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保健版 > 家庭健康 > 女性保健 > 女性天地
编号:12491678
女性独白:女人究竟为谁活 等
http://www.100md.com 2014年4月22日 生命时报
女人究竟为谁活
女人究竟为谁活
母亲,我的创造者
母亲,我的创造者
不该把女人分好坏
不该把女人分好坏

     女人究竟为谁活

    毕淑敏,著名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我认识很多这样的女人,青春已永远驶离她们的驿站,只把白帆悬挂在她们肩头。辛劳了一辈子,突然发现整个世界已不再需要自己。她们堕入空前的大失落,甚至怀疑自己生存的意义。

    女人,你究竟为谁生活?

    当我们幼小的时候,我们是为父母而活着的。我们亲昵的呼唤,我们乖巧的举动,我们帮母亲刷锅洗碗,我们优异的成绩给父亲带来欣喜……女孩以为这就是生存的意义。

    当我们青春的时候,我们为工作和知识而活着。我们读书,我们学习,我们在自己的岗位上努力地工作着,我们得各式各样的奖状……女人以为这就是生存的意义。
, 百拇医药
    当我们和人类的另一半结合在一个屋檐下时,我们以为太阳会在每一个早上升起,风暴会被幸福隔绝在遥远的天际。我们以丈夫的事业为自己的事业,无私地贡献出自己的一切。遵循美德,妻子以为这就是生存的意义。

    当我们有了自己的孩子,我们视孩子胜过自己的生命。在母亲和孩子的冲突中,女人是永远的弱者。在干渴中,只要有一口水,母亲一定会把它喂给孩子。在风寒中,只要有一件衣,母亲一定会披在孩子的身上……母亲以为孩子就是自己生存的意义。

    终于,丈夫先我们而去,孩子展翅飞翔。岗位上有了更年轻的脸庞,整个世界已把我们遗忘。

    这个时候,不管你有没有勇气问自己,你都必须重新回答:为谁而生存?

    丈夫、孩子、事业……这些沉甸甸的谷穗里,都有女人的汗水,但他们毕竟不是女人自身。女人是属于自己的,暮年的女人,像秋天的一株白杨,抖去纷繁的绿叶,露出树干上智慧的眼睛,独自探索生命的意义。
, 百拇医药
    生命对于每个人,都是上苍只有一次的馈赠。女人要格外珍惜生存的机遇,因为她们的一生更多艰难。我们是为了自己而生活着,不是为其他任何人。尽管我们曾经如此亲密,尽管我们说过不分离。但生命是单独的个体,无论怎样血肉交融,我们必须独自面临世界的风雨。

    女人要学会播种,即使是在一个没有收获的季节。女人太习惯以谷穗衡量是否丰收,殊不知有时播种就是一切。开心的钥匙不挂在山崖上,就在我们伸手可及的地方。只要你感到是为自己而生活,世界也许就会在眼中变一个样子。写文章,为什么一定要发表?自己对自己倾诉,会使心灵平和。练书法,为什么一定要展览?做善事,为什么一定要别人知晓?

    他人的评判固然重要,但最重要的是我们对自己的评判,这是任何人也无法剥夺的权力。生命是朴素的,它让女人领略了风光之后,回归到原始的平静。在这种对生命本质的探讨中,女人更深刻地认识自身的价值。在生命所有的季节播种,喜悦存在于劳动的过程中。▲

, 百拇医药     

    母亲,我的创造者

    尹建莉,教育学者,作家,《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作者。

    我心目中的好女人什么样?当我在纷乱的概念中慢慢梳理,一个熟悉的影像渐渐浮起并越来越清晰。我不敢妄谈好女人的标准,但如果你问我在生活中见过什么样的好女人,受哪个好女人影响最深,我想,一定是她。

    她给我的恩惠,不是我在心存感恩时就能全部了悟;她的好,不是我能对世界做出判断时就可以全部看到。必须假以时间才能一点点品味,必须在她渐行渐远,直至不能再看到她身影时,我才觉恩情似海。
, 百拇医药
    她是我的创造者,我的母亲。

    母亲出生在一个富裕家庭,却不幸早早成为孤儿,是父亲的叔叔收养了她,给了她亲爷爷般的关爱。母亲成年后,有了孩子,便把自己童年没能获得的母爱,加倍补偿在她的孩子身上。在那个年代,没有人能像她那样对孩子好。当别人家的孩子经常缺鞋少袜、破衣烂衫时,她一针一线地让五个孩子都穿戴整齐;当别人家的孩子在三年大饥荒中面黄肌瘦时,她想尽各种办法让几个孩子都吃得胖嘟嘟;当别的妈妈把孩子追打得满院鸡飞狗跳时,她从不舍得打我们一巴掌。她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我小时候吃了没爹没妈的苦,不能让我的孩子受一点儿苦。

