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文化 > 考趣
编号:12486521
豆蔻年华
http://www.100md.com 2014年4月21日 北京晚报
     语出唐·杜牧《赠别》诗:“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豆蔻年华”在文学里是比喻娉婷少女的常用词,因而诗人借用“豆蔻梢头二月初”来比喻“娉娉袅袅十三余”的少女,言其年少而体态柔美,自此后人们便常以“豆蔻年华”一词特指十三四岁尚未成年的少女。

    古时又有把豆蔻誉为“东方美人”之说。据说:清代时扬州有一名为豆蔻的美女,是扬州名商汪如龙精心训教的“进献美女”之一,和珅随乾隆下江南之时,汪如龙在进献美女给皇上的同时,把豆蔻进献给了和珅。和珅在乾隆面前极力保举汪如龙做了两淮盐政。和珅对豆蔻很是宠爱,从她那里可以享受到知识,享受到关怀,享受到理解,可以进行思想感情交流。嘉庆四年正月十八日,豆蔻得知和珅吊死的消息,悲痛异常,赋七律二首挽之,并以此自悼。诗中有“白练一条君自了,愁肠万缕妾何如”、“自古桃花怜命薄”、“伤心一派芦沟水,直向东流竟不还”等句,诗成之后,豆蔻纵身从楼上跳下,“一缕青丝坠玉楼”,追随和珅而去。(据《互动百科》)

, http://www.100md.com     “娉娉袅袅十三余”的少女只是一种比喻而已,然作为产于我国南方的多年生高丈许,外形像芭蕉,农历四月开淡黄色,秋季结实,果实扁球形,种子像石榴子的常绿草本植物——豆蔻,不仅可作为菜肴、肉制品及酱腌菜的调味料食用。又是一味古老的中药。《本草经疏》曰:豆蔻,辛能破滞,香能入脾,温热能祛寒燥湿,故主温中及寒客中焦、心腹痛、中寒呕吐也。脾开窍于口,脾家有积滞,则瘀而为热,故发口臭,醒脾导滞,则口气不臭矣。辛散温行,故下气。寒客中焦,饮食不消,气因闭滞则霍乱。又散一切冷气、消酒毒者,亦燥湿破滞、行气健脾开胃之功也。以“豆蔻”为名的中药有四味,即白豆蔻、草豆蔻、红豆蔻和肉豆蔻。四药均富含挥发油,具芳香之气,性温而作用于中焦。因其名称相近,功用类同,临床应用大致相同。

    白豆蔻

    又名圆豆蔻。始载于《本草拾遗》。其果实称紫蔻,又名紫叩、紫豆蔻、紫豆叩,个大饱满、壳薄无空皮、种皮呈暗棕色或灰棕色者,称为紫蔻。品质最佳。其性味辛温,入肺、脾、胃经,有化湿温中、行气止呕之功,尤以“温化”见长。常用于治疗湿阻脾胃、湿阻气滞或脾胃虚寒之胸脘胀满、不思饮食、反胃呕吐、舌苔浊腻等症。
, 百拇医药
    草豆蔻

    又名草果、草蔻、大草蔻、偶子、草蔻仁、十开蔻等。始载于《雷公炮炙论》。为姜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草豆蔻的干燥近成熟种子。《本草求真》说:草豆蔻,辛热香散,功与肉蔻相似,但此辛热燥湿除寒,性兼有涩,不似肉蔻涩性居多,能止大肠滑脱不休也。又功与草果(一种近似草豆蔻的中草药)相同,但此止逐风寒客在胃口之上,症见当心疼痛,不似草果辛热浮散,专治瘴疠寒疟也。故凡湿郁成病,而见胃脘作疼,服之最为有效。草豆蔻尤以“温燥”见长,主要用于治疗寒湿阻滞脾胃或脾胃虚弱所致的胸脘满闷、呕逆、腹泻腹痛等症。

    红豆蔻

    又称玉果,首载于《开宝本草》。为姜科植物大高良姜的干燥成熟果实,外表呈红棕色。其性味辛热,有温中散寒,醒脾解酒之功,尤以“温里”见长。常用于治疗脘腹冷痛以及饮酒过多所致的呕吐等症。
, http://www.100md.com
    肉豆蔻

    又名肉果。为肉豆蔻科常绿高大乔木肉豆蔻的成熟种仁,首载于《药性论》。其性味辛温,入脾胃、大肠经,有温中行气、涩肠止泻之功,尤以“温涩”见长。用于治疗脾胃虚寒气滞或脾(肾)阳虚所致的久泻、五更泻、脘腹胀痛、食少呕吐等症。

    药理研究表明,豆蔻能促进胃液分泌,增强胃肠蠕动,制止肠内异常发酵,消除胃肠积气,芳香健胃,并能止呕,为临床常用的帮助消化、促进胃肠动力药。《本草纲目》言:“豆蔻治病,取其辛热泻散,能入太阴、阳明,除寒燥湿,开郁化食之力而已。南地卑下,山岚烟嶂,饮啖酸成,脾胃常多寒湿郁滞之病,故食料必用,与之相宜。然过多亦能助脾热,伤肺损目”,故使用时应注意。

    以豆蔻为君制成的紫蔻丸,温中行气,健胃消食。用于寒郁气滞或饮食所致的消化不良,恶心呕吐,嗳气吞酸,胀满,胃脘疼痛。

    , 百拇医药(杜昌宏 插图 冯晨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