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药业版 > 市场动态 > 分析评论 > 分析评论
编号:12485430
量增价减 形势严峻 ——2013年我国维生素类商品出口情况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14年4月30日 中国医药报
量增价减 形势严峻 ——2013年我国维生素类商品出口情况分析(上)

     维生素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必需的一类有机物质,也是保持人体健康的重要活性物质。近年来,随着我国维生素行业的不断发展壮大,维生素类产品的市场份额逐步扩大。目前,我国已发展成为维生素产品生产和出口大国,在国际市场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维生素C、维生素E、维生素B2、维生素D3等产品的生产技术及市场占有率均处于世界领先水平。2013年,在全球经济不景气大背景下,我国维生素类商品出口下降明显。

    出口大幅下滑

    去年,我国维生素类商品出口数量为19.72万吨,同比增长5.48%;出口金额为17.73亿美元,同比下降8.01%; 出口平均单价为8.99美元/千克,同比下降12.79%。其中,未混合的维生素B6及其衍生物出口均价下降12.99%,未混合的维生素B1及其衍生物出口均价下降21.93%,未混合的维生素B12及其衍生物出口均价下降58.93%。在维生素类商品出口中中,B族维生素出口价格降幅居前。

, 百拇医药     去年,我国维生素类商品对亚洲市场出口数量为5.26万吨,出口金额为4.71亿美元,出口数量占比26.67%;对欧洲市场出口数量为6.88万吨,出口金额为6.54亿美元,出口数量占比34.87%;对北美洲市场出口数量为5.30万吨,出口金额为4.80亿美元,出口数量占比26.86%。对上述三大市场出口数量合计占比88.40%。从以上数字不难看出,我国维生素类商品对欧、美、亚等传统市场出口依存度极高。

    产业集中度高

    目前,我国维生素生产企业已在多个维生素细分市场上取得了生产技术优势和国际竞争优势,基本上几家企业的单项维生素品种就占据了全球的大部分市场份额,产业集中度非常高。一般单品种维生素商品出口企业前3名基本上就占据了总出口量的60%以上,其中一家独大的情况也很常见。如湖北广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和杭州鑫富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出口的维生素B2和B5就占据了本行业比重的6成以上。

    去年,我国拥有维生素类商品出口企业有753家,较上年增加了8家。其中,国有企业129家,占比17.17%;“三资”企业72家,占比9.56%;其他性质企业552家,占比73.3%。
, 百拇医药
    浙江新和成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医药股份有限公司、石家庄制药集团、上海外高桥保税物流园区服务贸易有限公司、江西天新药业有限公司、江苏江山制药有限公司、北大国际医院集团西南合成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淄博鲁维食品生物有限公司、浙江杭州鑫富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华北制药集团位列出口金额前10名。上述10家企业出口金额之和占我国维生素类商品出口总额的比重达52.78%,占据我国维生素类商品出口的半壁江山。

    维生素C:量价齐跌

    维生素C是我国维生素类原料药出口大宗品种。我国维生素行业在国际市场上具技术及产能优势,占据了全球近90%的市场份额。由于恶性竞争等原因,近年我国维生素产能严重过剩。据统计,我国5家维生素C主要生产企业合计产能超出12万吨(据国家发改委统计约为13万吨),而国际市场需求量为10万吨(国家发改委称,表观消费量为12万吨左右)。受前些年市场获利刺激,近年来我国陆续新建、扩建、拟建的维生素C项目累计产能接近25万吨,是国际市场需求量的2.5倍。
, http://www.100md.com
    我国维生素C行业的主要竞争对手是荷兰帝斯曼公司(DSM),其位于苏格兰的达瑞工厂的产能约有2.3万吨,其生产成本远高于我国,主要满足其维生素C制剂产品的需求。此外,印度也有部分产能,但印度的气候不利于发酵,需从我国采购原料中间体古龙酸后再进行后续加工。

    去年,我国维生素C(原粉)出口数量为7.32万吨,同比下降1.40%;出口金额为2.43亿美元,同比下降11.04%;出口均价3.33美元/千克,同比下降9.78%。

