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文化 > 中医趣考
编号:12486594
心有余悸
http://www.100md.com 2014年2月17日 北京晚报
     语出柳洲的《风雨桃花洲》:“谈到三年前倒圩的情景,赵老大心有余悸地说:‘那次桃花洲的人淹死了一半,庄稼全毁了’。心有余悸”,悸:意思是危险的事情虽然过去,但是心里还感到恐惧,因而心跳得厉害。

    日常生活中,“危险的事情虽然过去了,回想起来还感到恐惧”而心悸者屡见不鲜,不过,都属暂时的心理反应,对健康并无大碍。值得一议的倒是属于病态的心悸。

    病态的心悸指不因惊吓而自觉心脏跳动的不适感或心慌感。当心率加快时感到心脏跳动不宁的疾患,《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称之“悸”。心悸包括惊悸和怔忡,其重症为怔忡。汉代《金匮要略》中首先提出惊悸的病名。宋代《太平圣惠方》等书将惊悸、怔忡并论。

    中医认为,心悸的发生,常与体质虚弱,精神刺激,劳累过度,脏腑失调,外邪入侵等因素有关。其形成多由心脏的阴阳气血亏虚,或痰火扰心,水饮上逆,瘀血阻滞等所致。其病变位虽然主要在心,但与肝、脾、肾等常有密切关系。
, http://www.100md.com
    1.精神刺激,心悸神摇,心虚胆怯之人,陡受惊恐,以致心悸神摇,渐至稍惊即心悸不已,而成本证。《素问·举痛论》说:“恐则气下”,“恐则精却”,“惊则心无所倚,神无所归,虑无所定,故气乱矣。”即指出由于情志因素导致本病的发作。

    此外,暴怒伤肝,影响脾运,湿聚痰生,郁而化火,痰火互结,上干于心;或素蕴痰热,复因郁怒,致胃失和降,痰火上逆,均可扰乱心神,发为本证。

    2.阴血不足,心失所养血虚者,多由素体血虚,或失血过多,或久病血耗,或劳神过度,营血暗亏,或脾运无权,化源不足,以致心失所养,而成心悸。

    阴虚者,多由素体阴虚,或久病阴耗,或热病伤阴,或房事过度,导致肾阴不足,水不济火,心阳偏亢,神不能藏,发为心悸。

    3.阳气虚衰,心无所主。一般来讲,阳虚是气虚的进一步发展。心脏阳气之虚,多由禀赋不足,或年体衰,或汗下太过,或疾病转变,或病后失调等因素所致。心为阳脏,主血合脉,气虚则鼓动无力,阳虚则温煦失常,以致心无所主,而生心悸。或由脾肾阳虚,不能温化水液,停而成饮,饮邪凌心,导致心悸。
, 百拇医药
    4.外邪入侵,心脉痹阻风寒湿邪,入侵血脉,日久未愈,复感于邪,内舍于心,导致心脉痹阻,气滞血厥,而为心悸。《素问·痹论》说:“脉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心”,“心痹者,脉不通”。即是说明风寒湿痹,内及于心,可致心脉痹阻,发生心悸。

    根据辨证施治的原则,阳虚气弱而心悸者,症见心下空虚,状若惊悸,或先烦而后悸,脉大无力,治宜温阳益气;阴血不足,血不养心而心悸者,兼见面色无华,舌淡脉细,若兼虚火,则五心烦热;水饮内停,水气凌心而心悸者,兼见胸脘痞满,头晕恶心,小便短少,苔白,脉弦,治宜通阳化饮;痰郁心悸者,兼见惊惕不宁,突然而作,时作时止,甚则心跳欲厥,脉滑大,治宜涤痰定悸;气滞血瘀心悸者,兼见短气喘息,胸闷,胸膺疼痛,舌色紫暗,脉结代,治宜活血理气。

    治疗“心悸”,医生能否对症下药固然重要,但还需患者在饮食起居等各方面配合保养,才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疗效。具体说来:饮食要有节,宜进食营养丰富而易消化吸收的食物,少进食含动物脂肪多的饮食,少进咸、辣和酒、烟、浓茶、咖啡等。保持精神乐观,情绪稳定,避免惊恐刺激及忧思恼怒,防止喜怒等七情过极。适当注意休息,少房事。适当参加体育锻炼,如散步、太极拳、体操、气功等。生活作息要有规律,晚上宜早睡,不宜熬夜,保证午睡,对有失眠者,应服镇静剂,保证大脑皮层得到充分的休息。从事适当体力活动,以不觉劳累、不加重症状为度,避免剧烈活动。 插图 冯晨清 H126, http://www.100md.com(杜昌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