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饭营养功不可没 主食粗细搭配才能吃出健康
俗话说,人是铁,饭是钢。美国哈佛大学发布的“健康饮食金字塔”中有关白米饭和糖尿病相关的研究结果引发了公众对此的关注。网上频频发出白米饭不利于健康的声音,甚至得出白米饭是“垃圾食品之王”,吃一碗白米饭就等同于吃一碗糖的结论。
专家指出,白米饭属于高GI食物,特别是现在的白米大多经过精制加工,除了损失了维生素和矿物质外,血糖指数也高,与糖尿病患病率确实可能存在统计学上的相关性。但是,有统计学相关性并不意味着吃白米饭就是患糖尿病的直接原因,也不意味着吃白米饭就一定会得糖尿病。
多位营养专家指出,饮食结构不合理、多吃少动的生活方式才是导致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病的“元凶”。据专家介绍,碳水化合物并不是血糖的唯一来源,蛋白质和脂肪等非糖物质在体内经糖异生途径也可转变为血糖。一个有力的例证是,近20年来我国城乡居民的主食消费呈明显下降趋势,而糖尿病发病最高的城市居民谷类食物摄入量最少,所以简单地将我国糖尿病增多归因于米饭吃得多是不正确的。
哈佛专家研究表明白米饭高居饮食“金字塔”塔尖,长期过量食用会导致难以控制体重,增加心脏病、糖尿病等慢性病的风险,还会令血糖飙升。建议多吃全谷物食品作为糖分的来源,包括燕麦片、全谷物面包和糙米,它们被身体消化的速度较慢,令体内血糖和胰岛素水平的波动不至于太快,从而控制饥饿感,能够预防II型糖尿病和心脏病。
日前,哈佛大学研究人员汇总分析了截止到2012年的有关米饭、血糖反应及糖尿病的研究论文,发现亚洲人(主要是中国人和日本人)比西方人更经常吃白米饭,且吃得也多,而这类人群中糖尿病的患病率也较高。通过一系列的分析,研究者得出结论:吃较多的白米饭与糖尿病患病率升高有联系,特别是在亚洲人群中(主要指中国人和日本人)。
看到这项研究,从小就吃米饭的南方人可能会有点小担心,而北方人看到可能有点小庆幸:幸好我们平时是吃面条、馒头。那么,白米究竟为什么会与糖尿病有联系?白面是否与糖尿病无关?
食物的血糖指数与糖尿病有关
想知道上面问题的答案,先得学习下糖尿病与食物的血糖指数(GI)的关系。
GI是衡量食物引起人体餐后血糖反应的一项有效指标。所谓GI,是指健康人摄入含50克可吸收糖类的食物与等量的葡萄糖或白面包相比,引起餐后一定时间内血糖反应曲线下面积的百分比。以葡萄糖为参考物(定GI值为100),目前将GI70的食物为高GI食物。
通常,低GI食物在胃肠道停留时间长,吸收率低,葡萄糖释放缓慢,进入血液后的峰值低,下降速度慢;而高GI食物进入胃肠后消化快、吸收率高,葡萄糖释放快,葡萄糖进入血液后峰值高,然后快速降低。
而胰岛素抵抗导致血糖逐渐升高、胰岛细胞负担加重和功能失常,是糖尿病发生的病理基础。研究发现,长期的高GI饮食,可使机体对胰岛素需求增加,久而久之可能使胰岛细胞耗竭、功能丧失,导致葡萄糖不耐受,最终可能发展为糖尿病;而低GI的糖类食物由于葡萄糖的吸收速度减慢,将减少餐后肠道激素和胰岛素升高,糖类吸收时间延长,可持续抑制血液游离脂肪酸水平和拮抗激素的反应,同时达到降低血糖的效果。因此,日常饮食中,减少高GI食物的摄入、多吃低GI食物是预防糖尿病的有效方法。
白米、白面GI高,都怪精加工
我们平时所吃的白米主要成分是淀粉,淀粉被人体吸收后分解为葡萄糖作为能量物质使用,它是可以升高人体的血糖的。白面由小麦制成,其主要成分也是淀粉,其血糖指数也很高。根据中国食物成分表,白米饭的血糖指数为83,而白馒头的血糖指数为88,都是高GI食物。因此,我们平时所吃的白米、白面都是GI较高的食物,长期食用对于血糖调控都是不利的。
影响食物血糖反应的因素有很多,包括淀粉分子组成,食物中所含的膳食纤维、蛋白质、有机酸、单宁和植酸等成分,以及物理状态等方面。另外,加工方法对食物的血糖反应也有影响,加工精度越大,GI值越高。
