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输血心脏外科中心”的成立 无输血是理念更是文化
无输血,是理念更是文化
做心脏手术不输或少输异体血,这在几年前还不能被心脏手术医生们所接受。但就在今年6月,阜外心血管病医院(以下简称阜外医院)“无输血心脏外科中心”的成立,却把这种节血技术应用到实践,他们倡导节血理念:手术可以不输血或少输血。珍惜每一滴血液,让更多需要的人获得救助。
提高医疗质量的关键
“输血(异体输血)本身就相当于一次异体细胞移植,除增加血源传播性疾病和输血相关不良反应的风险,还会增加心脏手术患者感染发生率、并发症和死亡率,降低长期生存率。”阜外医院输血科主任纪宏文向记者介绍异体输血的隐患时说。
特别是近几年常发生血液资源短缺,迫切要求医疗机构寻找节流措施。但此项工作却不只是由输血科一个科室单枪匹马能够完成。
, 百拇医药
“要大幅度降低用血率,则涉及医务处、输血科、外科、麻醉科、体外循环科和术后恢复室、心内科等多个科室。”纪宏文说,阜外医院目前已有详细的无输血操作规程,未来将把它完善成一个指南,以便向全国推广。
过去的5年,阜外医院手术量增加58%,但是输血量、血库存分别降低60%、70%,由于心脏手术排在手术用血量第一位,在合理用血的同时提高医疗质量是该中心成立的根本目的。
纪宏文还补充,节血一定是在保证患者生命安全的前提下进行的。“如果患者的血色素下降到一定指标,我们也是要进行异体输血的,节血技术的运用也有硬性的数据范围。”
而为了少输异体血,医生尽量从源头减少输血的可能。“手术开始就让流出的自体血血色素保持在7克以上,血红蛋白也不要低于90克,如此在回收时便不用增加异体血。”阜外医院体外循环中心副主任吉冰洋介绍道。
增加自体血的利用率,得益于体外循环系统的改良,“缩短体外循环管道和改良超滤技术,避免血液过度稀释是体外循环科作出的技术改进。”吉冰洋说道。
, 百拇医药
须多学科共同配合
目前,我国成人心脏手术平均输血率约为70%,部分医院心脏手术输血率达到100%。即使在医疗技术发达的美国,成人心脏外科手术平均输血率也在45%~50%。
而阜外医院成人外科心脏手术中低水平的输血率以及平均用血量均处于国际领先水平。目前成人心血管手术患者异体血输注率已经降至26.7%,血浆输注率为18.2%。也就是说,到阜外医院做心脏手术,超过7成的成人患者整个住院期间不需要输异体血,超过8成患者不需要输血浆,每年6000多例成人外科手术患者近5000例实现“无血”手术。
对于普通患者最关心的费用问题,吉冰洋则解释说,阜外医院单项费用排名都是偏后的,比如心脏搭桥比北京市平均价格低2万元。通过无输血技术,医院患者的平均手术费用下降了20%,其并发症的出现也随之降低。
, http://www.100md.com 多学科血液管理的格局能够成为阜外医院节血工作的突出特点,来源于血液管理团队的各负其责与相互配合:外科医师加强止血技术和责任心、尽最大努力减少术中和术后失血,麻醉医师加强围术期血液保护,体外循环医师要采取血液保护措施,术后ICU医师承担血液保护职责,医务处和输血科具体负责管理临床科学、合理用血和输血数据统计工作。
“无输血在阜外医院已经从理念形成为一种文化,大家会在行动中不自觉地遵守。”纪宏文表示。 (贡晓丽)
开创我国无血手术未来
■ 邓硕曾
, http://www.100md.com
早在1994年,阜外医院就梦想开展“无血手术”(bloodless surgery)并为之奋斗,历经了几代人20年的努力,梦想终于变成现实。
阜外医院无血手术奋斗的20年,与全国无血手术的历史是同步的。
1994年至2004年为前十年,我们提出血液保护比国外晚4年,当时同种输血传播乙肝、丙肝和艾滋病的情况相当严重,有的心脏手术做好了却要住进传染病院。严峻的输血后果,令阜外麻醉科率先在全国提出血液保护,并与心肌保护、肺保护、脑保护和肾保护并列为五大保护。
