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药常识 > 专家提醒
编号:12485397
口服中成药安全使用不容忽视 ——按中医理论用药最关键
http://www.100md.com 2014年6月3日 中国医药报
    中成药不良反应不容忽视

    重点关注含毒性药材中成药与联合用药问题

    刚刚四十出头的吕女士因为最近睡眠不好,在药店买了两瓶六味地黄丸。当记者问她是否知道六味地黄丸的适应证和不良反应时,吕女士爽朗地笑着说:“这是补肾的,很安全!有同事也是晚上睡不好,她吃这个有一年多了,据说效果不错,而且没有出现任何不舒服。”

    记者小范围调查发现,服用六味地黄丸补益身体的中老年朋友不在少数。但是,在最近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发布的《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年度报告(2013年)》(以下简称《报告》)中,像六味地黄丸、双黄连口服液等等这样的人们认为很“安全”的中成药的不良反应问题却引起了人们很大的关注。

    中成药不良反应不容忽视

    《报告》指出,在国家基本药物不良反应/事件报告中,中成药口服制剂报告数排名前五位的是:鼻炎康片、双黄连合剂(口服液、颗粒、胶囊、片)、复方丹参片(颗粒、胶囊、滴丸)、六味地黄丸(颗粒、胶囊)和黄连上清丸(颗粒、胶囊、片)。很多人发现,自家小药箱里就有这些药品,家里人很多时候就是自己判断用药的。
, 百拇医药
    由于中成药来源天然,人们认为其安全性相对较高,受到临床医生和患者的普遍青睐,不仅中医在处方使用,很多西医也在处方中成药,而且患者也可在药店自己购买。在这种情况下,中成药的安全应用就成了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中医药治疗疾病是根据病人的辨证、根据病人的寒热虚实等情况,进行个体化处方用药治疗。但是在实际临床和生活当中,中成药的应用很多时候并没有遵照上述原则。比如,西医医生处方中成药,更多是根据疾病诊断来处方药物的;病人没有在医生指导下用药的情况也很多,这就非常容易出现不良反应。”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心血管科副主任李玉峰博士说。

    在中成药实际应用中,存在药不对证、用药不规范、疗程不合理、服法不正确等诸多问题,比如感冒,无论风寒感冒还是风热感冒,都用感冒清热冲剂;嗓子疼就用双黄连;还有一些中成药如六味地黄丸、复方丹参滴丸等被当做保健品吃,既不符合中医辨证论治理论,也不能起到应有的效果,甚至会引起不良反应。“应该按照患者的辨证分型、病人的不同体质,以及所患疾病的寒热虚实等情况服用中成药,并控制好剂量和疗程。”李玉峰说。俗话说,“是药三分毒”,虽然中成药的毒副作用相对化学药来说小一些,但并不等于绝对安全。用量大一些、服用时间长一点没有关系的想法是错误的,把中成药当做保健品长期服用也是非常危险的。南京市中医院肾病科专家表示,六味地黄丸是滋阴补肾的良药,不是简单的滋补品,服用时间和剂量都要严格按照医嘱,不能自行服用。长时间服用,药物蓄积体内,必定会增加不良反应的几率,“补肾”不成反而伤肾。
, 百拇医药
    “临床中经常遇到中成药引起胃肠道的不适症状,或出现不良反应。比如治疗便秘的药物,服用不当可能引起长时间腹泻,导致脾胃功能受损害;虚寒体质的人如果服用过于寒凉的药物,或火热体质的人服用大辛大热的药物,都会出现不良反应。中药中也存在可引起严重不良反应的药物,如引起严重肾功能、肝功能损害的药物,这些药物一定要引起重视。”李玉峰说。

