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100md首页 > 保健版 > 家庭健康 > 家庭教育
编号:12539400
父母少管点孩子易成功 父母思维决定孩子前途
http://www.100md.com 2014年7月15日 生命时报
     父母少管点,孩子易成功

    美国科罗拉多大学新研究

    近日,美国《心理学前沿》杂志刊登的一项新研究发现,有更多时间自由活动的孩子,其执行能力——包括计划安排、解决问题和自主决策的能力更强。

    新研究中,美国科罗拉多大学心理学与神经科学教授宗像裕子及同事对70名6岁儿童进行了研究。要求参试儿童的父母记录孩子一周内的各种活动情况。根据时间安排情况将儿童的各种活动分为“计划性活动”(培训课、体育和家务活等)和“非计划性活动”(自由玩耍或自由阅读等)。为测试孩子的自主行动能力,研究人员要求参试儿童在1分钟内尽可能多地说出动物名称。结果发现花费更多时间在“非计划性活动”上的孩子会将特定的动物归类,比如先列出动物园动物,再列出海洋动物、农场动物等,所说出的动物也更多,表现出了更高水平的执行能力。

    宗像裕子教授分析指出,儿童期计划时间更少些,有助于促进孩子执行能力的培养,成功几率会更大。▲
, 百拇医药
    (陈 希)

    儿时父母尽职,长大婚姻幸福

    英国国家社会研究中心最新发现

    据英国《每日邮报》10月18日报道,由英国国家社会研究中心联合多家机构完成一项研究显示,儿时跟父母在一起的时间多,并且得到较好养育的孩子,成年后其婚姻更加幸福,离婚率更低。

    研究者对5000对已婚夫妻进行了调查,请他们填写了调查问卷,包括他们父母的关系,儿时与父母共处的时间、经常与父母一起做哪些事情等,结果发现,如果父母经常亲吻对方、有共同的兴趣爱好,经常表扬孩子,做父母比较尽职尽责,那么孩子长大后就会对婚姻充满渴望,希望结婚生子,婚姻也更加幸福。研究者指出,这一结果首次表明婚姻关系与父母的教养方式密切相关,英国国家社会研究中心的斯维特拉娜·斯佩特博士说:“那些经常考虑离婚、让对方心烦易怒、频繁争吵和后悔结婚的父母更有可能朝着孩子叫嚷,让孩子对婚姻有负面认识。”
, http://www.100md.com
    此外,该调查还显示,男性比女性对婚姻状况更持有乐观态度。有69%的受访男性表示他们的婚姻生活非常幸福,女性的这一比例为65%。▲

    (臧恒佳)

    父母太严厉孩子易网瘾

    希腊新研究认为

    孩子的网瘾与父母的教育方式有着莫大的关系。据路透社1月16日报道,希腊克里特教育技术学院社会工作系人际关系与心理治疗专家进行的一项新研究发现,如果父母对孩子要求严格且缺乏关爱,会让孩子对网络产生更大的依恋。

    研究人员从技术学校中选取了700多名年龄在20岁左右的年轻人,要求他们在课堂时间填写了一份调查问卷,回答了关于他们所出现的孤独、悲伤和焦虑等心理问题,以及对互联网的使用状况。此外,这些年轻人还回答了在生命中头16年里父母对他们的养育方式。结果显示,父亲对自己的控制支配权很强和缺乏感情的孩子,长大后与其他人相处时会存在困难,也更有可能沉溺于网络;母亲对其关心不够的孩子,长大后更为悲观,这也导致了他们在虚拟世界中寻找更多的安慰。
, http://www.100md.com
    研究者认为,这是因为,严厉的管教和苛求会让孩子觉得父母对他们没有感情,导致孩子出现悲伤情绪或在结交朋友方面遇到困难,这些特征增加了他们对互联网的依赖。反之,能够给孩子带来温暖和爱意的抚养方式,能降低孩子沉溺网络的风险。▲

