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 > 专题11 > 记忆 > 献血日
编号:12485513
关于输血的10个事实 科学输血让生命复飞
http://www.100md.com 2014年6月13日 中国医药报
     科学输血,让生命复飞

    每年的6月14日是世界献血者日,今年的主题是“安全血液挽救母亲生命”。其实,不仅是对于孕产妇,对大多数人来说,输血都是一种临床治疗的有效手段,在现代医学中有不可取代的重要地位。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基础医学研究的不断深入,输血医学也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然而,旧的输血观念仍有待更新,由于存在一些不安全因素,输血引起的医疗纠纷也日益增多,血液安全已成为政府部门备受关注的社会问题。因此,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输血科滕本秀教授呼吁,输血其实并不是一项简单的医学技术,它必须遵循“科学、合理、安全”的原则。

    科学输血要因失血量而异

    据了解,人的血液约占体重的8%,平均每公斤体重有70~80毫升血,如50公斤体重的人有4000毫升左右的血。大部分血液在血管内循环流动,小部分血液贮存在肝脏及脾脏内。通常情况下,体内的血容量保持动态平衡,若少量失血体内能立即补充,健康成人能耐受高达25%全血量的丢失,因此外科病人失血1升一般不需要输血。哪些情况需要输血呢?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血液科主任张曦教授解释,当出血量小于循环血量20%时,一般可输用晶体盐溶液;出血量为循环血量20%~40%时,可输浓缩红细胞和晶体盐溶液、胶体溶液;出血量大于循环血量40%时,可输新鲜冰冻血浆和浓缩红细胞。他特别强调,当发生大出血(如创伤,手术或胃、子宫大出血),失血过多的烧伤,严重贫血,出血性疾病,严重营养不良,血浆蛋白等成分减少的情况,需要立即输血。
, 百拇医药
    安全 “人情血”有大风险

    自1998年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和2000年10月1日实施《临床输血技术规范》以来,我国采供血及临床输血工作已步入法制化轨道,血液质量和输血技术水平均得到了明显提高。一些临床资料可以证明,我国采供血血液质量逐年提高,安全性逐年增加。一方面由于人们对输血安全性认识日渐提高,特别是前几年出现的国内外因采供血致艾滋病传染事件,使公众对输血问题有了高度警惕。另一方面,公众对自身生命质量关心呵护的诉求日渐增强,要求医院在挽救生命、提高输血疗效的同时,避免输血带来的不安全因素发生。其实,安全输血与政府部门的重视、血站系统的严格管理,以及医院内的合理输血、规范操作有直接关系。

    但在临床实践中还存在许多不科学、不合理的输血现象,比如输“人情血”、“保险血”。少数医生把输血作为给患者补充“营养”、增强体质的手段,还有一些临床医生受人之托,将输血作为特别优待治疗措施,给患者输“人情血”。滕本秀教授认为这都是不可取的,实际上输血并不能起到增强体质的作用,患者非但不能从输血中获得任何治疗效果,反而因为接受输血,冒了经输血感染病毒(肝炎和艾滋病等)的风险。因此,无论是患者还是医生,输“人情血”的现象都应该坚决杜绝,医院更不能以输血来提高经济效益。只有避免一切不必要的输血,才能减少患者因输血感染病毒的风险,而这一点仍然任重道远。
, 百拇医药
    合理 输需要的血液成分

    “临床医务人员中不科学、不合理输血中最多的是‘保险血’。”滕本秀教授称。所谓“保险血”是指医生估计患者不一定需要输血,或者输血指征不够,但考虑到病情千变万化,担心有的情况没有考虑周到,或者对相关输血适应证没有完全掌握,为保险起见,还是决定给患者输血。“保险血”看起来似乎是为患者着想,然而如若患者因此感染病毒,医院方面是要承担相关责任的。

    滕本秀教授介绍,为了确保血液安全,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了4大战略措施:所有地区建立良好的、受国家控制的、具有质量管理体系的输血服务机构;只从低危人群的志愿无偿献血者中采集血液;对所有捐献的血液进行输血传播疾病的筛查,并进行血型和相容性试验,血液成分制备需符合GMP规范;通过临床上血液的合理使用,减少不必要的输血,真正做到只给需要输血的患者输需要的血液成分。

