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学版 > 医学知识 > 代谢&生命 > 胆固醇
编号:12470804
防心脑血管疾病 把坏胆固醇管起来 等
http://www.100md.com 2014年5月26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4103期
不同人群胆固醇控制目标

     防心脑血管疾病 把坏胆固醇管起来

    近日,由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疾控局、宣传司,中国健康教育中心,中国记协办公室等联合发起的大型健康传播公益项目“中国健康知识传播激励计划(胆固醇管理·2014)”在京启动。项目组专家呼吁,预防心脑血管疾病,把“坏”胆固醇管起来。

    应对慢病负担 加强胆固醇管理

    据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发布的《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2》显示,我国心血管病(冠心病、脑卒中、心衰、高血压)人数约为2.9亿。也就是说每10个成年人中就有2人患心血管病。估计我国每天心血管病死亡9590人,每10秒就有1人死于心血管病。

    心血管疾病的高发与庞大的血脂异常人群关系极为密切。“坏胆固醇”升高是冠心病等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率上升的最重要的危险因素之一。国家心血管病中心陈伟伟教授指出:控制“坏胆固醇”是降低心血管死亡的关键因素。胆固醇控制问题已经成为我国积极应对慢病负担、积极有效进行中国心脑血管病防治的重要支点。
, http://www.100md.com
    然而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血脂异常的诊断率和规范治疗率依旧偏低。据一组中美两国数据对比显示,我国人口血脂异常的诊断率只有11%,比美国低了近40%,治疗率低了20%。此外,我国患者治疗依从性也处于较低水平,使用他汀类药物干预并长期治疗的比率很低,高的“坏胆固醇”对公众健康的危害还在持续。

    “坏胆固醇” 是致心脑血管病的重要因素

    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副院长顾东风现场发布了《胆固醇管理知识要点》并指出:对于胆固醇的认知,大众甚至一些医务工作者还存在误区。其中最重要的两个误区是:误认为“高血脂”就是“高甘油三酯”,还有就是认为所有人胆固醇控制目标都一样。

    其实,胆固醇是血液中一种类似脂肪的物质,胆固醇也分“好坏”。胆固醇主要分为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两种。前者对心血管有保护作用,是“好胆固醇”;后者会附着在血管壁上,一旦过量,就会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因而被称为“坏胆固醇”。
, 百拇医药
    “坏胆固醇”危害极大。它增多时,会使血液变稠,在血管壁上形成斑块,斑块会逐渐长大,逐渐堵塞血管,使血流减少,引发冠心病和脑卒中等心脑血管疾病。更危险的是,不稳定的斑块还会破裂或脱落,掉下来的小斑块会在短时间内迅速堵塞血管,导致急性心肌梗死或脑中风,危及生命。有研究显示冠心病死亡中,77%归因于胆固醇水平的增高。这一比例远远高于高血压、糖尿病、吸烟、BMI(体脂健康指数)等其他多个与冠心病的发生相关危险因素。

    我国人群的胆固醇水平正不断攀升,成为造成国人冠心病等心脑血管疾病发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以北京为例,1984~1999年冠心病死亡的增加,其中77%归因于胆固醇水平的增高。虽然控制胆固醇长期以来一直是医疗工作者所关注的,但是却最易被大众所忽视。

    顾东风强调,控制胆固醇关键是要提高防治意识,改变“三低”现状。所谓“三低”是指大众对胆固醇这一心脑血管疾病高风险因素的知晓率低,血脂异常和高血压的诊断率和规范治疗率低,以及冠心病和脑卒中他汀等二级预防药物使用率低问题。这些都是我国心脑血管疾病领域日益凸显的问题。因此要重视“坏胆固醇”的监控和防治,其中的关键是要提高公众对坏胆固醇危害的知晓率及接受干预治疗的依从性。一旦发现“坏胆固醇”偏高,一定要到医院进行进一步检查。
, http://www.100md.com
    他汀类药物 是降低“坏胆固醇”的首选

    早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率就出现了“由升转降”的拐点。美国从1980年开始冠心病死亡率呈下降趋势。用IMPACT模型定量分析一级预防与二级预防中控制危险因素的贡献,结果发现:在1980~2000年减少的316,100例死亡人数中,79%归因于一级预防,其中胆固醇控制的贡献为43%、降压为39%、戒烟为18%。因此,改变传统的“重治疗、轻预防”的理念,将心脑血管疾病防治战线前移,提高医生对心血管疾病一级预防的重视是降低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的有效方式。

    胆固醇的管理对我国冠心病死亡率的下降同样十分重要。国内外的血脂防治指南均提出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是首要的治疗目标。大量循证医学研究证实,降低“坏胆固醇”(LDL-C)能显著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而他汀类药物是降低“坏胆固醇”首选药物。其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处理方面,能够减少主要血管事件,例如在预防死亡、心肌梗死和中风方面的疗效已超越所有其他类调脂药物。遗憾地是,与其他国家相比,中国他汀药物的使用率很低,仅有1.7%。因此,心血管医生应该充分评估患者的心血管病风险,对尚未发生冠心病的高血压、糖尿病这些高危人群,加强胆固醇管理,积极他汀药物治疗,使 “坏胆固醇”达到治疗目标值。
, 百拇医药
    并非所有人 胆固醇控制目标都一样

