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2478547
就诊选择多 挂号更便利
http://www.100md.com 2014年5月27日 京华时报
就诊选择多 挂号更便利

     资料图片。京华时报记者王海欣摄

    近日有媒体报道,北京疑似成为“全国看病中心”——调查显示每天多达70万人次患者进京求医。而十多年来,相关机构也一直在力求改善北京的就诊环境:电话预约、网上挂号让挂号相对便捷,夜间门诊、无假日门诊让就诊更从容,社区医院、民营医院让求医有了更多选择……同时,随着人们健康保健意识的提高,体检机构也是欣欣向荣。

    京华时报记者叶洲

    层级就诊惠及医患双方

    在北京,大医院专家号难挂是个痼疾。据统计,每年有近7000万外地患者进京挂专家号,而全市医院专家号全年不到180万个,专家号源与就医需求严重失衡。有相当一部分患者抱着“有病就找最好的医生”的理念,陷入“小病大治”误区,不仅增加了自身经济负担,更加剧了优质医疗资源的紧缺。

    自2007年开始,北京部分市级医院开始试点层级就诊。病人要看著名专家,须先到普通专科或普通专家门诊就诊,接诊医生根据病情推荐预约著名专家门诊,并负责准备病历、辅助检查结果等。
, http://www.100md.com
    宣武医院门诊部刘力松表示,层级就诊就是筛选疑难杂症和特殊病例的过程,将有限的优质资源用在最需要的患者身上,“好钢用在刀刃上”。不过,尽管层级就诊利于医患双方,但目前仍存在一些难点。有专家坦言,层级就诊实行过程中最大的难点是知名专家的确认评价标准如何划定。同时,一些专家和患者纷纷质疑:针对层级就诊而言,哪些疾病需要转诊,哪些疾病不必转诊,标准和尺度应该由谁来掌握。

    挂号方式多种多样

    挂号难一直是老百姓关注的热点。13年来,各种方便的预约挂号措施出台,电话挂号、网络挂号、银医卡挂号、微信挂号……一一变为现实。

    北京市预约挂号统一平台分为电话预约和网络预约。据北京市卫生部门2013年底公布的消息显示,三级医院提供的预约号源数量累计达3970.2万个,占全部号源的82.3%,其他的号源则通过现场预约、医生诊间预约、社区转诊预约和复诊预约等方式提供给患者。
, 百拇医药
    电话预约人人都可操

    作,随时可拨打114预约。网络预约挂号需先登录网络预约挂号平台(www.bjguahao.gov.cn),平均每天的号源达10万多个。眼下,微信也开始“涉足”预约挂号。今后在市属各大医院的微信官方账号中,预约挂号也将成为现实。

    电子时代终结天书病历

    过去,很多患者或家属拿到病历后大呼“看不懂”。如今,“天书”病历已逐步被电子病历所取代。

    中日友好医院胸外科强光亮表示,电子病历最方便的地方,就在于系统是一个固定的病历模式,将内容直接填写到相应的位置就行,比以前的手写病历省了好多事。

    据强大夫描述,从前的手写病历,丢一页都是大事。而且一份手写病历如果出现三个错字,将被视为无效,医生需要重新书写病历。按照强大夫的写字速度,手写一份病历至少需要30至40分钟。现在制作一份病历只需要大约10分钟的时间,“可以把更多的精力放在病人身上了。”
, 百拇医药
    近日卫计委要求,全国各级各类医疗卫生计生服务机构应当做好人口健康信息安全和隐私保护。

    多种门诊服务自由选择

    目前,北京各大医院纷纷开设了夜间门诊,将日间门诊延长两三个小时。

    虽然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全国就有医院陆续开始实施这项便民措施,然而直到今天,很多患者不知道医院开设“夜间门诊”。夜间门诊检查项目受限等原因,也是造成病源少的一个重要因素,各家医院对此也做了改进,例如增加检查项目等。目前,医院夜间门诊的门诊量也在不断提升。