对比我国十几年前和现在的大米标准可发现,我国大米加工的精度有增大趋势。现在我们吃的主食基本都是精制白米和白面,这些精制白米白面外层(大概30%)营养最好的地方被磨掉了,只留下中间约70%比较细腻、比较白的部分,然后把它磨成面,或者变成精白的大米。这些经过精制的白米白面不仅丢失了大量的维生素和矿物质,而且变得特别容易消化吸收,进入肠胃之后很快就会被消化、变成葡萄糖,然后蜂拥进入血液,特别容易升高血糖,因此它们GI值都很高。所以说,我们的主食都太“精”了。
米饭是人体最经济的能量来源
专家表示,谷物外壳确实含有丰富的营养素,在进行精细加工的过程中,大量营养素会流失,但这并不意味着白米饭“一无是处”,更谈不上是垃圾食品。
事实上,米饭的营养成分并非网帖说的那么“不堪”。米饭的营养成分表显示,碳水化合物占70%-80%,蛋白质占8%-10%,脂肪占1%。此外,米饭还含有矿物质、B族维生素和膳食纤维。由此可见,米饭的营养成分并不单一。
据营养专家介绍,米饭主要成分是碳水化合物,却是人体最经济的能量来源。因为米饭分解后的碳水化合物能够直接被身体消化、吸收,转换成能量,是被身体当成“燃料”直接使用的。碳水化合物除了供能,还参与构成细胞和组织,维持脑细胞的正常功能。如果血糖浓度下降,脑组织可能因缺乏能源而使脑细胞功能受损,造成功能性障碍。所以,碳水化合物是人类生存必不可少的重要物质之一。
日常主食不要太精
回到哈佛大学那项研究中,白米饭属于高GI食物,特别是现在的白米大多经过精制加工,除了损失了维生素和矿物质外,血糖指数也高,与糖尿病患病率确实可能存在统计学上的相关性。但是,有统计学相关性并不意味着吃白米饭就是患糖尿病的直接原因,也不意味着吃白米饭就一定会得糖尿病。大家也不要太担心。
不过,这个研究也提示我们,预防糖尿病,日常主食要尽量选择低GI的食物,尽量少吃精制加工的主食,包括现在的“精白细软”米面;多用粗粮和豆类当主食,注意粗细搭配,如在白米白面中加黑米、大豆等;提倡杂粮主食,如黑米、黄米、薯类等。
食物中的蛋白质、膳食纤维、有机酸和一些抗氧化物质等均可降低食物的血糖反应,而单宁和植酸能通过抑制淀粉酶的作用降低消化吸收速度。有研究对日常混合膳食的GI值进行测定发现,混合膳食比白米饭、白面馒头的GI值低。因此,也建议大家平时要尽量保证饮食多样化,适当配合肉类和奶类,多吃些蔬菜。(阮光锋)
专家指出,白米饭属于高GI食物,特别是现在的白米大多经过精制加工,除了损失了维生素和矿物质外,血糖指数也高,与糖尿病患病率确实可能存在统计学上的相关性。但是,有统计学相关性并不意味着吃白米饭就是患糖尿病的直接原因,也不意味着吃白米饭就一定会得糖尿病。
多位营养专家指出,饮食结构不合理、多吃少动的生活方式才是导致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病的“元凶”。据专家介绍,碳水化合物并不是血糖的唯一来源,蛋白质和脂肪等非糖物质在体内经糖异生途径也可转变为血糖。一个有力的例证是,近20年来我国城乡居民的主食消费呈明显下降趋势,而糖尿病发病最高的城市居民谷类食物摄入量最少,所以简单地将我国糖尿病增多归因于米饭吃得多是不正确的。
哈佛专家研究表明白米饭高居饮食“金字塔”塔尖,长期过量食用会导致难以控制体重,增加心脏病、糖尿病等慢性病的风险,还会令血糖飙升。建议多吃全谷物食品作为糖分的来源,包括燕麦片、全谷物面包和糙米,它们被身体消化的速度较慢,令体内血糖和胰岛素水平的波动不至于太快,从而控制饥饿感,能够预防II型糖尿病和心脏病。
日前,哈佛大学研究人员汇总分析了截止到2012年的有关米饭、血糖反应及糖尿病的研究论文,发现亚洲人(主要是中国人和日本人)比西方人更经常吃白米饭,且吃得也多,而这类人群中糖尿病的患病率也较高。通过一系列的分析,研究者得出结论:吃较多的白米饭与糖尿病患病率升高有联系,特别是在亚洲人群中(主要指中国人和日本人)。
看到这项研究,从小就吃米饭的南方人可能会有点小担心,而北方人看到可能有点小庆幸:幸好我们平时是吃面条、馒头。那么,白米究竟为什么会与糖尿病有联系?白面是否与糖尿病无关?