我们逐渐意识到,血液是一种特殊的“药品”,而不是“补品”,不应当随意输血,反对输“人情血、保险血”,防止输血传播性疾病。
1998年10月全国人大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结束了十亿人口有偿献血的历史,有力打击“血头”“血霸”。之后,2000年原卫生部公布《临床输血技术规范》作为献血法的配套文件,大力提倡成分输血、自体输血和科学用血。
, 百拇医药
10年来,医护人员的输血观念逐渐转变,输血风险意识得以提升,输血指征得以规范。
但公众输血观念的转变步伐却缓慢,外科医生对血液保护的参与度不高,因为血源未见短缺,随意输血的现象并未得到控制。
2005年至2014年为后10年,我们经历了血液季节性、地区性短缺的风浪,血液紧张走向常态化,尤其是大中城市的医院,迫使外科医生因无血而暂停手术,此种情况促使大家开始重视血液保护,开源节流,全国上下从血液保护走向血液管理。各大医院纷纷购买血液回收机,开展自体输血。
而阜外医院无输血心脏外科中心的成立,在笔者看来,至少为全国建立无血中心提供了两条重要经验。
其一,强化医院的血液管理,是建立医院输血文化的重要标志。它要求全院树立新的输血观,既要手术做好,又要输血少,进一步降低死亡率和并发症率。医院输血文化的核心是:不输少输是上策。
, http://www.100md.com
其二,为了实现医院的输血文化,必须发挥各科室专业的技术革新,如外科的微创手术、杂交手术和机器人手术,麻醉科的精确麻醉和控制性降压,体外循环科的管道和氧合器小型化,提高自体血的回收回输,输血科的统计工作和出凝血监测,为临床治疗提供信息。
最终实现走创新之路,结血液保护之果。
(作者单位: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麻醉科)
, http://www.100md.com
做心脏手术不输或少输异体血,这在几年前还不能被心脏手术医生们所接受。但就在今年6月,阜外心血管病医院(以下简称阜外医院)“无输血心脏外科中心”的成立,却把这种节血技术应用到实践,他们倡导节血理念:手术可以不输血或少输血。珍惜每一滴血液,让更多需要的人获得救助。
提高医疗质量的关键
“输血(异体输血)本身就相当于一次异体细胞移植,除增加血源传播性疾病和输血相关不良反应的风险,还会增加心脏手术患者感染发生率、并发症和死亡率,降低长期生存率。”阜外医院输血科主任纪宏文向记者介绍异体输血的隐患时说。
特别是近几年常发生血液资源短缺,迫切要求医疗机构寻找节流措施。但此项工作却不只是由输血科一个科室单枪匹马能够完成。
, 百拇医药
“要大幅度降低用血率,则涉及医务处、输血科、外科、麻醉科、体外循环科和术后恢复室、心内科等多个科室。”纪宏文说,阜外医院目前已有详细的无输血操作规程,未来将把它完善成一个指南,以便向全国推广。
过去的5年,阜外医院手术量增加58%,但是输血量、血库存分别降低60%、70%,由于心脏手术排在手术用血量第一位,在合理用血的同时提高医疗质量是该中心成立的根本目的。
纪宏文还补充,节血一定是在保证患者生命安全的前提下进行的。“如果患者的血色素下降到一定指标,我们也是要进行异体输血的,节血技术的运用也有硬性的数据范围。”
而为了少输异体血,医生尽量从源头减少输血的可能。“手术开始就让流出的自体血血色素保持在7克以上,血红蛋白也不要低于90克,如此在回收时便不用增加异体血。”阜外医院体外循环中心副主任吉冰洋介绍道。
增加自体血的利用率,得益于体外循环系统的改良,“缩短体外循环管道和改良超滤技术,避免血液过度稀释是体外循环科作出的技术改进。”吉冰洋说道。
, 百拇医药
须多学科共同配合
目前,我国成人心脏手术平均输血率约为70%,部分医院心脏手术输血率达到100%。即使在医疗技术发达的美国,成人心脏外科手术平均输血率也在45%~50%。
