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药快讯 > 新书评介
编号:12494867
中医的启蒙和普及 ——《走好中医科普路》读后感
http://www.100md.com 2014年10月13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4177期
     著名中医科普作家马有度说:“中医药事业的腾飞,必须要有坚强的两翼,一翼是科学研究,一翼是科学普及。”最近,读了马有度、马烈光、宁蔚夏、海霞等主编的《走好中医科普路》(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4年7月版)一书,获益匪浅。

    一只脚踏在中医领域,一只脚踩在文学领域,用文学语言讲科学故事。

    这是一本总结、宣扬中医科普的重要著作。28位在中医科普创作和组织方面富有经验的专家,介绍了他们的创作经历和心得体会,展示了39篇中医科普范文,记录了11场精彩的科普活动。这些作者大都有扎实的中医基础和丰富的临床经验,有长期的中医科普创作经历,写作了大量的中医科普作品并拥有广泛的读者群,出版过多本中医科普畅销书。他们忙里偷闲,利用别人喝茶休息的时间,耐着严寒酷暑,关起门来笔耕不辍。他们处处留意,厚积薄发;自装一斗,支出一升。他们心必二用,一只脚踏在中医领域,一只脚踩在文学领域,用文学语言讲科学故事。这些科普作品对发掘深藏在中国人民心中的中医感情,唤醒中医的文化灵魂,向年轻一代传承中医知识,给全社会提供坚定的中医信念,发挥了重要的启示教化作用。
, http://www.100md.com
    马有度在《人民大众呼唤中医科普》一文中提出“中医科普贵在十要”,从科普创作的意义、内容、方法、形式、文风等讲了十个方面的要领,无疑是一份全面的“中医科普教学大纲”。他在文章中提炼出“心胸有量,动静有度,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作为“中华保健四大基石”,非常精辟,又很上口。沈自尹是中国科学院院士、资深的中西医结合专家。他认为“中西医结合并不是在数量上的相加和形式上的合作,无论中西医怎样结合,都必须升华到理论的高度”。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他和他的团队发现老年人与肾阳虚病人具有相似的神经内分泌功能紊乱低下表现,结合《黄帝内经》中以肾气之变化来描述人体不同年龄阶段的特征,提出了“衰老是生理性肾虚”的理论,把研究重点转移到“肾虚衰老”上来,并在花甲之年将“肾虚衰老”和养生保健作为科普命题。中医科普专家温长路说:“中医药科普是关系中医振兴和国家繁荣、民族昌盛的大问题,不仅要认识它的重要性,用心去热爱它,而且还要深入其中,学习和掌握它的特点、要素和表现技巧,把医学知识与文学的温馨美、哲学的淳朴美、史学的古老美揉为一体,制作出老百姓一看就懂,一学就会,一用就灵的大众餐。”四川省科普作家宁蔚夏把中医科普作为“一个终身无悔的选择”。他从多年的科普创作实践中体会到,“科学只有在普及的过程中才能增值,科学只有成为人民群众手中武器的时候才能真正体现出它的价值”。广东中医专家金世明认为,中医科普是心与心的沟通交流。他边学习,边研究,边感悟,边创作,溯文化源头,悟中医真谛,认为“早在几千年前,中医学就强调完整的健康概念应是生理健康、心理健康与道德健康的总和。试问,一个人道德不健康,他心理会健康吗?一个人心理不健康,他生理能健康吗?”
, 百拇医药
    在中医科普专家的经验介绍中,有几位中医科普编辑的意见引人注意。中国中医药报资深编辑海霞曾感叹,一个中医丢了临床去搞科普,“暮鼓晨钟,朝花夕拾。舞文弄墨,浅尝辄止。做了嫁衣,荒了自己”。这是许多医生重视临床、科研、教学而不愿做科普的普遍存在的“活思想”,但后来认识到“摇旗呐喊,也是战士”。并呼吁“中医药专家要占领科普阵地”,“让中医专家当科普主角”,“要建立中医药文化科普宣传长效机制”。1993年创办《家庭中医药》杂志并任主编的张瑞贤,坚持“把具有悠久历史文化、凝聚中华民族智慧和实用可靠的中医药知识介绍到普通家庭,给每一个家庭带来健康、长寿、欢乐和幸福,坚持科学性、实用性、可读性、人情味,呼唤真、善、美”的办刊宗旨,“把读者当成朋友,用似在向朋友讲述的语言方式,站在同一层面作交心式的交流。”《大众医学》杂志编辑部的许蕾认为,“中医学比西医学更适合以文字形式向大众传播,因为它有先天的文化优势和让西医望尘莫及的群众根基”。