    从2010年开始,不少医院在夜间门诊的基础上都纷纷开设了无假日门诊,利用双休日看病更为方便。无假日门诊是缓解日益增长就诊压力的好办法。不过,要真正缓解优质医疗资源供需矛盾,还有效“节流”,要真正建立起层级诊疗机制和社区首诊制。
, 百拇医药
    和无假日门诊、夜间门诊带来的叫好声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特需门诊。最近几年,各大医院的特需门诊引来了不少争议。今年年初,广州一公立妇婴医院推五星级产房、一天收费3000元更是将特需门诊推上风口浪尖。

    眼下,很多公立医院存在这种状况:一边是患者排长队挂号“看病难”,住院更是一床难求;一边是特需门诊相对便捷周到、宽敞舒适,巨大的落差引起社会关注和争议。

    记者从多家大医院了解到,这些医院特需门诊挂号费大都是200元至300元,且不在医保报销范围内,而相同的专家在普通专家门诊挂号费通常是14元,并且可以报销。

    广东省卫生计生委副主任廖新波公开表示,公立医院办高端医疗需要回答公立医院为谁而办的问题。作为公立医院,应让所有人都享有一种相对公平的医疗服务,假如公共资源为少数人服务,就与公立医院原来的宗旨不符。

    面对来自公众的质疑,近期,北京、上海等地提出逐步削减甚至取消公立医院特需服务,并将压缩特需服务的进度纳入对医院的考核。
, 百拇医药
    社区医院成健康守门人

    13年来,基层医疗机构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方便了群众就诊。

    去年冬天,市民陈女士先是在一家三级医院就诊,确诊是慢性咽炎和牙周出血。按规定,医院只开了一周的药。随后,陈女士就改到社区医院去抓药,人不多,环境也很好,还碰到了一个很有经验的社区全科医生,“他给我开的药不过十几元一盒,很对症。看来小庙的神也挺灵的。”这让陈女士认识到,不要有什么病都去挤大医院。

    自2010年北京市在全国率先提出家庭医生式服务模式,截至目前,全市累计签约423万户,签约915万人。

    市卫计委称,力争在2014年底前,实现50%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按要求完善家庭医生式服务模式的目标,使城乡居民享受到更好的医疗服务。

    民营医院发展赢新契机
, 百拇医药
    13年来,民营医院迅速发展,经历了自己的春夏秋冬。数据显示,2002年我国民营医院为1823家。到2013年底,民营医院达到1.13万多家,比上一年增加了1500多家。

    如今,走在大街上,不难看到各类民营的骨科、妇科、儿科、皮肤科医院,广告也不少见。一年前,市民王女士选择了一家民营医院生育自己的宝宝,“整个过程感觉很舒服,没有公立医院存在的挂号难、建档难的问题。就医环境和条件也很不错。”

    长期以来,囿于医疗资源配置的严重失衡,民营医院自身监管不严以及传统就医观念的影响,民营医院发展存在难纳入医保、难引进并留住人才、社会歧视严重等问题。

    今年,国家卫计委发布了《关于医师多点执业的若干意见(征求意见稿)》,将在全国全面推进多点执业。专家指出,如何通过多点执业提高民营医院核心能力,是解决民众看病难的核心问题。而民营医院所有工作的重中之重,还在于提升服务质量和服务能力。

    近年来,民营医院发展利好的消息不断。

    2013年9月,国务院曾出台《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健康产业发展“非禁即入”的原则,鼓励社会资本进入。2014年4月,国家发改委等3部门宣布,政府不再限定非营利性民营医院的医疗服务价格,民营医院可以自主定价。在业界看来,此举可以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本进入医疗卫生领域。

    国家发改委有关负责人公开表示,随着群众对医疗服务的需求呈现多层次、多样化趋势,放开民营医疗机构服务价格,有助于其根据市场需求变化,细分市场,提供更多个性化和特色服务,满足不同层次的医疗需求。民营医院的快速发展将有利于促进医疗市场的竞争,推动公立医疗机构深化改革。,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