    从主要出口市场情况来看,我国维生素C(原粉)对最大的目标市场——亚洲市场出口数量为2.03万吨,同比下降1.52%;出口金额为7614.19万美元,同比下降13.02%。其中,对日本出口数量为7.10万吨,同比增加1.72%;出口金额为3130.31万美元,同比下降17.08%。对另一主要目标市场——欧洲出口数量为2.41万吨,同比下降8.35%;出口金额为7611.19亿美元,同比下降13.40%。其中,对德国出口数量为1.10万吨,同比下降9.72%;出口金额为3568.43万美元,同比下降14.48%。对北美洲出口数量为1.88万吨,同比增加4.14%;出口金额为5823.48万美元,同比下降7.14%。其中,对美国出口数量为1.85万吨,同比增加4.51%;出口金额为5740.29万美元,同比下降6.93%,行情惨淡。
, http://www.100md.com
    自上世纪90年代起,我国维生素C行业历经数次盲目扩产、价格大战,经济损失惨重,并受到欧盟和美国的反倾销预警。这同时也促成了我国维生素C行业的高度集中,迫使瑞士罗氏、日本武田、德国巴斯夫等国际巨头先后退出维生素C领域。我国维生素C行业生产技术先进,装置规模大,集中度高,有自主知识产权,竞争能力强,占据了全球市场85%的份额,拥有国际市场话语权。即便如此,维生素C企业的无序竞争使行业不可避免地陷入产能过剩-供过于求-低价竞争的恶性循环。为防止产能过剩,避免重复建设,2005年以来,国家颁布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和《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中,均把维生素C列为限制类。维生素C行业景气又引发新一轮利益驱动,一些地方违规新建维生素C项目,一些企业低水平重复扩大维生素C产能。据统计,除原有老五家13.6万吨产能外,全国已建、在建和拟建维生素C生产能力合计超过8万吨,这说明我国维生素C行业产能严重过剩,已超出全球需求近一倍,供需矛盾进一步扩大。至2010年底,受政策出台预期影响,企业突击出货,国外客户、中间商大量囤货,导致2010年全年出口数量创历史纪录,达到11万吨(据统计,维生素C出口许可证发放数量为13万多吨),超过常年出口量3万多吨。
, http://www.100md.com
    2011年至今,维生素C产量严重供大于求,市场极度疲软,甚至国外客户、中间商手中都囤积了大量的货品,导致目前出现维生素C售价低于成本线,而市场上却无人问津,部分企业被迫停产的尴尬局面。

    我国维生素C行业曾具有绝对的市场竞争优势——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生产成本低廉、产业集中度高、市场份额高、掌握话语权,不仅平稳渡过了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还创造了价格大幅攀升的佳绩。近年维生素C市场乱象的出现与欧元区经济衰退有关,而根本原因则在于我国维生素C生产企业盲目扩产、低价竞销沉疴难愈。维生素C行业受累于产能过剩,国内企业间大打价格战,使得出口价格持续下跌,导致我国维生素C出口损失数亿美元,这使企业在成本线上挣扎,行业的健康发展也受到严重损害。

    (作者单位:中国医保商会西药部)

    图:2013年我国维生素类商品出口结构图

    (按出口数量占比)
, 百拇医药
    亚洲

    欧洲

    北美洲

    表:2013年维生素类产品出口企业排序

    (出口金额前10企业)

    数据来源:中国医保商会 (杜 红)

    

    维生素E:价格下降近二成

    维生素E是全球市场容量最大的维生素类产品之一。全球需求量约6万吨,而产能约在7万吨左右,实际产量约6万吨,供需基本平衡。据估计,我国维生素E需求增长率为7%~8%,其他发展中国家维生素E需求增长率为5%~7%,发达国家维生素E需求增长较慢。
, 百拇医药
    国内维生素E生产企业主要有浙江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浙江新和成股份有限公司和西南合成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产量约4万吨,占全球市场份额的45%;国外主要供应商是帝斯曼(DSM)和巴斯夫(BASF),占全球市场份额的55%。维生素E原料80%以上用于饲料添加剂,医药和食品添加剂及化妆品约占20%。目前我国出口的维生素E主要以饲料添加剂为主,而帝斯曼(DSM)和巴斯夫(BASF)主要生产医药级高端产品,他们掌控着全球维生素E市场话语权。