    母亲没上过学,不识字,但十分聪颖,记忆力惊人,20年前的哪一天有件什么事,10年前某天中午吃了什么饭,她能随口说出来。母亲对书有一种天然的热爱,宛如前世的缘分。母亲不识字,却常常会坐在炕上,手捧一本书看着。我一直不知道母亲能看到些什么,也许一本书于她而言就是件神圣之物。一定是母亲对书籍和文字的喜爱感染了我们,加上父亲的影响,我家几个孩子都爱阅读,我个人尤其觉得从阅读中受益无穷。
, http://www.100md.com
    母亲乐善好施,可以做到家有一斤米就舍得施舍别人半斤甚至八两。但她不是苦行僧样的人,热情开朗,富有情趣,曾热爱烟酒,一旦说出要戒,便再不沾染。母亲从内到外都透露着一种大气,不识字却有文化,虽是家庭妇女却不庸俗。到了晚年,她不像其他老年人一样惧死,对这件事特别坦然,唯一介怀的是担心瘫痪在床,拖累子女。最终,她突然生病,10天去世,给了我们最后尽孝的机会,让我们有心理准备,又确实一点都没拖累我们。

    送走母亲后,我们姊妹兄弟几个坐在一起谈起母亲,大哥又一次感叹说,我不知天下有多少伟大的母亲,只知道我的母亲最伟大!我是母亲最小的孩子,此生能有幸挤入这个家庭,做她的女儿,这是我的福分。如果让我选一位心目中的好女人,我选母亲,她虽然平凡,却足以配得上这个评价。▲

    
, http://www.100md.com
    不该把女人分好坏

    李银河,著名学者,社会学家,中国社科院社会学所研究员。

    编辑出了个题目:什么样的女人是你心目中的好女人?我不喜欢命题作文,而且觉得这个题目略有些刺眼:在我的女权主义训练中,早就听到过反对把女人区分为好女人和坏女人两大类的观点。这种批评认为,男权社会总要把女人区分为好坏两类,好女人符合传统性别规范,贤妻良母啊,遵守妇道啊,小鸟依人啊,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啊;坏女人是违反传统性别规范的女人,女汉子啊,女强人啊,豪放女啊。出于女权主义立场,我不愿意对女人做这样的区分,认为这两类女人都是好女人,不是坏女人。

    在后毛泽东时代,有一种复古潮流,主旨是说过去我们的男女平等搞过头了,搞得男人不像男人,女人不像女人,所以我们要回归“女人味”,或者用专业术语来说,要回归“女性气质”。这一潮流同西方女性主义者的努力南辕北辙——西方女性主义的努力方向是试图模糊性别区分,使女孩更“男性化”,使男孩更“女性化”;而中国的潮流却希望将被弄模糊的性别差异重新加强,使女人“更像女人”,使男人“更像男人”。
, 百拇医药
    一个时期,中国传媒提醒人们注意女性解放中蕴含的一种“危险”,即漠视女性特征的危险。有一位记者举例说,他参加过一次“中国新时期女性电影研讨会”,落座前排的女导演个个状如铁塔,声如洪钟;而坐在后排的男性评论家、理论家们倒是纤眉细指,低声低语。这位观察者援引马克思的异化理论,旨在说明女性丧失其性别特征是一种“异化”。他还断言:女性与生俱来的温柔、慈悲、耐心、细致等特长不会随着社会政治与生产关系的改变而改变。

    的确,我国从五十年代鼓励女性走出家庭参加社会生产活动以来,“男女不分”成为时尚,它既是对男女不平等的社会地位的挑战,也是对男尊女卑的传统观念的挑战。这一时尚后来有点走向极端,它不仅表现为女人要同男人干一样的事情,而且达到有意无意地掩盖男女两性生理、心理差异的程度。那个时代造就了一批自以为有“男性气质”或被男人看作有“男性气质”的女性。在那时,女人不仅要掩饰自己的女性特征,而且对于想表现出女性特征的意识感到羞惭,觉得那是一种过时的落后的东西。八十年代以来,女性的性别意识在沉寂几十年之后重新浮现出来。可是在否定女性“男性化”的过程中,又有点矫枉过正,要女人回归传统的女人味,并且认为不这样做就是异化。

    在我的心目中,如果硬要为“好女人”定个标准,那么她应当是多元化的形象,既可能是贤妻良母型的,也可能是女汉子型的;既可能是温柔贤淑型的,也可能是阳刚奔放型的;既可能是隐忍牺牲型的,也可能是个性张扬型的;既可能是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型的,也可能是嫁鸡养鸡嫁狗养狗型的。绝对不可以认为,前者才是女性的本色,后者则是女性的异化。▲

    ,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