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100md首页 > 新闻 > 行业动态
编号:101323
从“进京就医”到“出京看病”
http://www.100md.com 2014年6月11日 2014.06.11
    距离北京60公里的涿州市,是河北省的一个县级城市。近年来,依托毗邻首都的独特区位优势,涿州大力延伸北京医疗资源。经过努力,目前涿州的几家医院分别与301医院、307医院、北京中医药大学建立医疗合作关系,使得一批在北京大医院的医生定期来涿州为患者服务。

    “‘京医’入冀,既方便了老百姓看病,也带动了我们当地医疗水平的提升。”涿州市卫计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大框架中,涿州市试水“京医”入冀,迈出了京津冀医疗“一体化”发展的第一步。

    “全国看病中心”的负担

    5月初,60岁的河北定兴县农民郭树才因心脏病想在北京医院治疗。他的家属在北京301医院泡了3天,但始终没有住院床位。后来他不得不来到河北涿州,在保定第二中心医院住院治疗。

    众所周知,北京被称为“全国看病中心”,汇聚了全国优秀的医院及研究机构等公共服务资源,是最优质医疗卫生资源高度聚集地,使得大量外地病患都想来北京就医。
, 百拇医药
    资料统计显示:2011年北京市医疗机构中就诊的外地患者超过5000万人次,2013年这个数字接近1亿人次。在三甲医院就诊的外地患者更为集中,部分医院的占比甚至超过70%。这也造成三级医院不堪重负。

    据了解,北京市卫生计生委副主任钟东波3月27日就医疗卫生服务作专题报告时说,目前,每天约有14万人在京看病,加上患者家属,看病群体可能超过40万人。

    形成京医市场“缓冲区”

    6月3日,在涿州市中医院,来自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的骨科专家张继昌忙碌地给患者看着病,一上午,共接诊27位患者。

    据了解,当天共有来自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的3名专家在涿州中医院出诊。

    “我们和东直门医院开展合作后,东直门医院选派了48名专家在我们这里长期出诊。”涿州市中医院办公室主任王帅介绍,自2011年3月,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首家分院——涿州分院暨涿州市中医院正式开业运营至今,社会效果良好。
, 百拇医药
    借助与涿州中医院的合作模式,东直门医院不仅将品牌实力以及医教研管理模式作为支持提供给涿州中医院,同时以涿州中医院各科室为单位,每天安排副主任以上专家在涿州出诊,出诊专家时间相对固定。

    “这样我们这里的老百姓就不用去北京了,直接到涿州中医院就可以就诊了。”涿州市中医院院长张焕娣说,“京医”入冀,使“进京就医”变为“出京看病”。

    记者调查发现:在涿州,承接北京医疗资源不仅仅是涿州市中医院一家。

    从2004年开始,为全面推进医疗配套设施与北京的对接,涿州市按照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的原则,引入民营资本投资医疗卫生事业。

    涿州先后引入两家公司,分别投资5.23亿元和3亿元注入当时经营困难的市医院和中医院,进行异地新建。

    在引入民营资本投资医疗卫生事业的同时,涿州市医院和中医院还积极主动与北京各大医院展开对接活动。
, http://www.100md.com
    2010年,涿州市医院与北京301医院正式签订合作协议,在20年间,301医院每天要有不少于13个专家在涿州市医院出门诊。协议还规定,涿州市医院每一个科室的主任都由301医院医生来担任。

    记者在涿州市卫生局获悉:去年301医院派专家到涿州市医院出专家门诊512人次,会诊8人次,手术18人次;东直门医院选派48名专家在涿州市中医院长期出诊,共接诊35320人次;位于涿州的保定市第二中心医院与解放军第307医院、北京军区总医院附属八一儿童医院等7家医院都建立了合作关系,去年北京方面专家来坐诊285人次,指导手术和会诊176例。

    “‘京医’入冀,满足区域需求的同时,也使涿州形成了京医市场的‘缓冲区’,有效扩大了京医的服务区域与市场空间。”保定第二中心医院宣传科长王克军认为,“京医”入冀,迈出了京津冀医疗“一体化”发展的第一步。

    “一体化”发展期待实质性突破
, 百拇医药
    63岁的张邱是“老北京”,目前他和老伴定居在涿州。

    “涿州这边的医院条件好,经常有北京专家来坐诊。但北京医保没法在这边用,稍微花点儿钱的病,还是得折腾回北京。”张邱告诉记者,他办理了北京医保异地安置,但仍然不能直接走北京医保,而是要把报销单整理好,再去北京医保部门办理报销事宜。

    “医保问题不能解决,问题在于京津冀之间医保人均缴费基数、标准、药品报销范围等都不一样。”涿州市医院办公室副主任陈杰锋表示,省际的医保互联互通在技术层面上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儿,难就难在三地医保的“相关数据”高低不平。

    “目前与北京医院主要合作模式集中在专家出诊、远程诊疗、优先转诊、人员培养等方面。”张焕娣介绍,真正制约区域内医疗一体化的瓶颈如异地医保报销、医疗资源迁移等,却一直难有实质性突破。

    张焕娣认为,其中背景原因是三地的管理体制不一样,三地应该打破地域限制,打破“一亩三分地”思维,才能加快一体化进程。

    京津冀医疗“一体化”的发展需要统一标准,简化程序,以切实举措去降低患者异地就医和报销的时间、经济等各项成本。张焕娣认为,只有京津冀三地突破行政体制和利益分配的藩篱,京津冀医疗“一体化”发展才能有实质性的突破。

    “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不断深入,京津冀医疗‘一体化‘发展前景会越来越好。”张焕娣说。, 百拇医药(高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