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 正文
编号:13040840
我们要不要逃离微信朋友圈
http://www.100md.com 2014年5月26日 中国妇女报
     最近,随着网络上掀起的“逃离微信朋友圈”的讨论,人们开始对微信这种网络时代的移动交通工具的依赖度产生质疑,如何不被微信“绑架”、“异化”,沦为“信奴”,成为摆在几乎“全民”的微信粉丝面前的新课题。

    微信热跨越了年龄与时空

    微信在中国的风靡程度,似乎远胜以往任何一个流行时尚,据统计,仅短短两年的时间,中国微信一族就已经达到近6亿人。现在,如果谁还没有开通微信、还不属于哪个群,就好像是生活在原始社会,被朋友们奚落“已经out(落伍)了”。就连已经退休老同志们,现在玩起微信的也不乏其人。笔者的微信中就有一个专门与退休同事联络的群。可见这一新生事物在公众中的接受认可度已经跨越了年龄和时空概念,进入大面积普及阶段。

    任何事情一旦超过一个度,问题也会随之而来。如今在“手机控”中又细分出了一个“微信控”,而“微信控”又远远超出了上一概念的数字。坐车、走路、吃饭、开会……各种生活场景,你总会看到人们低着头对着手机刷呀刷、划呀划……以至人们发出“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莫过于我坐在你的对面,你却在玩手机”的感慨。

    34岁的张女士在购买了智能手机后便迷上了微信,她每日刷屏达百次之多,丈夫多次劝说也未能奏效,已经忍无可忍,两个人的婚姻也亮起了红灯。在心理医生为其进行心理疏导后,张女士渐渐地意识到自己刷朋友圈的时间占据了太多的生活时间,而她却一直没有意识到这已经伤害了自己的家人。张女士的情况绝非个例,现在“微信控”的范围十分广泛,白领、学生、教师、家庭主妇甚至退休人员中都有不少“微信控”。

    通过“刷”与“晒”获取归属感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商学院教授郝旭光在他的分析文章中认为,“微信控”们的典型特征是“狂刷”与“滥晒”。人们对此乐而不疲的深层心理原因是归属感的获取。微信的“各种群”提供了一种能够使朋友之间增加社交往来、增进相互了解、相互接纳、相互认同的平台,营造了一种人际关系的氛围,满足了人们的归属需要。

    郝旭光认为,“狂刷”源于人们对安全感、归属感的需要,“滥晒”源于人们对被关注、自我价值和成就感的渴望。当今中国,对门邻里都不认识,相互间心理距离很远,微信恰恰弥补了此不足。微信能够迅速流行,确实有其原因:快捷、方便。各种信息,不管是文字还是图片,瞬间即可传递,真正达到了同在“地球村”的程度。微信里也确实传播了非常经典或实用的内容。据不完全统计,微信主要包括新闻;各种“秀”也称为“晒”:旅游、菜品、照片、幸福、隐私等;励志、哲理、人生教诲感悟、养生常识、实用小百科等;节日祝福、聊天;日常联络、情况交流等。这使得网上的人们有了大杂院、四合院的感觉。满足了人们归属的需要,也就是人们希望能被某一团体接纳的需要。

    郝旭光认为,微信与微博不同的是,微博是自媒体,类似于讲座,一个人的被关注(即粉丝)与关注(即做别人的粉丝)是可以不同、不对等的。而微信的朋友圈是社交平台,是一对一的,可以说没有主角,也可以说都是主角,大家平等,这就满足了平民、草根“被关注”的需要、出名欲望和表现欲,满足了草根的明星梦。

    实际上,“刷”与“晒”的联系是源于不安全感与被关注的有联系,因为不安全,所以更渴望被关注。得不到关注,又加剧了不安全感。

    警惕“微信强迫症”带来的心理问题

    为什么中国人对于微信等移动社交工具如此热衷?复旦大学社会学专家赵民表示,微信的火热从最核心的原因来看是它很好地满足了人们社会交往的需要,起到的正面作用毋庸置疑。而“朋友圈”的照片分享则很好地满足了人们自我欣赏的需要。此外,“中国人、东方人的个性比较含蓄,很多感情难以当面表达,而微信创造出了一定的时空距离感,表达方式又可以通过录音、文字、照片等多种方式,更容易受到东方人的欢迎。”

    然而,微信等即时通信工具,如QQ手机版、微博手机版的出现,也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其中最显著的就是时间的“碎片感”,容易引起“注意力不集中”、“强迫症”等心理问题。“朋友圈”里的照片分享也可能带来由攀比而来的自卑感:“为什么别人的生活看起来那么富足而丰富,五光十色?”

    心理学家梁红分析认为,“朋友圈”的分享确实容易引起人们的攀比心理。“人们在社交生活中往往存在这样的倾向:显露正面的部分,隐藏负面,正如每个人在和朋友约见、吃饭的时候都会打扮得整齐漂亮,微信朋友圈在本质上也是这样一种社交行为,因此大家在‘朋友圈’里看到的,其实往往只是每个人生活中最靓丽的部分,因此不需要盲目攀比。”