    (王 萌)

    父母总喊疼,孩子敏感

    美国心理学家研究发现

    据英国“路透社”2014年1月7日报道,美国俄勒冈健康与科学大学的心理学家发现,如果父母患有腰腿痛、牙痛、胃痛等慢性疼痛,并总是时不时喊疼,那他们的孩子就容易变得敏感。
, 百拇医药
    科学家召集了178名青少年,通过问卷方式调查他们及其父母是否存在疼痛问题、疼痛对生活的影响、双方应对疼痛的心态。结果发现,如果父母总是不经意地唠叨“我今天疼得厉害”、“疼得我心烦”等,那么孩子就会很敏感。科学家解释说,父母的日常言行对孩子的心理影响非常大。因此,建议患慢性疼痛的成年人应寻求医生和心理咨询师的帮助,而不要在家散布负能量,以免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

    (陈 博)

    父母太紧张,孩子易肥胖

    加拿大最新研究发现

    英国《每日邮报》12月8日报道,美国《小儿肥胖症》杂志刊登加拿大一项新研究发现,太紧张的父母更可能养出小胖墩。
, 百拇医药
    加拿大圣迈克尔医院的凯坦·山卡达斯博士对儿童健康研究项目得出的调查数据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父母越紧张,孩子就越可能更饥饿、食欲大增及爱久坐不动等。紧张的父母更可能购买现成食物或垃圾食品,而不是自己动手给孩子做健康的饭菜。

    山卡达斯博士说,儿童肥胖问题不容忽视,如果不及早控制,必定会影响成年期健康。儿童期是培养如何应对压力情绪、培养健康饮食习惯及运动习惯的关键期。儿童期很容易发生某些日后难以弥补的损伤。▲

    (陈宗伦)

    孩子胖,父母要挨罚

    孩子胖,父母要挨罚
, 百拇医药
    据阿根廷“Infobae”网2月12日报道,波多黎各议员吉尔伯托向参议院提交了一份关于向本国肥胖儿童父母处以罚款的提案,引发了该国各界的强烈反响。

    这项提案建议家长改善肥胖儿童的饮食结构并安排合理的体育锻炼,帮助他们瘦身。若孩子在半年内没有减肥,父母将会被罚款800美元(约合人民币4800元)。目前,提案得到了很多人的支持,议员何塞说:“肥胖儿童患各种疾病的风险很高,此举向这些儿童的父母提出警告。”提案也遭到了不少专家的批评。波多黎各美洲儿科研究院的负责人里卡多认为,引起儿童肥胖的原因有很多,饮食和生活习惯只是一部分。据悉,波多黎各政府将于近期讨论该提案。▲

    (刘 航)
, http://www.100md.com
    父母思维决定孩子前途

    

    

    积极、自信、敢担当 vs. 消极、自卑、爱逃避

    父母的思维不仅决定着自己的心态与命运,还会影响孩子的前途。在原生家庭(指个体出生与成长的家庭)中,孩子所继承的最重要的财富就是思维方式:家人的思维方式会通过心理暗示“遗传”给孩子。父母不同的思维方式对孩子的影响也大不相同。

    积极父母vs消极父母

    对家庭,有人抱着“凑合过”的心态,有人则想着“好好经营我的家”;对孩子,有人觉得“学习不好将来没出息”,有人却说“一切都会好起来”。前者是消极的思维方式,后者是积极乐观的信念,两者传达给孩子的信念和行为方式截然不同。许多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不知不觉地效仿父母消极的思维方式——这就是心理暗示的力量。积极的心理暗示可以调动人的内在潜能,对情绪和生理状态产生好的影响;而消极的心理暗示对人的情绪、智力和生理状态都会产生不良影响。所以,父母动辄怨天尤人,凡事总往坏处想,会“偷走”孩子积极的心态。
, http://www.100md.com
    自信父母vs自卑父母

