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 正文
编号:13040864
“囤积成瘾”是心理疾病 应及时矫正学会放弃
http://www.100md.com 2014年7月28日 中国妇女报
     近日在玉林狗肉节风波中出现了几位“爱狗大妈”,她们为救狗卖房散财、决裂家人的行为引发热议,让“动物囤积症”这个陌生的心理词汇进入了人们的视野。“动物囤积症”其实只是囤积症的一种,属于心理疾病的范畴。在现实生活中,还有许多人有着一些令人不解的“怪癖”,他们喜欢购买、收集收藏、囤积一切有价值甚至无价值的物品,这也是一种病,学名为“强迫性囤积症”,美国精神病学会统计其发病率约2.3%~4.6%。心理专家指出,有囤积症的人通常是缺乏安全感和自我价值感不强的人,往往有过心灵创伤。现在对囤积症的治疗主要依靠心理治疗,如果不能得到正确指导,问题就可能会发展得比较严重。所以,当发现自己或者家人有“囤积成瘾”的苗头和倾向时,一定要及时矫正。

    ■ 雨木

    近日,一个以前有些陌生的词进入了人们的视野——“动物囤积症”。事件缘于持续多日的“玉林狗肉节”风波中出现的几位“爱狗大妈”,她们为救狗卖房散财、决裂家人。有人被她们的“爱心”感动,也有人嘲讽她们。但心理专家分析认为,她们极可能患有一种并不罕见的心理疾病,即她们的行为与“动物囤积症”高度吻合。

    “动物囤积症”已是一种妄想型心理疾病

    据有关资料显示,“动物囤积症”是囤积症的一种,属于心理疾病的范畴,患者表现为喜欢收养宠物,以致囤积了超乎常理数量的宠物,但是却无法给予它们适当的照顾。动物囤积者以单身、老年妇女、独居、社会经济地位低下者为主。患者强烈依赖他们的动物,完全无法容忍让动物离去。他们通常无法理解自己这种不能给动物提供适当的照料方式,已经是在伤害动物了。

    早在1981年,美国研究人员根据纽约市健康和动物管制部门收到的投诉信,采访了数名宠物主人,这些宠物主人共同的特点是收养了大量的猫或狗。“他们对一切都持否定态度,对周遭肮脏的环境视而不见,不愿意承认他们的动物生病、濒临死亡甚至已经死亡的事实。他们需要帮助”——从事动物保护的专业人士如此介绍这个群体。美国的研究者指出,动物囤积者强调说他们对动物给予了全身心的爱,他们往往把自己的宠物当成人来看待,而自己则摇身一变,变成那些饱受痛苦和冷遇的动物们的保护神。

    心理研究者普遍认为,动物囤积者患上了一种高度集中型的妄想疾患。有两点可以证明这个结论。首先,动物囤积者都坚信自己拥有某种特殊本领,可以和动物交谈或交流。另外,囤积者们坚持认为他们饲养的动物都很健康,都被照料得很好。他们的这些想法与事实完全相反,这说明他们的思维系统完全与现实脱节。

    心理研究者认为,动物囤积者的这种感觉与他们的童年经历有关。绝大多数动物囤积者在童年时期遭人忽视、受人虐待,或过着混乱的生活。因此,他们以和动物之间的联系取代了与他人之间早已摇摇欲坠的情感,动物成了家人的替代品。这种理解也符合美国心理学家保罗·米尔博士的“蓄水池”理论——儿童的心理犹蓄水池,需要家人的爱来填满,否则将会形成终生的心结,在成年后依然要试图以别的方式去弥补。

    美国动物虐待防治协会还因此成立一个“囤积防治小组”,和患者一起行动,目标是帮助患者建立正确的观念,仅照顾适当数量的动物。

    “强迫性囤积症”也无处不在,患者往往缺乏安全感

    “动物囤积症”只是强迫性囤积症的一种,在人们的现实生活中,还有些人有着一些令人不解的“怪癖”,他们喜欢购买、收集收藏、囤积一切有价值甚至无价值的物品,如穿不着的衣物、雪糕包装袋、衣服吊牌、饮料瓶盖、用过的购物袋、已无用的票据等等,囤积者对这些物品“感情深厚”,不离不弃,把房子塞得满满当当。按心理学家的说法,这其实是一种病,学名为“强迫性囤积症”。美国精神病学会统计其发病率约2.3%~4.6%,本症表现为过度收集不值钱或没用的物品。