    2013年我国维生素E出口数量为4.68万吨,同比增加11.01%;出口金额为5.56亿美元,同比下降9.22%;出口均价为14.02美元/千克,同比下降18.22%。

    我国维生素E的主要出口市场为美国、德国、荷兰、日本和比利时。2013年我国维生素E对主要市场出口均有不同程度下滑,对美国的出口均价降幅达23.23%,对新兴市场出口均价降幅亦在10%以上。导致这一情况出现的主要原因是:受全球需求疲弱影响,饲料维生素E的市场需求大幅下滑,虽然维生素E出口数量较2012年同期有所上升,但价格的下跌亦抵消了这一趋好的态势。当前国内维生素E市场消费增长相对迟缓,加上秋季疫情预防成本上升,因此国内家禽养殖户对新一轮补栏持谨慎心理,这对维生素E的消费需求增长构成不利影响。总的来说,目前欧洲维生素E市场价格持续走跌,加之国内饲料消费增幅不大,虽然年初国内主要生产厂家均采取过涨价提振市场的措施,但仍无法改变市场下跌疲势。
, http://www.100md.com
    维生素A:出口数量大幅提升

    全球维生素A年需求在1.5万吨左右,年增速为3%~5%。由于维生素A的技术门槛较高,目前国内仅有浙江新和成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和厦门金达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能规模化生产,这3家维生素A生产企业合计约占全球市场份额的40%。国际生产企业有帝斯曼(DSM)、巴斯夫(BASF)、安迪苏,其市场占有率为60%。与此同时,我国维生素A得益于生产成本优势,市场份额有逐渐扩大的趋势。

    我国维生素A主要出口市场为美国、德国、比利时、荷兰和越南。由于维生素A80%用于饲料添加剂,因此东盟地区以发展近海捕捞和养殖业为主的国家如马来西亚、越南等市场需求旺势。

    2013年我国维生素A出口数量为3383.06吨,同比增加13.76%;出口金额为7117.17万美元,同比增加6.95%;出口均价为21.04美元/千克,同比下降5.98%。
, 百拇医药
    由于维生素A市场定价权仍掌握在帝斯曼(DSM)、巴斯夫(BASF)等国际巨头手中,国内维生素A生产企业尚处于被动跟风阶段。

    维生素A主要用途在非处方药市场、营养补充剂、饲料添加剂以及食品加工业等方面,国内行业集中度很高。2013年上半年,受速生鸡食品安全事件及禽流感疫情影响,饲料行业遇冷,销售旺季成交清淡,致使业内人士对市场信心不足,部分经销商急于出货,饲料级维生素A价格连续下探。随后,国内维生素A主要生产厂家及国际巨头帝斯曼先后提价,但仍未改变市场成交清淡的格局。目前,市场上不少买家已经结束备货,厂家和下游市场处于利益的博弈状态,多数业内人士选择观望,国内市场成交格局依旧清淡,终端市场价格上涨乏力。与国内市场的清冷局面截然不同的是,2013年维生素A的出口数量、金额均有较大幅度提高,但出口价格下降明显,说明我国维生素A仍以低价竞销方式在抢占国际市场份额。

    B族维生素:国际市场需求猛增

, 百拇医药     B族维生素中出口量最大的是泛酸钙。国内泛酸钙产能最大的生产企业是杭州鑫富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该公司在全国出口数量中占比高达60%以上,同时在世界排名也属首位,占全球市场份额的40%。排名第二的是山东新发药业有限公司。国外主要生产商为帝斯曼(DSM)、巴斯夫(BASF)和日本第一制药。

    目前泛酸钙全球需求量约1.6万多吨,其中80%用于饲料添加剂,只有20%用于医药和食品添加剂。自日本第一制药计划退出泛酸钙市场后,市场出现空缺,造成供应紧张,价格上扬。

    2013年我国泛酸钙出口数量为1.13万吨,同比增长17.14%;出口金额为8678.12万美元,同比增长14.33%;出口平均单价7.68美元/千克,同比下降2.4%。

