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2489641
儒家伦理对中医医德的影响
http://www.100md.com 2014年7月4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4125期
     ?“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在中医药思想中,“仁”结合中医职业特点,不仅形成了“医乃仁术”、医乃“救人生命”技艺的观念,更形成了医者行医时必须恪守的“医德”。

    ?儒家非常重视人们道德的修养,这种理念深刻地影响了两千多年来医学伦理与医者德操品行的形成与发展,以至于形成了“为医先做人,做人先修德”的信条。

    ?在儒家重学、好学、乐学、勤学的学风熏陶下,中医医德中也形成了自己重学、好学、乐学、勤学的优良作风与传统,这在中医史上可谓比比皆是。

    ?在儒、释、道三家中,最大也是最根本的区别就是儒家的积极入世,他们为国为民尽职尽责、竭诚敬业。而“尽心尽责而活人,竭诚敬业而轻名利”也是历代大医职业道德的确切写照。

    “医乃仁术”,这是两千多年来对中医医德最集中,也是最深刻的概括。这一命题得到历代医家的认同,并付之于实践,典型地体现出以孔子仁学思想为基础的儒家学说对中医药伦理思想的深刻影响。在《黄帝内经》里中医伦理思想也非常丰富;可以说,在儒家学说影响下形成的中医药伦理思想,正是由《黄帝内经》中的医德论述所奠定基础的;并在医者们的实践中不断得到深化和丰富,最终形成完整的医德体系。笔者试从以下方面简而言之。

    仁者爱人博施济众

    “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仁者爱人”,在儒家看来绝不仅仅是指“爱”的行动,“仁”是做人的原则,更是一种人生的境界。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华夏大地真可谓“仁泽广被”。中医药思想中,“仁”结合中医职业特点,不仅形成了“医乃仁术”、医乃“救人生命”、“活人性命”的一门技艺,更形成了医者行医时必须恪守的“医德”。

    “人命关天”在中医中是最基本也是最朴素的观念。战国时期荀子说:“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荀子集解·王制》)《素问·宝命全形论》也明确提出:“天复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所以它要求医者“预救生灵”、“预济群生”、“与民为病,可得先除”。

    正基于此,中医在业医者那里成了“精光之道,大圣之业”(《素问·灵兰秘典论》)。被后世称为“医圣”的张仲景在其《伤寒论·序》中论说了自己对业医的认识:

    精究方术,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中以保身长全,以养其生。(《伤寒论译释》)

    正因为医术涉及救命活人,所以医家认为医者必须对“生命”具有高度的仁爱精神,这是一名医者必须具备的德性。诚如明代名医龚信在《明医箴》中有言曰:

    今之明医,心存仁义。……不计其功,不谋其利,不论贫富,施药一例。(《古今图书集成·艺术典·医部》)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14254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