痱子与暑疖
一、痱子
红痱:西医称红色粟粒疹,是夏季最为常见的皮肤病,任何年龄的人均可发病,好发于颈部、胸部、腋下、腿弯、女性乳房下及婴幼儿面与臀部。是表皮在汗液较长时间浸渍下引起汗腺管口阻塞,导致汗液不能畅利地排泄而形成。为圆而尖如针头大小的丘疹,周围有红晕,痒感重,常呈阵发性,遇热痒剧。天凉后消退时轻度脱屑。
白痱:西医称晶形粟粒疹,较少见,好发于高热大量出汗的病人、体质虚弱的婴幼儿及老年人,常见于颈部与躯干,为集积、表浅、晶莹透亮的小疱,周围无红晕,疱壁薄,易磨破,无痛感,痒感很轻。病程短暂,一般一周左右可自行吸收结痂脱屑而愈。
脓痱:更为少见,好发于皮肤皱褶部位,如四肢屈侧、大腿根部及小儿头颈部,为浅表性的粟粒状小脓疱,此时已有轻度化脓性炎症现象,溃破后更易产生继发性细菌感染,常能引发毛囊炎、疖肿,形成人们常说的痱毒、热疖、暑疖。
, http://www.100md.com
生了痱子后,切忌搔抓,防止抓破后病菌侵入发炎化脓,更不能用热水烫痒,也不宜用香皂等碱性品擦洗。轻者可每日数次用温水清洗,然后扑上痱子粉,痒感严重者,改搽炉甘石洗剂。内服银花露、绿豆汤等以清暑气、解热毒。此外,还可选用以下中药验方外洗治疗:
1.新鲜马齿苋200克,加水1500毫升烧开,用此水擦洗痱子,早晚各一次。一般擦洗第二次后,痱子开始消退,擦洗三次,痱子消失。
2.鲜葎草100克,黄菊花100克。加水2000毫升,煮沸15分钟后,放入薄荷20至30克,再煎2至3分钟,等冷却后取药汁洗浴。一般连用3至5天后痱子即可消退。
3.痱子草(又名紫花草)30克,苦参、黄柏、苍术各20克,薄荷6克,藿香15克。每日1剂,水煎洗浴,每日2次。一般用药当天即可止痒,连洗5至7天可愈。
4.苦参、黄芩、白芷、薄荷、防风各30克,红花20克。用纱布包好,多加些水煮沸,等凉至温度适宜后给小儿洗浴。每剂药可用1至2天,每天洗浴2至3次,直至痊愈。
, 百拇医药
平时容易生痱子的人,应注意皮肤卫生,勤擦汗,多冲温水澡。衣服要宽松、柔软,通气性好,吸汗性强,以丝、麻、棉质品为宜。多喝水,以保持大小便畅通,利于排泄体内暑湿。不要在空调室内及吹电风扇时间过长,防止汗腺闭塞,使热毒蓄积。中医所说“暑当与汗俱出,勿止。”此话有科学性。预防措施做到位,就不容易生痱子。
二、暑疖
暑疖易发于夏季,又称热疖,多发于头、面、颈和臀部,是一种发生于皮肤浅表的急性化脓性疾患。中医认为,本病多因湿热内蕴,复感毒邪,热毒不得外泄,阻于肌肤而发病。治宜清热解毒,消肿排脓。这里推荐几则行之有效的中药外治法,供患者选用。
1.苍耳子、白矾各30克,马齿苋12克。水煎熏洗患处,每日2次。适用于疖肿初起。
2.露蜂房1个,黄连粉、黄芩粉、黄柏粉各2克。将露蜂房烧存性,研为细末,与三黄粉混匀,用香油调和,外敷患处。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之功效。
3.硫黄、大黄各15克,黄连6克。共研为细末,用香油调匀成糊状,敷于患处。有解毒消肿之功效。
4.黄连、黄芩、黄柏、大黄、芙蓉叶、泽兰叶各25克。共研为细末,加冰片1克,用凡士林500克调匀。取适量药膏摊纱布上,外敷患处,每天换药1次。适用于重症疖肿的早期。
对于已成脓的疖,应及时去医院由医生切开排脓,脓出即获愈。患者平时饮食宜清淡,忌食辛辣、油腻、腥发之食物。保持皮肤清洁,勤换洗衣物。在脓未成熟前,特别是颜面部疖肿,严禁挤压,以免炎症扩散致病菌侵入脑部或血液中,产生严重后果。, http://www.100md.com(郭旭光)