食物的血糖指数与糖尿病有关
想知道上面问题的答案,先得学习下糖尿病与食物的血糖指数(GI)的关系。
GI是衡量食物引起人体餐后血糖反应的一项有效指标。所谓GI,是指健康人摄入含50克可吸收糖类的食物与等量的葡萄糖或白面包相比,引起餐后一定时间内血糖反应曲线下面积的百分比。以葡萄糖为参考物(定GI值为100),目前将GI70的食物为高GI食物。
通常,低GI食物在胃肠道停留时间长,吸收率低,葡萄糖释放缓慢,进入血液后的峰值低,下降速度慢;而高GI食物进入胃肠后消化快、吸收率高,葡萄糖释放快,葡萄糖进入血液后峰值高,然后快速降低。
而胰岛素抵抗导致血糖逐渐升高、胰岛细胞负担加重和功能失常,是糖尿病发生的病理基础。研究发现,长期的高GI饮食,可使机体对胰岛素需求增加,久而久之可能使胰岛细胞耗竭、功能丧失,导致葡萄糖不耐受,最终可能发展为糖尿病;而低GI的糖类食物由于葡萄糖的吸收速度减慢,将减少餐后肠道激素和胰岛素升高,糖类吸收时间延长,可持续抑制血液游离脂肪酸水平和拮抗激素的反应,同时达到降低血糖的效果。因此,日常饮食中,减少高GI食物的摄入、多吃低GI食物是预防糖尿病的有效方法。
白米、白面GI高,都怪精加工
我们平时所吃的白米主要成分是淀粉,淀粉被人体吸收后分解为葡萄糖作为能量物质使用,它是可以升高人体的血糖的。白面由小麦制成,其主要成分也是淀粉,其血糖指数也很高。根据中国食物成分表,白米饭的血糖指数为83,而白馒头的血糖指数为88,都是高GI食物。因此,我们平时所吃的白米、白面都是GI较高的食物,长期食用对于血糖调控都是不利的。
影响食物血糖反应的因素有很多,包括淀粉分子组成,食物中所含的膳食纤维、蛋白质、有机酸、单宁和植酸等成分,以及物理状态等方面。另外,加工方法对食物的血糖反应也有影响,加工精度越大,GI值越高。
对比我国十几年前和现在的大米标准可发现,我国大米加工的精度有增大趋势。现在我们吃的主食基本都是精制白米和白面,这些精制白米白面外层(大概30%)营养最好的地方被磨掉了,只留下中间约70%比较细腻、比较白的部分,然后把它磨成面,或者变成精白的大米。这些经过精制的白米白面不仅丢失了大量的维生素和矿物质,而且变得特别容易消化吸收,进入肠胃之后很快就会被消化、变成葡萄糖,然后蜂拥进入血液,特别容易升高血糖,因此它们GI值都很高。所以说,我们的主食都太“精”了。
米饭是人体最经济的能量来源
专家表示,谷物外壳确实含有丰富的营养素,在进行精细加工的过程中,大量营养素会流失,但这并不意味着白米饭“一无是处”,更谈不上是垃圾食品。
事实上,米饭的营养成分并非网帖说的那么“不堪”。米饭的营养成分表显示,碳水化合物占70%-80%,蛋白质占8%-10%,脂肪占1%。此外,米饭还含有矿物质、B族维生素和膳食纤维。由此可见,米饭的营养成分并不单一。
据营养专家介绍,米饭主要成分是碳水化合物,却是人体最经济的能量来源。因为米饭分解后的碳水化合物能够直接被身体消化、吸收,转换成能量,是被身体当成“燃料”直接使用的。碳水化合物除了供能,还参与构成细胞和组织,维持脑细胞的正常功能。如果血糖浓度下降,脑组织可能因缺乏能源而使脑细胞功能受损,造成功能性障碍。所以,碳水化合物是人类生存必不可少的重要物质之一。
日常主食不要太精
回到哈佛大学那项研究中,白米饭属于高GI食物,特别是现在的白米大多经过精制加工,除了损失了维生素和矿物质外,血糖指数也高,与糖尿病患病率确实可能存在统计学上的相关性。但是,有统计学相关性并不意味着吃白米饭就是患糖尿病的直接原因,也不意味着吃白米饭就一定会得糖尿病。大家也不要太担心。
不过,这个研究也提示我们,预防糖尿病,日常主食要尽量选择低GI的食物,尽量少吃精制加工的主食,包括现在的“精白细软”米面;多用粗粮和豆类当主食,注意粗细搭配,如在白米白面中加黑米、大豆等;提倡杂粮主食,如黑米、黄米、薯类等。
食物中的蛋白质、膳食纤维、有机酸和一些抗氧化物质等均可降低食物的血糖反应,而单宁和植酸能通过抑制淀粉酶的作用降低消化吸收速度。有研究对日常混合膳食的GI值进行测定发现,混合膳食比白米饭、白面馒头的GI值低。因此,也建议大家平时要尽量保证饮食多样化,适当配合肉类和奶类,多吃些蔬菜。(阮光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