    重点关注含毒性药材中成药与联合用药问题

    含毒性药材的中成药和联合用药,也是引发中成药不良反应/事件的重要因素。

    《报告》提示:“中药合并用药现象突出,应警惕药物的相互作用。”据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中医师介绍,目前西医医师联合使用中西药物的情况较为普遍,但是很多西医师并不具备中医辨证论治知识。如果联合用药不合理,药物相互作用就会影响药效,如含有机酸的中药与碱性西药合用、含生物碱的中药与酸性西药合用时都会出现中和反应,使药物失效;有的联合用药甚至会产生新的有毒物质,导致不良反应/事件的发生。比如安神补心胶囊中含有朱砂,不能和化学药物中的溴化物及碘化物同用,因为朱砂与其形成溴化汞、碘化汞,会导致药源性肠炎;消渴丸与磺脲类降糖药合并使用,易引起低血糖反应。此外,中药复方药物之间配伍不当,也会产生有害物质,影响药物的安全性,如新癀片、银黄颗粒和清热解毒口服液同用,桂枝茯苓胶囊与丹莪妇康煎膏同用,益胆片和胆康胶囊同用等,均会导致不良反应。
, http://www.100md.com
    “临床要注意掌握含毒性药材中成药的用药规律,避免药物联用(尤其是含毒性药材、中西药联用)的不良反应。”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院长马融在日前北京召开的中国中药协会药物临床评价研究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上强调,对含毒性药材的中成药,应更关注其安全性,尤其是在药物联合使用的情况下,如治疗咽喉肿痛,用喉炎丸与六应丸、消炎解毒丸合用,六应丸、消炎解毒丸中均含有蟾酥,联合使用则用量被增大了2~3 倍,就可能出现在正常用药情况下一般不会出现的不良反应。

    正确看待不良反应,科学应用中成药

    受访专家一致表示,对于中成药,既不能因噎废食,因出现不良反应就否定它不再使用,也不能自作主张盲目使用。

    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季绍良对记者说,五种常见中成药上榜,是因为它们都是很多家庭的常用药,用的人群基数大,不良反应报告的例数也就多。李玉峰提醒人们注意,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网络收集到的药品不良反应/事件进行统计计算时,并没有把这些药物应用的频次和基数按照比例计算。也就是说,统计的不是不良反应发生率。而真正具有一定毒性的药物,不良反应报告数据反而较少,与这些药物应用人数较少有关。“看药物安全性如何,要看不良反应发生率,而不是不良反应发生的例数。”季绍良说。
, 百拇医药
    “总的来讲,和西药中多种药物具有致畸、致癌、致死等严重不良反应相比,中药的毒副作用相对小得多,也安全得多。”李玉峰说。

    对于正确使用中成药,多位专家给出了以下提示:

    按照中医辨证理论使用:用药对证是保证中成药安全有效的基础。中医诊断包括辨病和辨证,故使用药物时应认真阅读并正确理解药品说明书。“消费者在自我药疗时一定要详细阅读说明书,如果病症不符或有不明白的地方,就不要轻易服用。因为中药之所以能治病,是中药都有一定的偏性,我们就是利用药物的偏性来纠正人体器官功能出现的偏性,如出现上火症状就采用药性寒凉的药物进行纠正;出现阳气不足、四肢发凉的情况就采用药性辛热的药物进行纠正。如果用反了,不仅不能治病,反而使病情加重。”李玉峰说,而临床中要保证用药安全有效,医生首先要对药物的特性有详细了解。同时要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详细、仔细检查,然后在正确诊断的基础上处方药物,才能在临床中最大程度地避免出现不良反应。

    严格按照药品说明书推荐的用法用量使用,治疗药物应中病即止,尤其是有毒中药或者含有毒性成分的中成药不宜长期、超剂量服用。同时应严格遵守说明书中禁忌症和注意事项。

    要注意联合用药问题。在患者病情复杂需要联合用药时,要遵循以最少品种获得最佳疗效的用药原则,注意“十八反”、“十九畏”等用药禁忌,不要增加同类药物的使用;在中成药与化学药联用时,避免与可能产生反应的化学药物联用,且中西药要至少间隔半小时服用。

    加强对西医师、药店店员和普通消费者进行合理使用中成药的宣传与培训,提高医疗水平,从根源上减少中药的不合理使用。患者到药店自行购买常用中成药时,药店要给予必要的指导与安全提示。, http://www.100md.com(王泽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