红痱:西医称红色粟粒疹,是夏季最为常见的皮肤病,任何年龄的人均可发病,好发于颈部、胸部、腋下、腿弯、女性乳房下及婴幼儿面与臀部。是表皮在汗液较长时间浸渍下引起汗腺管口阻塞,导致汗液不能畅利地排泄而形成。为圆而尖如针头大小的丘疹,周围有红晕,痒感重,常呈阵发性,遇热痒剧。天凉后消退时轻度脱屑。
白痱:西医称晶形粟粒疹,较少见,好发于高热大量出汗的病人、体质虚弱的婴幼儿及老年人,常见于颈部与躯干,为集积、表浅、晶莹透亮的小疱,周围无红晕,疱壁薄,易磨破,无痛感,痒感很轻。病程短暂,一般一周左右可自行吸收结痂脱屑而愈。
脓痱:更为少见,好发于皮肤皱褶部位,如四肢屈侧、大腿根部及小儿头颈部,为浅表性的粟粒状小脓疱,此时已有轻度化脓性炎症现象,溃破后更易产生继发性细菌感染,常能引发毛囊炎、疖肿,形成人们常说的痱毒、热疖、暑疖。
, http://www.100md.com
生了痱子后,切忌搔抓,防止抓破后病菌侵入发炎化脓,更不能用热水烫痒,也不宜用香皂等碱性品擦洗。轻者可每日数次用温水清洗,然后扑上痱子粉,痒感严重者,改搽炉甘石洗剂。内服银花露、绿豆汤等以清暑气、解热毒。此外,还可选用以下中药验方外洗治疗:
1.新鲜马齿苋200克,加水1500毫升烧开,用此水擦洗痱子,早晚各一次。一般擦洗第二次后,痱子开始消退,擦洗三次,痱子消失。
2.鲜葎草100克,黄菊花100克。加水2000毫升,煮沸15分钟后,放入薄荷20至30克,再煎2至3分钟,等冷却后取药汁洗浴。一般连用3至5天后痱子即可消退。
3.痱子草(又名紫花草)30克,苦参、黄柏、苍术各20克,薄荷6克,藿香15克。每日1剂,水煎洗浴,每日2次。一般用药当天即可止痒,连洗5至7天可愈。
4.苦参、黄芩、白芷、薄荷、防风各30克,红花20克。用纱布包好,多加些水煮沸,等凉至温度适宜后给小儿洗浴。每剂药可用1至2天,每天洗浴2至3次,直至痊愈。
, 百拇医药
平时容易生痱子的人,应注意皮肤卫生,勤擦汗,多冲温水澡。衣服要宽松、柔软,通气性好,吸汗性强,以丝、麻、棉质品为宜。多喝水,以保持大小便畅通,利于排泄体内暑湿。不要在空调室内及吹电风扇时间过长,防止汗腺闭塞,使热毒蓄积。中医所说“暑当与汗俱出,勿止。”此话有科学性。预防措施做到位,就不容易生痱子。
二、暑疖
暑疖易发于夏季,又称热疖,多发于头、面、颈和臀部,是一种发生于皮肤浅表的急性化脓性疾患。中医认为,本病多因湿热内蕴,复感毒邪,热毒不得外泄,阻于肌肤而发病。治宜清热解毒,消肿排脓。这里推荐几则行之有效的中药外治法,供患者选用。
1.苍耳子、白矾各30克,马齿苋12克。水煎熏洗患处,每日2次。适用于疖肿初起。
2.露蜂房1个,黄连粉、黄芩粉、黄柏粉各2克。将露蜂房烧存性,研为细末,与三黄粉混匀,用香油调和,外敷患处。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之功效。
3.硫黄、大黄各15克,黄连6克。共研为细末,用香油调匀成糊状,敷于患处。有解毒消肿之功效。
4.黄连、黄芩、黄柏、大黄、芙蓉叶、泽兰叶各25克。共研为细末,加冰片1克,用凡士林500克调匀。取适量药膏摊纱布上,外敷患处,每天换药1次。适用于重症疖肿的早期。
对于已成脓的疖,应及时去医院由医生切开排脓,脓出即获愈。患者平时饮食宜清淡,忌食辛辣、油腻、腥发之食物。保持皮肤清洁,勤换洗衣物。在脓未成熟前,特别是颜面部疖肿,严禁挤压,以免炎症扩散致病菌侵入脑部或血液中,产生严重后果。, http://www.100md.com(郭旭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