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文化 > 中医文化
编号:12486532
古诗中品读寒食清明燕闲
http://www.100md.com 2014年4月7日 北京晚报
古诗中品读寒食清明燕闲

     “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清明是季节的节令,这时杂花生树、群莺乱飞。

    古诗词里的清明,无论绵绵哀思,悲情渺渺。还是风和日丽,踏青游玩,都让清明变得意象万千,隽永悠长。

    唐代王建的《寒食行》:“寒食家家出古城,老人看屋少年行。丘垄年年无旧道,车徒散行入衰草。牧儿驱牛下冢头,畏有家人来洒扫。远人无坟水头祭,还引妇姑望乡拜。”清明节扫墓烧纸钱之俗,在唐代就很普遍,寒食期间是要禁火的,人们便将纸钱或插或挂在墓前树上,而那些无人祭扫的孤坟,不由让诗人喟然长叹。像苏小小之墓,是无人送纸钱来。

    “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自生愁。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这是宋代黄庭坚的《清明》,春雷阵阵,春回大地,芳草萋萋,桃李绽放,春光是这样美好,而野田荒冢让人心生悲哀。人生,其实就是一个过程,世间的万物有生就有灭,这是规律,谁也无法逃脱。

    清代黄遵宪的《寒食》:“几日春阴画不成,才过寒食又清明。霏霏红雨花初落,袅袅白波萍又生。栏外轻寒帘内暖,竹中微滴柳梢晴。浮云万变寻常事,一瞬光阴既娄更。”诗中有一种淡淡的哀愁,从自然气候的变化,悟出社会人生的哲理。世事如浮云,雨过会天晴,把变化当作寻常事,黎明的曙光就会在不远处招手。晚清是多事之秋,诗中有着对政治的忧虑。

    宋代吴惟信的《苏堤清明即事》“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诗的风格明朗,无一丝的伤感,有着春阳的温暖和明媚,似一幅美丽的春游画卷,展现在人们面前。清明出游的景象,如唐代诗人韦庄的清明诗:“满街杨柳绿烟丝,画出清明二月天。好是隔帘花树洞,女郎撩乱送秋千。” 清明时节气候回暖,春风拂掠的柳树之下,三五女子嬉笑着荡秋千,真是诗情画意,古人过清明有荡秋千的习俗。

    春分过,清明来,古诗中清明的意境是博大深远的。清明提醒我们善待亲人,善待自己,过好每一天。季节走至清明,草木开始萌发,民间有“清明谷雨两相连,浸种耕田莫迟延”的说法,清明,是春耕的好时节,也是播种希望的好时节,更是生活的新起点。, http://www.100md.com(孙丽丽)


    参见:首页 > 专题 > 与卫生有关节日 > 清明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