    家长常会担心,自己经济条件不好、社会地位不高会让孩子没有自信。其实,孩子观察世界的眼光和价值观与成人不同,他们并不在乎自己家穷不穷、有没有地位。相反,父母心虚、不自信、觉得丢脸,才真正会打击孩子的自信。所以不论如何,家长首先要挺起腰杆。其次,让孩子从小就懂得,父母要付出更大的努力才能实现自己的愿望,教他懂得珍惜,了解父母的爱。同时,父母要明白,让孩子拥有丰富的情感,内心才会更富足。这才是自信的来源。

    敢于担当vs推卸责任

    对待家庭纠纷,有些父母总会下意识地推卸责任,有人则会从自身找原因;对待调皮的孩子,有人觉得“没救了”,有人却说“没有教育不好的孩子,只有不会教育的父母”。这两种思维方式对孩子为人处世影响很大。3~6岁被称为“潮湿的水泥”期,是孩子性格塑造的重要阶段。其中,5岁左右的孩子属于半被动、半理解的责任阶段,开始明白“担当自己的责任”,但没有真正地理解什么是责任以及责任的寓意等。假如这个时期家长教育不当,孩子长大后就可能喜欢推卸责任,影响社交。父母是孩子道德的导师,一定要谨言慎行,生活中敢于担当、善于自省,而不是把所有错误推到伴侣、父母、孩子、邻居等人身上,给孩子当个好榜样。▲ (河南省精神卫生中心主任医师 张玉娟)
, http://www.100md.com
    宝宝智力,父母说了算(培养下一代)

    

    “这孩子太笨,我说话有时都听不明白”,“一首唐诗半个月都背不下来”……家长们的这些言语表明,他们在生活和学习的每个细节中都在捕捉着孩子的智力发展,并为孩子不如其想象中那样聪明而苦恼。事实上,体现孩子智力的方向与类型有很多,望子成龙的您是否关注到了呢?

    动作型智力

    案例一:聪聪的妈妈一直为女儿嘴拙而苦恼不已,直到有一天,她惊讶地发现女儿的小床上放着一个纸飞机和一堆小星星,她惊讶地询问后得知,竟然是女儿自己折的。由于自己和幼儿园老师都没教过,聪聪的妈妈对女儿的这一“特长”吃惊不已。

, 百拇医药     其实,很多孩子在语言上没有天分,却是动作型智力儿童。他们对世界的认识很多时候是通过亲身感受获得的,并通过动手活动,进行表征和再现。比如,对物体质地的感知、对音乐感受的律动表演等。一旦您的孩子有此智力表现,不要犹豫,继续注意培养孩子这方面的爱好吧。研究表明,折纸、搭积木等动作,可锻炼孩子手的灵活性、精确性及手眼协调能力,还能培养幼儿的目测、空间知觉等思维能力和记忆力、想象力。由于任何动作都不是单一的,像折纸是一项细致有序的工作,要求幼儿必须按步骤完成,需要孩子拿出足够的耐心才能完成。拥有动作型智力的孩子,会比同龄人更有韧性和耐心。

    社会型智力

    案例二:5岁的洋洋在小区里看到一条独自玩耍的小狗,立刻说:“妈妈,他好像跟主人走失了。”妈妈问:“你怎么知道?”洋洋说:“它一定是淘气,和主人走散了。”在这个过程中,洋洋表现得像个小侦探,在他身上,体现了一部分幼儿所具备的社会型智力。

    如果您的孩子具备一定的社会型智力,不要埋没他,继续创造机会让他提高吧。比如,在睡前讲故事时,注意向孩子提问,或让孩子自己设计故事的情节和发展方向,并指出其中的逻辑性,引导孩子的逻辑思维。在户外时,注意培养孩子的观察发现能力,在单一事物认知基础上,教孩子不同事物之间的差异,使其社会型智力不断提高。
, http://www.100md.com
    语言型智力

