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保健版 > 家庭健康 > 保健中心 > 地震与健康
编号:103992
如何应对心理“地震”?
http://www.100md.com 2014年8月15日 2014.08.15
     ■通讯员 洪建国 童岱

    :云南鲁甸地震对于很多人来说就像是一场梦魇,房屋倒塌、家园被毁,城镇村庄化为一片废墟。面对突如其来的伤痛,人们都会有一些身心反应,如担心、恐惧、缺乏安全感;迷茫无助、脑海里重复闪现地震发生时的画面;失眠多梦、容易惊醒、害怕地震在自己睡着时发生等。人们的这些心理反应只能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减弱,进而恢复到正常生活。但对于少数人,尤其是对于有亲友伤亡或自己身体受到损伤的,问题可能会持续存在,严重影响个人的工作和生活。那么,应如何应对心理上的“地震”?

    解放军第302医院心理门诊主任李琳:

    了解信息,接受帮助。要从正规渠道了解目前地震及救助的最新动态及信息,避免传言带来心理上的不安,影响自身健康。选择救援人员安排的避难场所,在困境中每个人都会有不愉快,尽可能多一些理解和克制,避免产生冲突。

    释放压力,学会倾诉。如果强迫自己去压抑悲伤、恐惧等不良情绪,反而会造成紧张和身体的不适,拖延恢复的时间。在沉痛的打击下,可以选择哭出来、喊出来,也可以找家人或朋友进行沟通,说出积压在内心的感受,释放出负面的情绪。

    抽离自己,转移视线。将自己从痛苦、恐怖的场景中抽离出来,放空自己。在思想上把自己从现场脱离,以旁观者的身份看待整件事情,尝试不让自己“身临其境”,多把注意力转移到有利于缓解自己情绪的事情上来。做到不受情绪波动影响,才能更好地开展自救和救助别人,投入到抗震救灾工作中。

    调动情绪,重拾信心。负面情绪得到释放后,还要调动起积极情绪。地震虽无情,但人间有真爱。有政府的支持、军队的帮助、全国人民的支援,还有什么困难能打垮我们?理性看待震后的一切,给自己寻找安全感。消除恐惧,重拾信心,重建家园,以慰逝者。

    此外,震后需要心理救助的人群会很多,相关部门应及时组建专业的心理救助工作者和志愿者相结合的团队,深入灾区为灾民和官兵进行心理疏导和干预。, 百拇医药(洪建国 童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