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阳化生天地人之五行
导读“玄之又玄,众妙之门”,天地阴阳之道难测,古人以河图洛书,不立文字,衍化先天后天,阴阳五行八卦之理,以窥天道。本文通过讲述阴阳之气升降浮沉,以化生五行,应象于天地人,与大家共学同修中医思维。
1、阴阳化生五行
《素问·天元纪大论篇》:
“夫五运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可不通乎”
天地即为阴阳,天阳主动,地阴主静,知其道,观其常,阴阳运动变化有其趋势,阳者,温热、轻清上浮,阴者,寒凉、重浊沉降,阴阳变化产生升降浮沉、寒热温凉。因此阴阳升降浮沉是研究五行衍化万物的根基。
黄元御《四圣心源·天人解》:
, http://www.100md.com
“阴阳未判,一气混茫。气含阴阳,则有清浊,清则浮升,浊则沉降,自然之性也。升则为阳,降则为阴,阴阳异位,两仪分焉。”
天人合一,人秉天地阴阳之气生。天地未分之时,阴阳混沌未分。天地之气中含有阴阳,阳清而升散上浮,阴浊而敛降下沉,由此天地攸分,阳者为天,阴者为地,虽然天地寂然不动,而阴阳气机无息稍停,日月昼夜奔驰,此即贞明之道万古不易。
黄元御《四圣心源·天人解》:
“天地阴阳,清浊之间,是为中气,中气者,阴阳升降之枢轴,所谓土也。枢轴运转,清气左旋,升而化火,浊气右转,降而化水。化火则热,化水则寒。方其半升,未成火也,谓之曰木。木之气温,升而不已,积温成热,而化火矣。方其半降,未成水也,谓之曰金。金之气凉,降而不已,积凉成寒,而化水矣。水火金木,是名四象。四象即阴阳之升降,阴阳即中气之浮沉。”
, 百拇医药
阳升阴降,阳气半生,其气温,属木之性;阳气升极,其气热,属火之性;阴气半降,其气凉,属金之性;阴气降极,其气寒,属水之性;清浊之间,阴阳升降之枢轴,是为中气,即为土之性。水火金木土,即名五行。五行源于阴阳之升降,分而为五行,和而为阴阳。五行蕴藉着阴阳的能量,每一行所包含阴阳之性不同,体现出来的象也不同,有阴阳的偏颇,就有五行的差异,更能演化出世间万物的千变万化。
2、天地人之五行
岐伯曰:
“夫变化之为用也,在天为玄,在人为道,在地为化。化生五味,道生智,玄生神。神在天为风,在地为木;在天为热,在地为火;在天为湿,在地为土;在天为燥,在地为金;在天为寒,在地为水。”
阴阳变化无穷,其功用在天为玄,玄妙不测也,生风热湿燥寒,为天之五行;阴阳在地为化,化生无穷也,生木火土金水,为地之五行,地有五行以化,则生五味。阴阳五行在天为气,在地成形,形气相感,而化生万物。人悉具天地之道,则化内外阴阳五脏六腑,中生智慧,道理皆备。
, http://www.100md.com
天为阳,主动化气为主;地为阴,主静,成形为主。阴阳变化五行,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因此阴阳的升降浮沉,化生的五行体现在天地中亦各不相同。阴阳化生天之五行,热湿燥寒风;地之五行,木火土金水。
《素问·天元纪大论》:
“寒暑燥湿风火,天之阴阳也,三阴三阳上奉之。木火土金水,地之阴阳也,生长化收藏下应之,天以阳生阴长,地以阳杀阴藏”
3、天有寒暑燥湿风——天之五行
天地阴阳之气的多少,影响万物形体的盛衰。阴阳在天为气,天之阴阳,有太阳少阳、太阴少阴之分,和两阴交尽之厥阴和两阳相重之阳明,合为三阴三阳,生寒暑燥湿风火,此为六气,亦即是天之阴阳化生之五行。天有四季——春夏秋冬,木火金水,加上长夏属湿土,是天之五行最明显的征象。
, 百拇医药
人和天之气是同步的,也有春夏秋冬的变化,春厥阴风木,应肝生长之令行;夏少阴君火少阳相火,应心长养之力盛;长夏太阴湿土,应脾运化之气行;秋阳明燥金,应肺收敛之力壮;冬太阳寒水,应肾闭藏之令旺。若天之五行偏颇,则六气失常,化为六淫侵袭人体,发为外感疾病。
4、地有木火土金水——地之五行