    案例三:4岁的兰兰属于特别能说的孩子。“你真能说,但没有实践不行呀!”妈妈对兰兰说。“实践,什么叫实践?”兰兰不明白。“实践就是实际行动。”妈妈说。“我明白啦!收拾玩具,打扫卫生……”兰兰马上说道。

    兰兰就是大多数家长所期待的“聪明孩子”,反应快,并能用语言巧妙、适时地表达出来。遗憾的是,很多家长对孩子的语言型智力没有正确认识,停留于“能说会道”的误区。语言智力包括四个方面:一是口头运用,即说服别的个体,而使之从事某项行为的能力;二是记忆潜能,帮助记忆信息;三是解释功能,用口头或书面语言描述、解释;四是解释自己活动的功能。

    想要使孩子的语言型智力全面发展,可从两方面入手:1.保持幼儿对语言的好奇。语言智力高的幼儿,表现出对话音、节奏、语调反应灵敏,说话清晰有条理。家长要对这些语言智力品质给予关注和引导。2.用形象的语言启迪。教育孩子时,尽量让孩子用完整的语句表达意思,以便较早地开发孩子对语言的感知力和接受力。▲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蔡雁)
, 百拇医药
    父母酗酒,孩子关节差

    加拿大科学家认为

    众所周知,父母酗酒会引发孩子出现一连串的情感问题,身体发育和学习能力方面也会出现障碍。加拿大的一项新研究发现,父母酗酒,孩子的关节也会受影响。

    据美国合众国际社3月26日报道,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家庭与社区医学系的研究者发现,如果孩子的父母依赖酒精,那么这些孩子成年后更容易患上关节炎。即使在控制了健康行为、收入、教育、童年时期的虐待史、情绪和焦虑障碍等因素之后,这种关系依然存在。

    研究人员选取了 1.3万多名成年人,其中有超过20%的人被诊断患有关节炎,有超过14%的人的父母中至少一方有酗酒行为。在调整了其他一些干扰因素(如年龄、性别和种族等)后,结果显示,父母酗酒,孩子成年后患上关节炎的可能性会高出58%。研究者推测,不酗酒的父母生活方式更健康,从而使孩子养成更好的生活习惯。此外,饮酒少的父母,生出的孩子也更健康,免疫力较强,因而降低了他们罹患关节炎这种慢性病的风险。▲
, 百拇医药
    (王 萌)

    父母吵架,孩子大脑发育差

    英国最新研究发现

    据美国《医药日报》2月23日报道,英国一项新研究发现,父母总当着孩子的面吵架,会影响孩子大脑发育,可能导致孩子成年后更容易罹患心理疾病。

    英国东安格利亚大学心理学家尼古拉斯·瓦尔什博士及其同事,对58名17~19岁志愿参试者的大脑活动情况进行了研究。研究人员让参试者的父母回忆孩子从出生至11岁期间所经历的家庭问题,如父母争吵、言语或身体暴力及家庭成员间感情淡漠或缺乏沟通等。研究人员据此将这些家庭分为“好家庭”(家庭问题较少)和“坏家庭”(家庭问题较多)。结果发现,11岁前经历过轻度至中度家庭问题的孩子,其小脑部分相对较小。科学家表示,小脑与学习、压力调节及感觉运动控制关系密切。儿童小脑较小可能会导致成年后患精神疾病的几率大大增加。
, http://www.100md.com
    瓦尔什博士指出,家庭暴力等问题对孩子身心发育的影响已引起足够重视,而新研究发现,发生于家庭成员之间的交流不畅、争吵斗嘴、缺少关爱、情感淡漠和关系紧张等,也会对儿童大脑关键的早期发育产生负面影响。▲

    (陈希)

