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药保健 > 信息
编号:12490483
冬病夏治不只是贴膏(中医讲坛)
http://www.100md.com 2014年7月8日 生命时报
     关节炎针灸拔罐效果好 脏腑寒内服中药更见效

    今年7月18日,全民战高温的三伏天就要开始了。对咳喘、关节炎等老病号来说,也到了“冬病夏治”的时节。每年这个时候,到各大中医院贴“三伏贴”的病人络绎不绝,以至于人们把“冬病夏治”和“三伏贴”画了等号。对此,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呼吸科副主任医师周继朴告诉《生命时报》记者,冬病夏治绝不是贴个膏药那么简单,只有正确认识其内涵,才有可能取得理想的效果。

    周继朴介绍说,冬病夏治充分体现了中医理论“天人合一、因时制宜”及“未病先防”的原则。夏天阳气旺盛,在三伏天达到顶峰,趁此时治疗冬季加重的虚寒性疾病,如一些咳喘、关节炎、脾胃病等,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清代名医张璐用细辛、半夏等温阳、止咳、散风的中药,用姜汁调好,给咳喘病人贴敷在相应穴位上,能让他们到了冬天症状减轻甚至消失,由此开创了“三伏贴”的先河。其实,不只是三伏贴,只要依照上述原则,盛夏提前治疗虚寒性疾病,都属于冬病夏治的范畴。

    有的病人反映,自己坚持冬病夏治好几年了,为啥效果不好呢?周继朴分析,大致有四方面原因。首先,冬病夏治只针对虚寒性疾病,采取温阳、祛湿、散寒等方法,因此病人是否适合冬病夏治,一定要先辨证,看是否属虚寒,如果是热证,则南辕北辙,效果适得其反。呼吸病患者大部分属于虚寒型,多有流清涕、打喷嚏、咳白痰、怕冷等症状,适合冬病夏治,而那些咳黄痰、流黄涕、面红目赤、常口干口渴、天热加重的体热患者就不适合了。脾胃虚寒者经常肚子痛、遇冷腹泻、喜热食、怕冷风;肾虚寒的患者往往手脚凉、腰痛、双膝冷痛、小便清长,符合这些特点的方可选择冬病夏治。

    其次,近年来三伏贴知名度高,但冬病夏治不是只有这一招,还有针灸、拔罐、刮痧、中药内服等多种手段。周继朴介绍说,关节炎患者针灸、拔罐效果好;脏腑虚寒的患者,中药内服效果好,如可让肺虚寒的咳喘病人服小青龙汤、玉屏风散等,脾胃虚寒者可给予理中丸、附子理中丸等,肾虚寒者可给予金匮肾气丸等。

    再次,三伏贴除了要对证,贴敷的穴位要准确,最好请医务人员操作。咳喘病人一般选择天突、膻中、大椎、丰隆、肺俞穴;脾胃病患者选择中脘、脾俞、胃俞穴等;关节炎病人,重点选择疼痛点及肾俞、大椎等穴位。药饼贴完要注意防寒,不要吹空调,也不要出大汗;当天不要吃冷饮;药饼取下后可以洗澡,但不要搓。

    最后,对三伏贴不能迷信和神化。周继朴强调,中医外治是辅助治疗手段,不能把治病的希望寄托在这几个药饼上,放弃平时的治疗是绝对错误的。日常生活中,患者必须注意饮食、起居、情志的调整,特别要避免寒邪侵扰,天热时该出汗就出汗,不要贪凉。秋冬季节,更要加强防护。▲, http://www.100md.com(张 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