    除了各家医院必须按照制定的战略措施实施以外,临床医生还需要提高自身医疗素养。“要真正做到科学、合理、安全输血,重要的一点是临床医生要充分理解、掌握相关本专科范围内的输血适应证,知道哪些情况下应该输血,输什么成分血,哪些情况下不需要输血。特别是从一般生理、病理原理推论输血应该有益。”滕本秀教授提到,科学、合理输血中另一个重要问题是输血量。和临床用药一样,达到有效用药剂量才能获得预期的药效,否则患者可能产生不良反应。同理,当给患者输血量不够时,患者不会获得预期的输血疗效,但却要冒经输血传播病毒和引起其他输血反应的风险,严重程度远远大于用药的不良反应。“目前有种方法,可以解决血液供应减少的问题,就是由之前的输入全血,改为输入血液中提取的成分血。根据‘缺少哪种成分补充哪种成分’的原则,给患者输注有关血液成分、血液制品或全血,这样可以尽最大可能地利用血液,避免浪费。”
, http://www.100md.com
    专家一再强调,临床必须科学合理输血,减少患者冒不必要的输血风险,从而从总体上提高血液的安全性。“临床科学、合理、安全输血应包括各级领导的重视、医务人员的输血观念转变与教育、科室的考核、输血的适应证掌握、输血治疗同意书的签署等,特别是合理输血、成分输血和自身输血尤为重要。”滕本秀教授说。 (文/吴刘佳 图/张妙婷)

    

    关于输血的10个事实

    输血可拯救生命和改善健康,但是许多需要输血的患者不能及时获得安全血液。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地区,随时都会有输血的需求。没有可用的血液会导致死亡,也会使许多患者受到疾病的折磨。
, 百拇医药
    1.输血可拯救生命并改善健康

    许多需要输血的患者不能及时获得安全血液。每个国家都需要确保血液供应充足并且没有可通过不安全输血传播的艾滋病毒、肝炎病毒及其他感染。

    2.输血用以支持多种治疗

    在高收入国家,输血最常用于支持心血管手术、移植手术、严重创伤辅助护理以及实性恶性肿瘤和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治疗。在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输血更多地用于处理同妊娠相关的并发症、伴有严重贫血的儿童期疟疾和与创伤相关的伤害。

    3.只有通过定期自愿无偿捐献才能保证安全血液的充足供应

    具有定期自愿无偿献血的稳定人群才能保证安全血液的充足和可靠供应。由于血源性感染的流行程度在自愿无偿献血者中最低,他们是最安全的献血人群。
, 百拇医药
    4.有60个国家的血液供应100%来自自愿无偿献血者

    2011年,有71个国家报告血液供应的90%以上来自自愿无偿献血者,其中60个国家100%来自自愿无偿献血者。而在73个国家中,只有不到50%的血液供应来自自愿无偿献血者,血液供应仍然依赖家属/替代献血者和有偿献血者。

    5.全球每年采集的献血约为1.07亿单位

    其中约50%是在占世界人口约85%的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捐献的。高收入国家平均献血率比低收入国家高9倍以上。

    6.血液中心收集到的血液在收入群体之间存有差异

    168个国家的大约1万个血站报告了献血情况,采血总次数为8300万次。每个血站平均每年采血次数在高收入国家为1.5万次,在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为3100次。
, http://www.100md.com
    7.高收入国家献血者多于其他国家

    在高收入国家,每1000人的献血率中位数为39.2。相比之下,中等收入国家为每1000人12.6,而低收入国家为4.0。

    8.应始终对捐献的血液进行筛查

    在输血前,应始终对捐献的血液筛查艾滋病毒、乙肝、丙肝和梅毒。然而,在25个国家中未对捐献的所有血液检测这些感染中的一种或多种。许多国家做出的检测并不具可靠性。

    9.一个单位的血液可使若干病人受益

    按不同成分分离血液,可使若干病人受益于单一单位的血液,并只为病人提供所需的血液部分。高收入国家对所收集的血液实施成分分离的比例约占97%,在中等收入国家为78%,而在低收入国家为40%。

    10.不必要的输血使患者暴露于不必要的风险

    在简便安全的替代治疗具有同等效用的情况下,通常仍然给予输血。而此类输血可能并无必要。不必要的输血使患者面临艾滋病毒和肝炎感染以及出现严重输血反应等风险。

    (世界卫生组织)

    ,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