阴阳在地成形,生金木水火土,为地之阴阳化生之五行,“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曰稼穑。润下作咸,炎上作苦,曲直作酸,从革作辛,稼穑作甘。”
地之五行以生五味,酸苦甘辛咸,辛散以横金之阴气凉降,咸软以抗水之阴气沉寒,酸收以佐木之阳气温升,苦敛以制火之阳气浮热。若地之五行偏颇,则五味失调,情志失衡,人之形体失于饮食调试,发为饮食内伤疾病。
, http://www.100md.com
5、人有心肝脾肺肾——人之五行
“味归形,气归精”,地之五行化生五味以长养人之形体,天之五行化生六气以润养人之精气。天地有阴阳五行,人体内亦有阴阳五行,天地阴阳所化生的五行,应于人体,组成人体五脏六腑经脉百骸。
《景岳全书》云:
“人生有形,不离阴阳。人有阴阳,治分五态,”
《灵枢》云:
“在内者五脏为阴,六腑为阳;在外者筋骨为阴,皮肤为阳。阴者主脏,阳者主腑;阳受气于四末,阴受气于五脏。”
“天有五行御五位,以生寒暑燥湿风。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思忧恐。”
, http://www.100md.com
人体之形源于阴阳交感,其化生五行,在人体内部,天之五行为阳,以应六腑,地之五行为阴,以应五脏;在人体外部,五行阳者以应皮肤,阴者以应筋骨;脏腑相连之经络,以天地阴阳五行相系,表里阴阳,三阳经在头,三阴经在手足,其内连五脏六腑,灌溉皮肉筋骨脉。人之五行化五脏,脏气以生喜怒思忧恐五行情志,其阴阳相较,若有五脏失衡精神不舒,则易发情志内伤疾病。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道生无极,无极生太极,此为一;太极生两仪,两仪之阴阳即为二;阴阳二气化生五行以生天地人,此为三;天地人三才创造万物。此为大道,作者才疏,勉力文字,抛砖引玉,望同道修正共勉。
天地阴阳之道的总思想是天气决定地气,天地合气,化生阴阳五行,以决定人的健康和疾病。“阴阳不测谓之神,神用无方,谓之圣”天地阴阳升降沉浮,幻化之妙人莫能测,其道以五行为体用,产生自然万物,因此通晓阴阳,明辨天地人之五行,是我们领悟天地学习中医之道。
, 百拇医药
1、阴阳化生五行
《素问·天元纪大论篇》:
“夫五运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可不通乎”
天地即为阴阳,天阳主动,地阴主静,知其道,观其常,阴阳运动变化有其趋势,阳者,温热、轻清上浮,阴者,寒凉、重浊沉降,阴阳变化产生升降浮沉、寒热温凉。因此阴阳升降浮沉是研究五行衍化万物的根基。
黄元御《四圣心源·天人解》:
, http://www.100md.com
“阴阳未判,一气混茫。气含阴阳,则有清浊,清则浮升,浊则沉降,自然之性也。升则为阳,降则为阴,阴阳异位,两仪分焉。”
天人合一,人秉天地阴阳之气生。天地未分之时,阴阳混沌未分。天地之气中含有阴阳,阳清而升散上浮,阴浊而敛降下沉,由此天地攸分,阳者为天,阴者为地,虽然天地寂然不动,而阴阳气机无息稍停,日月昼夜奔驰,此即贞明之道万古不易。
黄元御《四圣心源·天人解》:
“天地阴阳,清浊之间,是为中气,中气者,阴阳升降之枢轴,所谓土也。枢轴运转,清气左旋,升而化火,浊气右转,降而化水。化火则热,化水则寒。方其半升,未成火也,谓之曰木。木之气温,升而不已,积温成热,而化火矣。方其半降,未成水也,谓之曰金。金之气凉,降而不已,积凉成寒,而化水矣。水火金木,是名四象。四象即阴阳之升降,阴阳即中气之浮沉。”
, 百拇医药
阳升阴降,阳气半生,其气温,属木之性;阳气升极,其气热,属火之性;阴气半降,其气凉,属金之性;阴气降极,其气寒,属水之性;清浊之间,阴阳升降之枢轴,是为中气,即为土之性。水火金木土,即名五行。五行源于阴阳之升降,分而为五行,和而为阴阳。五行蕴藉着阴阳的能量,每一行所包含阴阳之性不同,体现出来的象也不同,有阴阳的偏颇,就有五行的差异,更能演化出世间万物的千变万化。
2、天地人之五行
岐伯曰:
“夫变化之为用也,在天为玄,在人为道,在地为化。化生五味,道生智,玄生神。神在天为风,在地为木;在天为热,在地为火;在天为湿,在地为土;在天为燥,在地为金;在天为寒,在地为水。”
阴阳变化无穷,其功用在天为玄,玄妙不测也,生风热湿燥寒,为天之五行;阴阳在地为化,化生无穷也,生木火土金水,为地之五行,地有五行以化,则生五味。阴阳五行在天为气,在地成形,形气相感,而化生万物。人悉具天地之道,则化内外阴阳五脏六腑,中生智慧,道理皆备。
, http://www.100md.com
天为阳,主动化气为主;地为阴,主静,成形为主。阴阳变化五行,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因此阴阳的升降浮沉,化生的五行体现在天地中亦各不相同。阴阳化生天之五行,热湿燥寒风;地之五行,木火土金水。
《素问·天元纪大论》:
“寒暑燥湿风火,天之阴阳也,三阴三阳上奉之。木火土金水,地之阴阳也,生长化收藏下应之,天以阳生阴长,地以阳杀阴藏”
3、天有寒暑燥湿风——天之五行
天地阴阳之气的多少,影响万物形体的盛衰。阴阳在天为气,天之阴阳,有太阳少阳、太阴少阴之分,和两阴交尽之厥阴和两阳相重之阳明,合为三阴三阳,生寒暑燥湿风火,此为六气,亦即是天之阴阳化生之五行。天有四季——春夏秋冬,木火金水,加上长夏属湿土,是天之五行最明显的征象。
, 百拇医药
人和天之气是同步的,也有春夏秋冬的变化,春厥阴风木,应肝生长之令行;夏少阴君火少阳相火,应心长养之力盛;长夏太阴湿土,应脾运化之气行;秋阳明燥金,应肺收敛之力壮;冬太阳寒水,应肾闭藏之令旺。若天之五行偏颇,则六气失常,化为六淫侵袭人体,发为外感疾病。
4、地有木火土金水——地之五行
阴阳在地成形,生金木水火土,为地之阴阳化生之五行,“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曰稼穑。润下作咸,炎上作苦,曲直作酸,从革作辛,稼穑作甘。”
地之五行以生五味,酸苦甘辛咸,辛散以横金之阴气凉降,咸软以抗水之阴气沉寒,酸收以佐木之阳气温升,苦敛以制火之阳气浮热。若地之五行偏颇,则五味失调,情志失衡,人之形体失于饮食调试,发为饮食内伤疾病。
, http://www.100md.com
5、人有心肝脾肺肾——人之五行
“味归形,气归精”,地之五行化生五味以长养人之形体,天之五行化生六气以润养人之精气。天地有阴阳五行,人体内亦有阴阳五行,天地阴阳所化生的五行,应于人体,组成人体五脏六腑经脉百骸。
《景岳全书》云:
“人生有形,不离阴阳。人有阴阳,治分五态,”
《灵枢》云:
“在内者五脏为阴,六腑为阳;在外者筋骨为阴,皮肤为阳。阴者主脏,阳者主腑;阳受气于四末,阴受气于五脏。”
“天有五行御五位,以生寒暑燥湿风。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思忧恐。”
, http://www.100md.com
人体之形源于阴阳交感,其化生五行,在人体内部,天之五行为阳,以应六腑,地之五行为阴,以应五脏;在人体外部,五行阳者以应皮肤,阴者以应筋骨;脏腑相连之经络,以天地阴阳五行相系,表里阴阳,三阳经在头,三阴经在手足,其内连五脏六腑,灌溉皮肉筋骨脉。人之五行化五脏,脏气以生喜怒思忧恐五行情志,其阴阳相较,若有五脏失衡精神不舒,则易发情志内伤疾病。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道生无极,无极生太极,此为一;太极生两仪,两仪之阴阳即为二;阴阳二气化生五行以生天地人,此为三;天地人三才创造万物。此为大道,作者才疏,勉力文字,抛砖引玉,望同道修正共勉。
天地阴阳之道的总思想是天气决定地气,天地合气,化生阴阳五行,以决定人的健康和疾病。“阴阳不测谓之神,神用无方,谓之圣”天地阴阳升降沉浮,幻化之妙人莫能测,其道以五行为体用,产生自然万物,因此通晓阴阳,明辨天地人之五行,是我们领悟天地学习中医之道。
,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