而阜外医院成人外科心脏手术中低水平的输血率以及平均用血量均处于国际领先水平。目前成人心血管手术患者异体血输注率已经降至26.7%,血浆输注率为18.2%。也就是说,到阜外医院做心脏手术,超过7成的成人患者整个住院期间不需要输异体血,超过8成患者不需要输血浆,每年6000多例成人外科手术患者近5000例实现“无血”手术。
对于普通患者最关心的费用问题,吉冰洋则解释说,阜外医院单项费用排名都是偏后的,比如心脏搭桥比北京市平均价格低2万元。通过无输血技术,医院患者的平均手术费用下降了20%,其并发症的出现也随之降低。
, http://www.100md.com 多学科血液管理的格局能够成为阜外医院节血工作的突出特点,来源于血液管理团队的各负其责与相互配合:外科医师加强止血技术和责任心、尽最大努力减少术中和术后失血,麻醉医师加强围术期血液保护,体外循环医师要采取血液保护措施,术后ICU医师承担血液保护职责,医务处和输血科具体负责管理临床科学、合理用血和输血数据统计工作。
“无输血在阜外医院已经从理念形成为一种文化,大家会在行动中不自觉地遵守。”纪宏文表示。 (贡晓丽)
开创我国无血手术未来
■ 邓硕曾
, http://www.100md.com
早在1994年,阜外医院就梦想开展“无血手术”(bloodless surgery)并为之奋斗,历经了几代人20年的努力,梦想终于变成现实。
阜外医院无血手术奋斗的20年,与全国无血手术的历史是同步的。
1994年至2004年为前十年,我们提出血液保护比国外晚4年,当时同种输血传播乙肝、丙肝和艾滋病的情况相当严重,有的心脏手术做好了却要住进传染病院。严峻的输血后果,令阜外麻醉科率先在全国提出血液保护,并与心肌保护、肺保护、脑保护和肾保护并列为五大保护。
我们逐渐意识到,血液是一种特殊的“药品”,而不是“补品”,不应当随意输血,反对输“人情血、保险血”,防止输血传播性疾病。
1998年10月全国人大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结束了十亿人口有偿献血的历史,有力打击“血头”“血霸”。之后,2000年原卫生部公布《临床输血技术规范》作为献血法的配套文件,大力提倡成分输血、自体输血和科学用血。
, 百拇医药
10年来,医护人员的输血观念逐渐转变,输血风险意识得以提升,输血指征得以规范。
但公众输血观念的转变步伐却缓慢,外科医生对血液保护的参与度不高,因为血源未见短缺,随意输血的现象并未得到控制。
2005年至2014年为后10年,我们经历了血液季节性、地区性短缺的风浪,血液紧张走向常态化,尤其是大中城市的医院,迫使外科医生因无血而暂停手术,此种情况促使大家开始重视血液保护,开源节流,全国上下从血液保护走向血液管理。各大医院纷纷购买血液回收机,开展自体输血。
而阜外医院无输血心脏外科中心的成立,在笔者看来,至少为全国建立无血中心提供了两条重要经验。
其一,强化医院的血液管理,是建立医院输血文化的重要标志。它要求全院树立新的输血观,既要手术做好,又要输血少,进一步降低死亡率和并发症率。医院输血文化的核心是:不输少输是上策。
, http://www.100md.com
其二,为了实现医院的输血文化,必须发挥各科室专业的技术革新,如外科的微创手术、杂交手术和机器人手术,麻醉科的精确麻醉和控制性降压,体外循环科的管道和氧合器小型化,提高自体血的回收回输,输血科的统计工作和出凝血监测,为临床治疗提供信息。
最终实现走创新之路,结血液保护之果。
(作者单位: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麻醉科)
,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