    郝旭光认为,现在“微信控”对“经典”、对“人生哲理”的“晒”有点“滥”了,经典天天挂在嘴上,也就不是经典了。很多的经典,原意真的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但由于被毫无节制地“滥晒”,最终成为陈词滥调。“陈词滥调”,按照美国人安布罗斯·比尔斯在《魔鬼词典》的说法:是一百万个傻子借一个白痴之口说出的智慧,是死去的真理的活僵尸,是思想海滩上被晒干的海蜇皮。很多“经典”因为有些“微信控”的“滥晒”,不仅失去启迪价值,而且使得经典有些浅薄化、庸俗化。因为人们加工信息的能力是有限的,人们总是在竭力节省认知能量,在认知过程中会尽力寻找捷径。也就是说,通过忽略或屏蔽一部分信息以减少自己的认知负担。那么,人们会屏蔽何种信息?会屏蔽见到太多了的信息。换言之,经典在微信里被过多、过度、过滥地解读和转发,天天被咀嚼和被“喂饭”,已经让人们对经典产生了屏蔽、厌恶甚至抗拒的心理。

    辽阳市中心医院心理门诊主任贾秋梅认为,微信作为新的互动交流方式,人们如果对其产生心理依赖,那么它的影响和危害还是挺大的。

    贾秋梅介绍,相对于前几年就出现了“手机控”,“微信控”单一地以微信作为对象,更多的是沟通与交流,欣赏与互动。生活和学习、工作中经常受挫、自信不足、兴趣缺乏、内心空虚、人际交往能力较差的人,容易成为“微信控”。

    “微信控”心理疾病级别的划分

    贾秋梅将“微信控”分为六个级别:

    1.潜水级:只看图片、信息不说话。

    2.正常级:是遇到自己喜欢的才回复、转发。

    3.轻度级:不再使用短信,偶尔被朋友说成“刷屏王”。这个级别的人数还是很多的,外面下雨了、炒的鸡蛋,也要发到朋友圈中晒一晒。纯属于闲来无事,图一乐,但还未上升到依赖的程度。

    4.中度级:基本不打电话,微信已成办公用具,每小时刷一遍朋友圈。每个月的话费降下来了,只要流量够用就行。微信基本快要代替电话了,好友们也都是同一级别的,微信留言之后,很短的时间就能得到回复。朋友圈中的内容更是有用的没有用的,只要见到了就转发。有的朋友圈中,无论是喜事还是坏事,就是点赞或是转发。

    5.重度级:白天随时都在聊微信,有20个以上的微信群,每10分钟刷一遍朋友圈。达到这个级别依赖程度已经很高了,微信成了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东西。每个微信群的图片和语音都不会落下,每天刷屏和回复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

    6.骨灰级:半夜爬起来也要聊微信,不刷朋友圈坐卧不宁,绝对不会错过一条新鲜事。

    贾秋梅表示,中度级“微信控”以上级别的就得需要加以节制,重度级以上就属于心理疾病了,要进行必要的心理疏导。

    贾秋梅表示,一般情感空白、个性内向、心理不成熟的人容易成为“微信控”。年轻人应该认识到微信只是生活的一部分,不是全部。应该保持乐观平和的心态,认识到沉迷于微信的危害,在生活中寻找看得见的朋友圈,提高自我认可度和幸福感。培养兴趣爱好,也可以和家人一起做家务,一起散步运动。转移注意力,寻找身边人身上美的东西。(闻唱)

    相关链接

    从微信看穿心理倾向

    炫耀型:有自恋倾向

    “好累啊,坐了十几个小时的火车,终于喝到了广州的下午茶~”“鲍鱼也不好吃,明天在家自己做甜点吧。谁要来?”……有些人玩微信玩得不亦乐乎,从早到晚,他们的生活轨迹几乎都能在微信上找到。

    现代社会节奏快,高压的生活状态,让很多人有淹没在人山人海中的感觉,而每个人一生都在寻找“存在的自己”,渴望获得别人的肯定和认可。微信是一种简单而快捷的记录方式,可以从他人的认可中获得自我的满足感。这从人们喜欢晒自己幸福的事、美的照片中更能体现出来。当然,每天发十几甚至几十条信息的人,或有较为严重的自恋倾向。

    拓展型:渴望精神食粮

    琳琳是个文学和动画片爱好者,在微信上,她关注最多也是这两方面的信息。她经常发布新鲜热辣的点评,分享别人独到的观点,她的粉丝也越来越多,这让她觉得生活更充实了。

    动机是产生行为的动力,人们都想知道自己“不知道”的事情,在一个资讯大爆炸的时代,不断地获取信息,在交际过程中有更多发言权,不至于OUT,从而帮助拓展自己的交际圈,是一种人际交往、精神的需要。

    解压型:寻找自我

    为了生活,桂桂远离故乡谋生,自从有了微信她便离不开它了,经常在上面宣泄自己的不满,分享愉悦的事情,她说:“这是一个隐秘的途径,充分袒露了真实的自我。”

    在现实生活中,压力无处不在,有些人或许没有更多的途径与别人分享自己的内心,而微信恰好弥补这种不足。发布积极的信息,宣泄对生活的不满,都是人们一种很好的调适压力方式,因为,写出来,本身就是减压。

    窥视型:甘当看客

    雯雯注册了微信,但除了转发信息之外,她几乎从不发原创的信息,她的借口是“晒幸福死得快!”不过,睡觉之前和早上起来她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刷微信。她认为:“刷微信是潮流,而且每天看着别人过着有滋有味的生活,觉得挺有意思的。”

    人们都有社交的需要,当大家都玩微信微博时,从众的心理让人们也赶潮流,避免落后。精神分析学家弗洛伊德认为,人生来就有好奇心,窥探他人隐私是人的天性,而查看微博、微信则是一个很好的途径。当然,由于人们晒的事件、图片大部分是好,“看客”或许会有羡慕嫉妒甚至恨的心理,感觉自己处处不如人,以致烦扰自己的内心。 (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