    父母多用娃娃音宝宝语言能力好

    美国最新研究发现

    很多父母爱用“娃娃音”(即故意抬高音调或拉长元音等说话方式)与宝宝交流。美国《医药日报》2014年1月7日报道,《发展科学》杂志刊登美国华盛顿大学和康涅狄格大学共同完成的一项研究发现,父母跟宝宝说娃娃音有助于提高宝宝的词汇量及整体语言的发展。
, 百拇医药
    新研究中,科学家对父母与宝宝语言交流的数千个30秒视频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听到更多娃娃音的宝宝了解的词汇更多。父母一对一娃娃音交流最多的2岁宝宝的词汇量平均达到433个,而正常说话腔调交流的宝宝词汇量仅为169个。

    研究负责人库尔博士表示,研究结果表明,父母与宝宝一对一的娃娃音交流尤其重要。娃娃音具有特定的节奏,有助于宝宝识别,更容易吸引他们的注意力。父母在用娃娃音交流的过程中,还会伴有目光接触和更夸张的面部表情、有节奏的身体活动及手势等。父母吐词更准确,不断重复强调,以便宝宝能够领会此句的简单意思。▲

    (陈 希)

    父母“唠叨”要讲技巧
, 百拇医药
    

    批评表扬“二八开”,控制情绪利沟通

    天下的父母,特别是母亲往往避免不了一件事:唠叨。“记得多喝水”,“热了就脱衣服,冷了别忘记穿上”,这是呵护型唠叨;“该做作业了。”“太晚了,快上床睡觉去”,这是命令型唠叨;“又做错了,怎么这么粗心?”“见人就是不叫,还是这么没礼貌”,这是批评型唠叨;“你看你,考这么差,长大扫马路算了!”“扫个地都扫不干净,真是太笨了”,这是发泄型唠叨。

    没有孩子愿意听父母的唠叨。在他们很小的时候,由于知识面有限,可能将爸爸妈妈的唠叨看作是一种爱护,一种温暖。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开始反感这种唠叨。经过多年对几千个样本的大调查发现,孩子3岁时,特别爱听妈妈的话。而随着孩子越来越大,“妈妈的话”渐渐不再受欢迎。与此同时,父亲的影响力在提高。在家庭中,母亲一般无微不至、细心体贴,而父亲的话语一般比较简洁,要求十分明确,孩子更乐于接受。
, 百拇医药
    父母如何告别唠叨,使孩子更愿意接受自己的建议和提醒?在此给大家支几招:

    1.教育“二八开”。家长对孩子所说的话,10句当中,2句是分析、评价和批评,8句应是激励和鼓励,学会把“食指”改成“大拇指”,传递正能量为主,渐进式培养好习惯,提高孩子接受父母言语信息的主动性,建立有效亲子沟通模式。

    2.有理有据。父母与孩子的交流中,鼓励、表扬的时候应实事求是,有理有据。不能是情绪主导,随意指责,发泄一通。家长不妨先控制好自己的语言和行为,再与孩子沟通。

    3.了解孩子。要了解孩子的情绪状况。孩子也是人,也有高兴和烦恼的时候。当他高兴的时候,他容易接受你的“大道理”,不高兴的时候,哪怕你说得再有理,也听不进去,因此跟孩子说话,要充分了解他的情绪状况,等他平静下来,择其“善”而说之。另外,也要给孩子申辩的机会,知道孩子真实的想法。尊重他,他才能理解互相尊重的可贵,才能开始体谅你的苦心,这比什么说教都重要。▲ (北京教科院研究员、中国家庭教育讲学团专家 王宝祥教授)
, http://www.100md.com
    好父母从不说这五句话

    好父母从不说这五句话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心理健康促进中心签约心理咨询师 郑 莉

    编者的话:男孩女孩生来就不一样,父母的教育也有所区别。女孩似乎总被要求文静、听话,男孩太爱哭、成绩不好也总是成为父母眼中的问题……时间久了,次数多了,父母就可能说话过火。在心理专家眼中,父母在教育儿女时,有5句最忌讳的话。

