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2462488
若要痰饮退 宜用姜辛味
http://www.100md.com 2014年2月17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4048期
     医圣张仲景治痰饮的基本原则是“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他把干姜、细辛、五味子配伍使用,体现了这一大法。三药均性温入肺,干姜、细辛温肺化痰,五味子收敛肺气。

    此三药联用,散中有收,收中有散,彼此协同,互相制约,体现了“温药和之”之义。小青龙汤、苓甘五味姜辛汤加减方、厚朴麻黄汤等方均以此为主温化痰饮。证之临床,确实有效。

    外寒内饮,饮停于肺,小青龙汤是疗效确凿之方。水停心下,水气凌心,胸胁支满,目眩心悸,苓桂术甘汤温阳强心,健脾化饮。但在某些心脏病寒饮泛滥之际,该方尚难取效,每加干姜、细辛、五味子助之,往往饮邪温化,心病可缓。

    “脾为生痰之源”,对某些慢性心肺疾病之痰饮内盛证,六君子汤可治,但须加姜、辛、味其效始见。寒饮在肝,其证以呕、咳、涎三者并见而不气喘,此肝寒犯胃射肺,每以吴茱萸汤加姜、辛、味以及半夏投之,常能获效。

    寒饮在肾之咳喘多见于老年患者,痰涎极盛,舌质反见光红,乃下焦寒饮内停,虚阳上浮之假象,当投真武汤加姜、辛、味温肾健脾化饮,随痰量减少,咳喘渐平,舌质亦由红转淡。

    另有一类阳虚痰喘,痰饮不及真武汤证之盛,但肾阳亏虚腰膝酸冷,宜补肾化痰,每以阳和汤加姜、辛、味治之,效果良好。

    阴虚水泛为痰之患者,临床不乏其例,舌红脉细数为肾阴亏虚,咳喘难卧,痰涎清稀量多为饮邪泛滥,投以金水六君煎加姜、辛、味,重用熟地以滋养肾阴,其疗效甚佳,但不加则效力大减。

    此外,更有心肺脾阴阳两虚之痰喘,病涉多脏,阴阳乘戾,寒热混杂,虚实互见,症见咳喘咯痰,动则尤甚;汗出心悸,而面唇紫绀;上见口渴不饮,唇舌乏津;中见胃脘痞满,胃纳呆滞;下见腰膝酸冷,小便清长,舌质深红少苔,脉象细数而促。

    此上有虚热,下见虚寒,肺失肃降,脾不运化,肾不纳气,心肾不交,痰饮内盛,是某些心肺疾病发展到晚期的危重阶段,急以《冯氏锦囊》全真一气汤加姜、辛(原方有五味子)投之,常可使病情缓解。(贾佩琰),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