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文化 > 中医趣考
编号:12486446
防微杜渐
http://www.100md.com 2014年6月23日 北京晚报
     杜昌宏

    防微杜渐,指在坏思想、坏事或错误刚冒头时,就加以防止、杜绝,不让其发展下去。语见晋·韦謏《启谏冉闵》:“清诛屏降胡,以单于之号以防微杜渐。”

    在医学上,在我国古代,中医就十分重视“防微杜渐”。主要体现在以预防为主的原则即“治未病”——其内涵多被解释为“无病先防,已病早治,既病防变”。并对“治未病”的含义作了高度概括:“……上工,刺其未生者也,其次,刺其未盛者也,其次,刺其已衰者也……故曰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此之谓也。”(《黄帝内经》)

    余以为,能否成为“上工,刺其未生者也”,那是对医生的医术高明与否的检验。而作为医生之外的普通人,从养生保健的角度上讲,如何从“防微”做起,以杜绝疾病的发生或发展,则是最重要的。所谓的“防微”,即在外象上对疾病无征象可察这个阶段要学会无病自调,使之达到“杜渐”即不生病,不用去看医生的目的。具体说来:
, http://www.100md.com
    其一、学会功能调节。所谓功能调节,首先要看一个人正气的量是否充足:落实到养生学上就是正气充足与否和气机协调与否。正气就是机体自身的精、气、血、津液等物质基础以及在此基础上所焕发出来的生命活力;就是人体正气能否焕发出来神采、神韵,也就是精、气、神。正如《素问·遗篇法论》所言:“正气内存,邪不可干”。倘若正气不足,精、气、神低下,任其下去,就会从“外象上对疾病无征象可察”的亚健康状态,逐渐或突然生病。这就需要采取不同的养生方法或手段去进行养正气、养机能和进行各种功能的自我调节,改善维护健康的能力,如自我愈合能力、自我防御能力、自我适应能力。以达到“五藏坚固,血脉和调,肌肉解利,皮肤致密,营卫之行,不失其常,呼吸微徐,气以度行,六腑化谷,律液布扬,各如其常,故能久长。”的目的(《灵枢·天年》)。

    其二、学会顺时调节。中医认为,“天人相应”是养生保健的最基本原则。违背了这一原则,就会生病。时有“春、夏、秋、冬”之变,养生就有“生、长、收、藏”的规律之顺。无病顺养的“顺”就是在顺应自然界变化规律的前提下去寻求生物体自身客观规律性,《灵枢·痈疽》“阴阳已张,因息乃行,行有经纪,周有道理,与天合同,不得休止。”值得强调的是,无病顺养的“顺”并非只是被动适应而需要主动调节,机体对自然的适应能力实际上就是人体与自然界的平衡能力。
, http://www.100md.com
    其三、学会习惯调节。为什么有些人易生病?长期养成的不良生活习惯是个重要原因。诸如:三餐无规律;经常不吃早餐;饮食过于追求精细;食之过饱;过食五味;起居无规律;或经常睡懒觉;或经常熬夜;常年不运动;经常赌博;经常酗酒;吸烟无度……殊不知,突发疾病甚至发展就是由于这些不良的生活习惯不断积累和作用而成的。人的整个生命过程是几十年如一日的相对漫长的过程,要达到健康而且有质量的生活目标,彻底斩断病源,必须持之以恒的、终生养成科学、良好的作息习惯、饮食习惯、运动习惯、卫生习惯、排泄习惯、娱乐习惯等,从而达到优化生命,健康长寿的目的。正如《素问·上古天真论》所言:“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神与形俱,而能尽终其天年。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此论述强调顺应自然生活规律、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等习惯对健康长寿的重要性。

    其四、学会情志调节。《灵枢·师传》指出:“治国与治家,未有逆而能治之也,夫惟顺而矣。顺者,非独阴阳脉论气之逆顺也,百姓人民皆欲顺其志也。”养生亦为同理:“志意和则精神专直,魂魄不散,悔怒不起,五脏不受邪矣”。能够通过养生达到未病先防和无病自调的关键问题在于人类的精神情志是可以调控的,一般来说,健康人也有异常的情绪表现,但不一定使人得病,无病自调要求既要对身体进行修炼,练就强健体魄,还要对情绪进行调控,达到心态平和,即所谓修身还要养性。要学会用适当的方法释放不良情绪,保持平衡的心理状态,从而保持人体机能的协调与稳定。正如《素问·上古天真论》所言:“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