    长春市心理医院心理病房主任燕利娟说,有囤积症的人通常是缺乏安全感和自我价值感不强的人。囤积症者对没有价值东西的过分囤积,为了囤积这些物品他会到处找寻,甚者不惜花钱去购买,东西囤积在那里,心里就会觉得舒服,一旦失去了这些东西就会觉得六神无主。如果他人强迫将这些东西扔掉,还会遭到其奋力反抗。

    燕利娟主任表示,有囤积症的人都会对一些他人眼中没有用处的东西感情深厚,而他们的大量囤积往往也会干扰到他人的正常生活。还有些人有强迫性囤积行为,就是明明知道这种囤积行为并不理智,所囤积的东西也没有什么用处,但就是控制不了自己,往往囤积了东西又后悔,后悔了却还是一意孤行要再收集。而那些有强迫性囤积行为的人,往往是有过心灵创伤的。

    神经科学研究发现,囤积症的根源是大脑神经系统出现了异常,患者内心有囤积物品的强烈冲动,并且对所囤积的物品有着旁人难以理解的感情。对于囤积者来说,丢弃物品实在很难,并且他们喜欢把无数的杂物随便堆放,甚至不惜因此影响到正常的生活秩序,影响到和家人、邻居的感情。但几乎所有的囤积症患者都不认为自己有问题,即使勉强接受治疗也很不配合。据统计,整体而言,目前只有1/3的患者接受治疗后有所好转。

    老人和年轻人都是易发人群,应对症解决“囤积症”

    有媒体随机调查显示,有不少老年人的家里都存储不少用不着的瓶瓶罐罐等物品,甚至有的都无处下脚,但坚决不让子女扔掉,认为这些东西总会有用。记者一位朋友前几天就非常忧心地诉说她近期的苦恼:退休不久的父亲周末去早市给自己买回了一大包东西,打开一看,夏天穿的大背心,同款三种颜色各二十件!此前老人已分别在早市买了男女款各10件棉服和10床羽绒被,已把房间堆得满满的了。朋友对此感到很无奈,劝说老人根本不听,还和她发脾气。据专家介绍,一般说来,囤积成瘾者中老年人居多,这是因为随着退休带来的收入、社会活动等的减少,容易产生不安全感,再加上他们大多都经历过物资贫乏的年代,普遍有对物质匮乏的担忧,囤积物品等于是对心理空缺的一种填补。

    近年来,年轻人的囤积症发病率也呈上升趋势,约为2%~5%,如幼时的玩具、书、纸片等。有些患者自述,从11~20岁就开始出现囤积行为,但在家人的压制下似乎表现并不明显,然而随着年龄增大,在家庭中的地位上升,其囤积行为也就变本加厉起来。年轻的白领小张有着很如意的工作,但她却告诉记者,自己家里囤积的衣服把床底都塞满了,连办公室的柜子里也装满了她不要的衣服。她说:“就算废旧衣服我也舍不得扔,感觉总有一天可能会重新穿上”。

    过去,囤积症一直被当成强迫症来治疗。但现在的研究发现,两者的神经机制似乎有所区别,治疗强迫症的药物对囤积症疗效不佳,所以现在对囤积症的治疗主要依靠心理治疗。对囤积症患者,心理医生一般采取认知行为治疗,也就是帮助他们认识自己忍不住囤积物品的原因,对症解决;教他们管理囤积物的方法,特别是要学会放弃。

    和所有的心理问题一样,“囤积症”如果不能得到正确的指导,问题就可能会发展得比较严重。所以,当发现自己或者家人有“囤积成瘾”的苗头和倾向时,一定要及时矫正。

    1.可以把家里囤积的日用品做个统计,列出清单。告诫自己在这些东西即将用完之前,不再购置新的。

    2.要学会练习放弃,试着丢弃没有用处的东西。比如把许久不穿的衣物做下分类,确实还比较新的就捐赠,把东西送给需要的人,物尽所用。至于那些确实没有用场可派的,就要下决心扔掉,如果一下难以接受,就做一个计划,坚持每天扔一部分,给自己一个适应的过程,同时也是刻意矫正的过程。

    3.培养健康的兴趣爱好很重要。一个或是多个健康的兴趣能转移囤积症者的注意力,使其不再沉迷其中。家人最好能帮他们转移注意力,使其对新事物感兴趣,不沉迷于过去。切不可粗暴地扔掉囤积者的东西,这会使他感到自己的内心被遗弃了,甚至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