部分主管复杂的思维和情绪。

    “一笑玩笔砚,病体为之轻。”陆游的话真是说到家了。写春联、练书法,在欢乐中获得艺术享受,获得健康长寿,真乃高雅非常之法。D3, 百拇医药(温长路 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