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哮喘常见5大认知误区
哮喘,也就是西医学的支气管哮喘,是儿童期最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喘息、气促、胸闷、咳嗽、呼吸困难等症状,病情经常在夜间或清晨加剧。近几十年来,由于受到空气、大气污染以及化学成分食品增多等因素的影响,哮喘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差不多每10年就翻上一番。据世界卫生组织《全球哮喘负担报告》公布,目前全球有3亿人患哮喘,而我国仅儿童哮喘人数就已突破1000万。我国1990年、2000年两次全国城市儿童流行病学调查结果亦显示,儿童哮喘发病率分别为0.91%、1.97%。至2010年,全国哮喘患儿大约占3.47%,呈逐年增高态势。近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儿科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王有鹏教授指出,支气管哮喘一年四季皆可发生,尤以冬春及气候骤变时更易“发难”。其发病年龄以1~6岁为多见,大多在3岁以内初次发作,与小儿肺脾肾不足的生理特点有关。若能接受正确诊治和悉心调护,随着年龄的增长,大多能逐渐痊愈。但若失于防治,极易陷入长时间反复发作的“怪圈”,致使喘息持续,难以缓解。王有鹏在多年的临床工作中发现,由于众多家长对哮喘缺乏科学认知,治疗欠规范,导致许多患儿始终迁延不愈,甚而终生不得控制,乃至危及生命。
为此,王有鹏将日常生活中人们对哮喘的认知误区总结出如下5条——
误区一
只要是哮喘都会“喘”
很多家长经常提出这样的疑问,为什么自己的孩子只咳不喘,却被戴上哮喘的“帽子”?王有鹏给出的解释是,并不是所有的哮喘都有喘息症状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6050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