    女孩篇

    女生要有个女生的样儿。3岁的蓓蓓跟几个小男孩做游戏,玩得满头大汗。妈妈看见就说:“女生要有女生的样子,别跟个野小子似的!”一般来说,3岁左右的孩子即可识别自己的性别,并自然而然地遵从内在的性角色要求,表现出行为上的性别差异。此后,女孩变得文静,爱玩过家家;男孩变得活泼,爱玩刀枪棍棒。经常被父母从性别上加以否定,孩子会感到困惑,并因自己没能符合家长的期待而难过,这对于敏感的女孩尤为严重。
, 百拇医药
    怎么又把自己弄得脏兮兮的?小妍在外面玩得浑身是泥巴,爸爸很不高兴地说:“姑娘家家的,别把自己弄得脏兮兮的。”女孩从小就被教育要爱干净、说话和声细语等,加上天性敏感,如果经常被爸妈批评“脏兮兮”、“不讲卫生”等,女孩可能会感到羞耻,自尊心受到伤害。事实上,女孩完全可以跟男孩一样,尽情尝试喜欢的东西。别因为怕孩子弄脏就限制她玩沙、挖土、踩泥巴,没人规定女孩就一定得优雅、文静。

    别那么没礼貌。“看到叔叔阿姨要问好,怎么这么没礼貌!”这句话男孩听了可能不放在心上,但女孩总被说“没礼貌”,可能会使小小心灵蒙上阴影。事实上,可能是孩子没做好准备,可能是不认识眼前的阿姨叔叔,家长也要换位思考。另外,大人在和孩子打招呼时不妨蹲下来,让她感觉更有亲近感,也更乐于打招呼。

    你怎么可能做得到。“你是女孩,怎么能做得到,让爸爸来。”女孩更容易受到妈妈爸爸的宠爱和过度保护。但如果从小就灌输这种限制性思维模式,让她们觉得自己不如男性,很多事情做不了,今后就很难独立,甚至在婚姻中可能依附于男方。养女孩,同样要用鼓励取代限制,在合理安全的范围下让她勇敢地尝试。
, 百拇医药
    什么都别说,微笑就好。女孩常被教育要矜持,要笑脸迎人,即使不开心或者想要什么,也必须压抑在心里。事实上,长期压抑不利于孩子表达能力的培养,还可能让孩子心理变得扭曲。父母要教女孩学会正确表达情绪而非隐藏情绪,开心的时候就要笑,生气时就要说出来,自然大方的女孩最受欢迎。▲

    男孩篇

    不许哭,别跟小姑娘似的。生活中常有这样的画面:家长责令男孩不许哭,孩子反而哭得更厉害。家长总是喜欢用“男儿有泪不轻弹”来阻止男孩哭泣。一方面,如果连哭都受到呵斥,孩子就会慢慢压抑自己的真实感情,将来可能影响情绪的自然表达。另一方面,经常给男孩“像小姑娘”这样的心理暗示,反而会强化他们心中的性别认同,孩子今后会变得更爱哭,甚至出现性别认同障碍。

    再不好好学习,以后扫大街去。男孩的发育比女孩稍慢,中小学里,女孩成绩普遍好于男生,再加上男孩生性好动、淘气,就常被家长认为学习不认真。家长要仔细观察、询问,帮孩子分析成绩上不去的原因。如果总被灌输“自己学习差”的意识,久而久之就可能“破罐破摔”,以后真的变得很差。
, 百拇医药
    真后悔生了你。在面对淘气、爱闯祸的男孩时,这是家长经常脱口而出的一句话。连自己的出生,都被父母否定了,孩子的人格会受到极大的伤害,为他们今后形成焦虑、抑郁等心理障碍埋下伏笔。

