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文化 > 医林漫话 > 中医医史
编号:12455285
中国针灸对外传播之路
http://www.100md.com 2014年1月27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4041期
     针灸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最具特色的部分。针灸的对外传播也成为一种十分独特的文化现象,从公元6世纪前后,针灸传入周边的朝鲜半岛和日本,开始了迄今为止长达1500年之久的全球化之旅,已经传播到了140多个国家和地区,时间之长和地域之广都是十分罕见的。

    纵观针灸对外传播的历史,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 公元6世纪左右至15世纪末,约1000年。

    针灸主要在周边地区,如朝鲜半岛、日本、越南、印度尼西亚等地区传播。这个阶段的传播大致分为东、西和南三个方向。针灸向东部的朝鲜半岛和日本以及向越南的传播最成功。这些地区早期与中国的文化同源,都以汉语为传播载体,人员相互往来频繁,所以把中医针灸原汁原味地传播过去,尤其是日本,不但很好地把中医针灸继承和保存下来,还有所发展,丰富了针灸的理论和实践,如日本医生发明的管针法和打针法,并且还成为针灸传向其它地区的重要驿站,如通过日本传播到欧洲和南美洲等地区。
, http://www.100md.com
    针灸向西域的传播则很有限。自汉代开始,古人就开辟了沟通中国和中亚、西亚、南亚直至地中海东岸的陆路和海上通道,被后人称为“丝绸之路”。除了丝绸,这些陆路和海路通道还输送许多其它物品,同时传播着各种文明和文化。

    从已有考古发现来看,针灸也曾沿着陆路丝绸之路向西传播,如武威汉代医简和居延汉简中的针灸内容,敦煌藏经洞中发现的隋唐时期的各种灸经残卷,新疆吐鲁番县境内阿斯塔那古墓出土的《针灸节抄》(据马继兴《敦煌古医籍考释》,大部分内容与《针灸甲乙经》相近),以及和田出土的《黄帝明堂经》两个残卷,为《黄帝明堂经》古传本之一等(藏于前苏联),但似乎没有再向西传播得更远。

    唯一例外是13世纪左右由波斯国蒙古可汗时期的宰相拉什德组织学者编译的一本波斯文医书——《伊儿汗的中国科学宝藏》,据说其中有一些经脉和针灸的内容(已亡佚),但这部翻译著作所产生的影响如何,却不得而知。因为无论是中亚的伊朗,南亚的印度,还是西亚的阿拉伯国家,针灸的历史都很短,印度是在1959年,其它地区基本都是在1971年之后,并且至今这些地区针灸开展的情况也不理想,远远落后于欧洲、美洲等地区。
, 百拇医药
    第二阶段 公元16世纪初至1970年,约500年。

    早期主要传播到荷兰、法国、英国、德国、意大利等欧洲国家,并在19世纪初通过欧洲传播到美国、澳大利亚和俄罗斯等国。后期从1963年开始,中国政府派遣的援非医疗队将针灸传播到很多非洲国家。

    历史学家称15~17世纪为“大航海时代”,世界各地尤其是欧洲发起的广泛跨洋活动,第一次将地球上各大洲沟通起来,并随之形成了众多新航路,东西方之间的贸易和文化交流迅速增加。在从东方驶往欧洲的商船上,除了满载丝绸、茶叶、瓷器、香料等物品,还有关于东方的各种信息,其中就有介绍中医特别是针灸的手稿,也由此开启了针灸向欧洲的传播之旅。对比针灸向朝鲜半岛、日本和越南等亚洲国家与向欧洲的传播,就会发现,前者是双向的,也就是双方互有人员往来;而后者是单向的,是欧洲人自己把针灸介绍回去的。还需要指出的是,这些传播者的信息来源并非中国本土,而是印度尼西亚和日本。

    虽然自1552年开始,就不断有欧洲传教士来华,其中不乏利玛窦(1552-1610年)这样的重量级人物,他们对当时的中国社会进行了全面而深入地观察,在他们向欧洲发回的大量介绍中国的文献中,就有比较系统的中医脉学和药物学知识,但针灸只是被作为一种民俗或见闻趣事偶尔提及,几乎没有产生任何影响。
, 百拇医药
    针灸被系统地介绍到欧洲,要归功于荷兰东印度公司的3名雇员。由于明清之际,中国政府多次实施海禁,禁止中国人赴海外经商,也限制外国商人到中国进行贸易,与西方进行大量贸易往来的印度尼西亚和日本因此成为针灸向西方传播的重要驿站。艾灸传入欧洲纯属偶然。东印度公司驻雅加达的一位牧师患痛风,经来自中国的一位女医生治疗后疼痛奇迹般地消失了。痛风是17世纪欧洲贵族的流行病,主要病因是进食大量肉类(特别是海鲜)及过量饮酒,缺少有效治疗手段。这位牧师敏锐地注意到艾灸治疗痛风的价值,迅速收集有关资料并整理成书稿,于1675年在在荷兰出版,很快引发了艾灸在荷兰、英国、德国等国家短暂的流行。

    针刺疗法的传入与两名医生有关,他们都曾在日本生活过两年,都亲眼目睹了针刺的操作和效果,也意识到这种方法的独特性,因此撰写论文予以详细介绍,分别于1683年和1712年出版。但这些论文发表以后,很长时间内都没有人敢于尝试,直到1810年才在法国出现了第一个使用针刺治疗的病例,由此引发了针刺疗法在欧洲小范围的流行,并很快传播到了美国、澳大利亚和俄罗斯等国。然而这股针灸热并没有持续多久,大约到19世纪后半叶,针灸在欧美基本上已消声匿迹,直到1930年代,一位在中国生活多年的法国外交官将针灸重新带回了法国,再次燃起了欧洲人对针灸的兴趣。
, 百拇医药
    第三阶段 1971年至今,仅仅40余年。

    这几十年时间里,针灸就已经传播到140多个国家和地区,约占全世界国家和地区总数的三分之二。在现代针灸对外传播历史上,1971年是个分水岭。在此之前,针灸只在少数国家流传,而在此之后则形成一股世界性的“针灸热”,势不可挡,持续至今。这一切都起因于《纽约时报》在这一天发表的专栏记者赖斯顿介绍他在中国北京阑尾炎手术后接受针灸治疗的经历。这次传播与第一和第二阶段有一个很大的不同,就是传播方式的改变。前两次的传播都必须凭藉“路”,无论陆路还是海路,都有具体的传播路径;而在此次传播中,“路”已经不再是必需之途,即使远隔万里,人们也可以通过广播和电视即刻分享各种信息。

    当然一些偶然因素也不可忽略。就像当年扁鹊怀携针具,游走四方,随俗而变,治疗的病人众多,但如果不是在葬礼上治愈了虢国太子的尸厥证,也许针刺疗法就不会在中国迅速发展并成熟起来。同样地,如果不是美国知名记者突发疾病并将其经历发表在影响力颇广的《纽约时报》上,针刺疗法向美国乃至整个世界的传播进程就可能会延迟。值得一提的是,在此阶段中,中国再一次成为针灸向世界传播的中心。受世界卫生组织委托,中国政府于1975年在北京、上海和南京建立了国际针灸培训中心,在很短时间内就为许多国家培养了大批中医针灸人才,他们中的许多人都成为所在国针灸发展的栋梁。, 百拇医药(白兴华 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