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药保健 > 食疗药膳 > 食物大全 > 果品类 > > 正文
编号:13074310
甘逾玉液话柿子
http://www.100md.com 2014年9月16日 中国医药报
甘逾玉液话柿子

     “晓连星影出,晚带月光悬。”这是唐代诗人刘禹锡《咏红柿子》中的诗句。金秋时节,成熟的柿子金灿灿、红艳艳,柔软多汁、香甜可口。因此,古人称赞它“色胜金衣美,甘逾玉液清”。据《礼记》记载,柿子是先秦时期祭祀用的贡品之一。可见,柿子在我国食用历史之悠久。

    成熟的柿子富含碳水化合物,糖分含量高,这是柿子很甜的原因。柿子中还含有粗纤维、胡萝卜素和多种维生素等,尤其是维生素C的含量要高出一般水果1~2倍。柿子中矿物元素如磷、钙、铁、钾的含量也很可观。磷和钙能促进骨骼生长,坚固牙齿,所以老年人常吃柿子,能有效补充体内流失的钙质,阻止骨骼老化,预防骨质疏松。据测定,柿子中钾的含量高于胡萝卜、葡萄干等,每100克约含736毫克。此外,柿子中还含有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锰和碘,锰可以促进骨骼的生长发育,改善肌体的造血功能。而碘对预防地方性和生理性甲状腺肿大有益处。另外,柿子中所含的单宁酸可降低胆固醇,增强血管弹性,从而有预防老年人心脑血管疾病的功效。现代医学研究也表明,柿子可以补虚健脾、生津止渴、抗菌消炎,有助于降低血压,增加心脏冠状动脉的血流量。由于鲜柿子不耐贮藏,所以人们采用干燥法将鲜柿子加工成柿饼以延长保存期。柿饼和柿子一样,都有着较高的营养价值。

    柿子不但营养丰富,而且有较高的药用价值。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这样论述柿子的功用:“柿乃脾、肺血分之果也。其味甘而气平,性涩而能收,故有健脾涩肠、治嗽止血之功。”中医认为,柿子味甘,寒,涩,无毒;入心、肺、大肠三经。能通耳鼻气,治肠不足。有降压、利水、消炎、止血的作用,对治疗高血压、痔疮出血有很好的疗效。因柿子中含碘,把鲜柿捣烂取汁,温开水冲服,可治甲状腺肿。柿子富含果胶,有良好的润肠通便作用,对于纠正便秘,保持肠道正常菌群生长等有很好的作用。据《本草纲目》记载,柿饼可补虚劳不足,消腹中宿血;能开胃涩肠、消痰止渴,治吐血,润心肺等。

    柿叶、柿蒂、柿霜也都是很有价值的药材。嫩柿叶开水冲泡代茶饮,能软化血管,降低血压,防止动脉硬化,并有清热健胃、助消化的作用。柿蒂味涩,平,无毒,煮汁可治疗咳逆哕(呃逆)气。柿霜,即柿饼上所结的白霜,味甘,性凉。据《本草纲目》记载,柿霜有“清上焦心肺热,生津止渴,化痰宁嗽,治咽喉”的疗效。张锡纯在《医学衷中参西录》也认为:“柿霜色白入肺经,其滑也能利肺痰,其润也能滋肺燥。”柿霜温水化服,可治慢性支气管炎、干咳、咽炎。柿霜与适量的冰片、薄荷研细末,涂擦患处,可治口疮、口角炎。

    柿子虽然营养与药用价值俱佳,但不能多吃,尤其是生柿子不能空腹时吃,更忌与酸性食物同吃。因为生柿子含有大量的鞣酸、树胶和果胶成分,鞣酸能沉淀蛋白质,易与果胶沉淀凝结成块留在胃中,形成“胃柿结石”。如果胃柿石无法自然排出,就会造成消化道梗阻,出现上腹部剧烈疼痛、呕吐甚至呕血等症状。胃柿结石愈结愈牢,不易粉碎,会引起胃黏膜充血、水肿、糜烂、溃疡,严重者可引起胃穿孔。此外,由于柿子中果糖和葡萄糖含量较多,所以糖尿病患者不适合食用柿子。柿饼由于水分流失,糖分更高,糖尿病人应该避免食用。另外,柿饼中的单宁类物质容易与铁结合,不利于人体对食物中铁元素的吸收和利用,所以有贫血症状的人也应少吃或不吃。 (居荃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