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文化 > 中药文化
编号:12485195
牵牛逐水 近出野老
http://www.100md.com 2014年7月15日 中国医药报
牵牛逐水 近出野老

     提起牵牛花,人们就会想到那颜色各异的小喇叭,白色、紫色、粉红色,漂亮极了。而喇叭花结的籽就是峻下逐水的名药——牵牛子。

    牵牛之名的由来,出自一个民间传说,据陶弘景注云:“此药始出田野人牵牛谢药,故以名之。”为什么要“牵牛谢药”?因为无知的牛吃草在先,乡村野老用药在后,是养牛人无意中发现了此药的逐水作用,但真正的“功臣”却是牛。《本草纲目》“牵牛子”条下有黑丑、草金铃、盆甑草、狗耳草诸名,李时珍释其名曰:“近人隐其名为黑丑,白者为白丑。盖以丑属牛也。金铃象子形,盆甑、狗耳象叶形。段成式《酉阳杂俎》云:‘盆甑草蔓如薯蓣,结实后断之,状如盆甑是矣。’”

    牵牛子为旋花科植物裂叶牵牛或圆叶牵牛的干燥成熟种子,我国南北各地均有,秋末至初冬果实成熟、果壳未开裂时采收,晒干生用或炒用,用时捣碎。表面灰黑色者称为黑丑,表面淡黄色者称为白丑,两者同等入药使用。

    李时珍早就认识到牵牛子有黑、白两种,但他主要是从野生与家种的角度来区分的:“牵牛有黑、白二种:黑者处处野生尤多。其蔓有白毛,断之有白汁。叶有三尖,如枫叶。花不作瓣,如旋花而大。其实有蒂裹之,生青枯白。其核与棠橡子核一样,但色深黑尔。白者人多种之。其蔓微红,无毛有柔刺,断之有浓汁。叶团有斜尖,并如山药茎叶。其花小于黑牵牛花,浅碧带红色。其实蒂长寸许,生青枯白。其核白色,稍粗。”按照李时珍的观点,野生者出黑丑,家种者产白丑。值得注意的是,李时珍还描述了一下叶子的形状:野生者“叶有三尖,如枫叶”,家种者“叶团有斜尖,并如山药茎叶”。前者与裂叶牵牛颇相吻合,后者则为圆叶牵牛无疑。

    牵牛子苦、寒,有毒,其性降泄,能通利二便以排泄水湿。其逐水之功虽较甘遂、大戟弱,但仍属峻下逐水之品,故临证以水湿停滞,正气未衰者为宜,不可滥施妄用,否则必伤人元气。

    从李时珍亲自诊疗的两个病例,不难看出他不但对其使用指征把握得很好,而且有着自己独特的精辟见解。例如在治愈一宗室夫人的痰阻便秘症后,李时珍分析道:“盖牵牛能走气分,通三焦。气顺则痰逐饮消,上下通快矣。”在治愈其外甥柳乔的湿热二便不通后,他接着总结说:“牵牛能达右肾命门,走精隧。”这些理论即便在今天看来仍不乏指导意义。

    牵牛子的致泻机理已被揭示,主要是其有效成分牵牛子苷,在肠内遇胆汁及肠液分解出牵牛子素,后者刺激肠道内壁,引起肠蠕动亢进,导致强烈的泻下。且黑丑、白丑泻下作用并无区别。, http://www.100md.com(黄 斌)


    参见:首页 > 中医药 > 中药专业 > 中草药汇编 > 中药大典 > 种子类 > 牵牛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