    《走好中医科普路》一书反映了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医科普一翼的新成就和新气象。它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培养和涌现了一批中医科普专家,二是建设和占领了一个中医科普平台,三是创造和积累了一批中医科普经验,四是开辟和建设了一个中医科普专业。
, http://www.100md.com
    中医科普,还应向古人学习,向民间学习,向时尚学习。

    当今的中医药科普工作尽管取得不少成绩,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困难和问题。例如中医科普的题材还不够广泛,当前主要集中在中医养生方面。与博大精深的中医学术相比,还仅仅是沧海之一粟。其次,深度也远远不够。正如张瑞贤所说,“中医科普远未满足社会的需求。介绍中医技术方法的文章很多,而讲述中医理论知识的太少”。重庆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洪蕾教授也认为,(中医科普)“更重要的是通过形而下‘器’的讲解,让听者明白对形而上‘道’的理解”。第三,用浅近的中医知识解释深奥的中医理论尚嫌不足,用西医观点解释中医知识的科普却相当普遍。第四,中医科普专业的建设呼之欲出,但要内外形成体制制度,实现起来颇不容易。

    中医科普的发展,除了加强中医基础知识的学习和文字基本功训练以外,我建议还应该向古人学习,向民间学习,向时尚学习。

    在漫长的中医史上,中医科普是医生早年的启蒙,百姓生活的常识,一直是植根于民间土壤的瓜菜菽豆。阴阳五行家喻户晓,草医草药常用习用。科学普及不像现在那么郑重其事,更没有专家指导和宣传阵地。尤其是宋代以后,随着印刷术的发达,文字已不像过去那么吝啬使用,通俗话本和其它通俗读物大量出现。明清时代,中医学徒启蒙必须背诵《医学三字经》《药性赋》《汤头歌诀》《濒湖脉学》。这些书的特点是通俗、形象、押韵。朗朗上口,易于背诵。滥觞所及,影响广远,实际上都是当时的科普作品。古人学中医的时候,都会编几首汤头歌诀。汪昂说,“旧本有汤头歌诀,辞多鄙率,义弗赅明,难称善本”。于是在博采众长的基础上,他亲自重编《汤头歌诀》,显然高人一筹,终于流传下来。这些前人的经验,值得今天的中医科普作者认真借鉴。第二是向民间学习。中医中药知识,本来来自草根一族。“藕皮散血,起自庖人;牵牛逐水,近出野老。”许多长寿老人,不是医药养出来的,而是自己活出来的。在《走好中医科普路》中,刘正才记载他在成都市访问九位百岁以上老人,探索他们的长寿秘诀。“访来访去,他们谁也没有受过异人传授,更没遇什么仙人指点。他们是普通市民,也没有练过功,也没有吃长生药。”我国有许多长寿地区,大都在偏远乡村和少数民族地区,如新疆的和田(维吾尔族),广西的巴马(壮、苗族),湖南的麻阳(苗族)等。那里的基本条件是,良好的自然环境,简单的劳作生活,平静的心理心态,粗淡的饮食习惯。这些我们只有从民间发掘寻找,向民间学习才能得到。第三是向时尚学习。这不是鼓励大家追赶时髦,而是说中医科普要与时俱进,要跟着生活走,要有对新鲜事物的敏感性,因时因地制宜,善于从瞬息万变的现实生活中捕捉信息,寻找课题。茹毛饮血的时候讲火的重要性,肉林酒池的场合讲滋腻肥肠的危害性,晨昏颠倒的紧张生活中讲起居有常的道理,对多吃少动的人劝他们迈开腿并管住嘴。千万不要脱离生活讲大道理。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生活中新的医学知识不断创造,新的卫生问题不断涌现,中医科普不能刻舟求剑,墨守成规。

    中医科普显然是中医学的组成部分,但人类之健康长寿,可不是医家独门功夫。中医科普活动也不一定是中医界一家的事情。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中,长寿老人特多。北大哲学系楼宇烈教授说,生理养生节欲,心理养生养情,哲学养生明理。而人生明理至关重要。中国哲学能够养生,儒家进德,道家保真,释家净心,也许正是哲学家长寿的原因。如此看来,中医科普的哲理、医理、心理、文理,还深得很,我们真得要“走好中医科普路”。, 百拇医药(诸国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