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2493087
找准“症结”谋破局
http://www.100md.com 2014年8月28日 中国医药报
    医疗器械监督检验检测,是监管的重要手段,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倒逼式”监管措施。

    近年来,我国医疗器械检验检测体系进一步完善,形成了以国家级医疗器械检验检测中心为主,省级检验检测中心为辅,高校和科研院所检测机构作为适当补充的医疗器械检验检测体系。尽管如此,检验检测工作与实际需求之间仍有较大缺口。虽然医疗器械抽验数量逐年上升,但是抽验总量仍少、品种覆盖率仍低,难以对市场形成有效的监督作用,无法客观、全面地反映市场的质量安全状况。

    近年来,医疗器械监督检验检测机构配备了精良的装备,但是,检验检测能力仍显不足。目前,医疗器械检验检测工作最短缺的是人。3月份以来,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指导、中国医药报刊协会主办的“医疗器械质量万里行”活动,走访了北京、天津、江苏、浙江、广东等省市的医疗器械检验检测中心。这些中心的负责人不约而同地谈到了人才“短板”,“培养一名医疗器械检验检测专业人员需要8年左右的时间,一旦人才流失,是很难及时补充上的”。

    医疗器械具有一定特殊性,不仅种类繁多,且涉及光学、电子、生物、化学、机械等众多专业领域,一些产品的不合格项目难以通过肉眼发现,有的不良后果并非即时显现,有的危害较轻而不易引起重视。另外,我国医疗器械检验检测工作较药品领域起步晚。基于种种原因,无论是监管系统还是社会公众,对医疗器械监督检验检测工作的关注度都有待提高。

    近年来,我国医疗器械产业突飞猛进,创新产品日新月异,使得监管工作面临的不确定因素和风险点日益增多。而新修订的《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将一类产品的注册管理改为备案制,这势必带来更大量的上市后监督抽验工作。

    面对各种挑战,监管部门亟需完善顶层设计,强化检验检测能力建设,建立标准共享平台,以解决医疗器械检验检测难的现状。, http://www.100md.com(泽 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