    市场方面,我国泛酸钙对亚洲市场出口数量为2202.19吨,同比增长12.19%;出口金额为1716.20万美元,同比增长8.75%。对欧洲出口数量为5103.24吨,同比增长19.42%;出口金额为3904.09万美元,同比增长16.21%。对北美洲出口数量为2955.85吨,同比增长13.73%;出口金额为2274.86万美元,同比增长12.94%。总体上看,虽然我国泛酸钙对主要市场的出口数量、金额均实现增长,但出口平均单价均有不同程度的下跌,由于国内新发、鑫富两家企业去年夏季均没有停产检修,库存较大,预计后续国际市场成交价格仍以清淡为主。
, 百拇医药
    维生素B6的主要生产企业是天新药业(江西天新药业有限公司和浙江天新药业有限公司),其产量占全球70%以上市场份额,拥有绝对市场话语权。

    2013年我国维生素B6出口数量为4414.69吨,同比下降1.56%;出口金额为9982.53吨,同比下降14.35%;出口均价为22.61美元/千克,同比下降12.99%。

    我国维生素B1的主要生产企业是湖北华中药业有限公司和江西天新药业有限公司,国际市场占有率约70%左右。

    2013年我国维生素B1出口数量为5725.01吨,同比增长8.82%;出口金额为10090.74万美元,同比下降15.04%;出口价格为17.63美元/千克,同比下降21.93%。

    维生素B2隶属于小品种维生素,种类比较多。目前全球年产量约为1.2万吨,但年需求量只有7000吨,存在一定程度的产能过剩问题。因此,生产企业主要靠成本竞争,即便市场价格略有上涨,也是受原材料等成本提高因素影响。目前,全球维生素B2最大的生产企业是我国的湖北广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此外,还有巴斯夫(BASF)和帝斯曼(DSM)两家跨国企业。这3家的产量已经占据了全球超过80%的市场份额。其中,65%用于饲料添加剂,22%用于医药产品,13%用于食品工业。
, http://www.100md.com
    2013年维生素B2出口数量为2107.64吨,同比增长33.92%;出口金额为5638.39万美元,同比增长18.16%;出口均价为26.75美元/千克,同比下降11.77%。

    B族维生素一向被视为市场上的“小品种”,近年出口发展很快,目前已位列维生素类第三大出口商品。据国外最新报道,在牲畜或家禽出栏一两个月前给予一定量的维生素B1和烟酸/烟酰胺等B族维生素,可使屠宰后的肉质更加鲜嫩、含水量高、口感更佳,所以B族维生素现已成为国外饲养业必不可少的饲料添加剂。这一新发现直接导致B族维生素产品在国际市场上需求猛增。近几年,越南、泰国等东南亚国家的牲畜、家禽饲养业规模急剧扩大,这些国家对我国饲料添加剂级B族维生素产品的需求量亦在急速扩大。越南、泰国等东南亚国家现已成为我国B族维生素原料药新的出口市场。预计未来,我国B族维生素出口将稳健发展。

    近年,随着西方国家饲养业的逐渐复苏和东南亚地区饲养业的崛起,国际市场对维生素类产品需求逐渐扩大,加之国内出于对人身健康的考虑,已逐步禁用或减少使用抗生素,从而带动了我国维生素产业的发展,并且不可避免地使这一产业陷入产能过剩及无序竞争的怪圈。从2013年前3季度出口情况统计不难看出,蓬勃发展的我国维生素类商品出口行业前景不容乐观:国际市场受畜牧产品增长放缓、饲料原料价格高涨影响,亚洲及南美地区饲料产量增长幅度放缓,必然导致作为饲料添加剂使用的我国维生素类商品出口走低;国内饲料需求受居民肉蛋奶消费量下滑影响,生产过剩,供大于求,供求失衡向上游传导,饲料产量增速放缓,同时饲料上游主营业务成本上升、去库存化周期延长,都会影响维生素生产企业的经营效益。2014年,欧美经济衰退的阴影犹存,国内无限扩大的产能需要寻找释放的通道,人民币汇率变化及国外客户需求的不确定性都会影响我国维生素类商品出口的稳健发展,因此未来我国维生素出口行业仍将在低位徘徊。

    (作者单位:中国医保商会西药部) (杜 红)

    ,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