    顾东风重点指出,并非所有人的胆固醇控制目标都是一样的。我国目前大部分医院的血脂化验报告单上,只有血总胆固醇高于6.2毫摩尔/升(6.2mmol/L)才标明为异常。其实,这个数值所标明的是健康人胆固醇的理想范围。由于胆固醇在不同危险人群中引发心血管事件的危害程度不同。因此“坏胆固醇”水平要控制在什么范围需要因人而异。如果用红色(极高危)、橙色(高危)、黄色(中危)和绿色(低危)分别代表未来10年发生心脑血管事件的危险程度,则不同危险程度的人群有着不同的“坏胆固醇”控制目标。整体危险性水平越高的人群,其“坏胆固醇”水平必须控制得越低。

    著名主持人白岩松表示,自己做健康激励计划的宣传员已经进入到第8个年头了,然而这也仅仅是开始。不良的生活方式,老百姓健康知识的相对匮乏,以及医学科普的不足,不是一个8年能够解决的。想把健康宣传这件事情做好,是一个长跑。我非常喜欢今年主题胆固醇管理的“管理”二字,我觉得人生需要管理,健康最主要的就在于管理,而管理需要相关知识的传播。
, http://www.100md.com
    

    不同人群胆固醇控制目标

    极高危人群(红色)

    曾患有急性心肌梗死、不稳定心绞痛等急性冠脉综合征,或是冠心病、缺血性脑血管病、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合并糖尿病的患者都属于极高危人群。此人群中每2~3人中有1人将在未来10年发生心肌梗死。在治疗血脂异常时,以降低“坏”胆固醇作为首要目标进行调脂治疗,应尽早服用他汀类药物,剂量可以较大,并应将“坏”胆固醇降到

    
, http://www.100md.com
    有胆有识

    曾经,很多中国人都是善待舌尖,懒动脚尖,忽略心尖。

    现在这个习惯要改了。

    《舌尖上的中国》无论第一季还是第二季,都制造了热播现象,这充分说明,对于中国人来说,胃是最受宠爱的身体器官。民以食为天,一日三餐,是千百年来我们必须要把握的幸福。纪录片在热播,然而,现如今的很多中国人,却边看边纠结:口水直流,又要管住自己的舌尖。因为管不住嘴迈不开腿,营养过剩的恶果,已经以很多身体指标恶化的方式轰然来袭。管不住舌尖,心尖就要遭罪。心血管病,悄然成为排行第一的夺命杀手,这其中,坏的胆固醇也是恶角色之一。

    怎么制服它呢?

    为了让不合理的舌尖行为不危及心尖,很多人选择了依靠脚尖。近两年来,各个城市中,跑步的人越来越多,仔细观察,其中中年人居多。他们走上跑道迈开脚步,最初往往是被动的。或者因为身形背叛了青春时的模样,肚子越来越大、超重、肥胖;又或者是体检时,很多指标报了警,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已经上身或离自己不远。于是,这些被健康威胁的中年人决定痛改前非,选择了最简单也最无聊因此相当考验人的跑步,并使之迅速成为一种热潮。这犹如中国与世界很多国家,先污染后治理,虽然晚了点,但总比不行动强。
, http://www.100md.com
    这些爱跑的中年人,常常有一些相同的习惯。比如对高压、低压、甘油三脂、胆固醇等指标张口就来;而且一边跑,一边量着体重,隔三岔五,还去医院看看自己的指标降下来没有。这是一个好现象。

    但仅此就够了吗?

    话题要回到今年健康激励计划的主题:胆固醇管理

    “有胆有识”,是文章的标题。这个“胆”,指的是胆固醇;这个“识”,指的是常识和医学知识以及社会共同管控好胆固醇的共识。

    管住舌尖、迈动脚尖、走上跑道,都是好方法,但离真正管控住胆固醇还有距离,还必须靠近常识、宣传医学知识。好的胆固醇是我们的朋友,可一旦它变坏,就会结交高血压、糖尿病等很多坏朋友。一旦它们的关系好了,生命健康与我们的关系就会变坏,所以必须管好胆固醇。指标太危险,就要用药物把它关进监狱,让它疏远坏朋友,再加上运动、合理饮食等很多方法,帮助我们的身体始终一路绿灯。
, 百拇医药
    而要做到这一点,大家就都要“有胆有识”。不能只是指标不正常后才“有胆有识”,而是一切正常时,就要管控,就要绿色生活。而指标不正常了也不可怕,尽快意识到“有胆有识”,用常识知识与行为的改变护佑自己。

    当然,仅有个体的努力是不够的,更需要全社会投入其中,从医生到媒体,从官员到专家,都该一起“有胆有识”地做好这工作。中国古人云:大医治未病。但愿我们联起手来做大医,一起管住胆固醇及威胁我们健康的东西,在疾病来袭之前,赶走它们。 (白岩松 “中国健康知识传播激励计划”宣传员)

    ,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