    怎么这都干不了。很多大人觉得理所应当或非常简单的事情,对孩子来说未必如此。经常这样否定男孩,会引起他们的恐慌、羞耻感。还有些家长秉持完美主义,可能会让孩子形成强迫型人格障碍。孩子没有做好某件事时,家长应耐心鼓励、帮忙找方法,让孩子再次尝试。

    你就不能学学某某。“别人家的孩子”经常被家长们作为榜样,教育自家孩子。对于自尊心强、有竞争意识的男孩来说,总被见都没见过的同龄人比下去,相当没面子。家长并非不能把孩子和别人比较,但要帮孩子仔细分析,别人好在哪里,自己的孩子有哪些优势和劣势,怎么进步,而不应只把这句话当作口头语。▲

    正确的亲子沟通方法叫“非暴力沟通”,有四个步骤。首先陈述事实,比如“你的衣服上都是泥。”然后陈述自己的感受:“这样妈妈会觉得很烦恼。”其后是产生这种感受的理由:“因为我要洗很多衣服了。”最后提出自己的期望:“你以后可不可以不要趴在地上玩?”通过这四个步骤,可以既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要求,又不会伤害到孩子的自尊心。 (王宁)
, 百拇医药
    父母坏习惯会传给孩子(培养下一代)

    

    过分注重外表、总爱批评抱怨、经常争吵攀比等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要让孩子生理和心理都健康,父母以身作则最关键。美国“网络医学博士网”近日载文,刊出家长应该避免的8个坏习惯。

    坏习惯1:爱批评抱怨。母亲如果经常抱怨自己的身材,给孩子特别是女儿传达的信息是“自尊来自牛仔裤是否合身或体重有多轻。”这可能会使孩子讨厌镜子里的自己,自尊下降,对自己身材不满。这些都很容易导致青少年反复节食减肥、暴饮暴食或者厌食症等严重问题。

    坏习惯2:用食物安抚情绪。家长在伤心或失望时用食物安慰自己,也会给孩子发出错误信号——食物可以解决很多问题。正确的做法是,通过与朋友交谈或者散步等更好的方式改善和提升情绪。
, 百拇医药
    坏习惯3:过多使用手机和电脑。研究发现,在屏幕前的时间太长会影响儿童睡眠问题,导致学习成绩下降及体重增加等多种问题。而与家人共餐的孩子肥胖几率更低。然而,有些家长一边告诉孩子不要在吃饭时发短信,一边自己却在使用智能手机。言教不如身教,应制订手机电脑家庭使用规则,所有家庭成员必须严格遵守。

    坏习惯4:过分注重外表和物质。家长太注重外表和物质需求,很容易给孩子造成不良影响。家长应设法培养孩子更多的健康习惯,比如散步、打球等,让孩子明白,身强体壮比穿着打扮更重要。家长赞美孩子漂亮的同时还应表扬他们聪明和善良。

    坏习惯5:借酒浇愁。工作一天不顺心,回家就想喝一杯。这给孩子传达的信息是,酒是缓解压力和找到好感觉的极佳方式。家长应该寻找更积极的解压方式,比如锻炼身体、冥想打坐、与家人聊天等。

    坏习惯6:总爱攀比。有些家长凡事总爱与人攀比,动辄就教育孩子“邻居家小孩如何”“你某某同学如何”等。此类攀比往往会适得其反,不但起不到鼓励和鞭策作用,反而容易导致孩子产生逆反心理。正确的做法是,当孩子有良好表现时,及时表扬。

    坏习惯7:爱争吵。如果夫妻间总爱争吵,孩子学到的是“争吵是解决问题必要途径”。父母吵架不但难以解决问题,还会给孩子带来负面压力。研究发现,这种压力还会增加儿童发胖风险。

    坏习惯8:对别人说三道四。很多家长爱对别人的长相或行为说三道四。这其实是缺乏自信的一大表现。久而久之,孩子也会学习这种行为。▲ (陈 希),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