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医学评论 > 健康评论
编号:12526220
别让手机绑架了孩子
http://www.100md.com 2014年10月16日 健康时报
     关注手机与青少年心智系列①

    最近有媒体报道,大学寝室中的“卧谈会”已经被各自躲在被窝里刷手机取代,以至于开学月余,舍友间依然陌生如同初见,江苏一名新生甚至因这种同学关系而抑郁。

    朝气蓬勃的大学新人怎么就“竞争”不过手机呢?仔细想想也能理解。如果有选择,大多数人都更愿意和熟人交流,而不是花力气、冒险去建立新的社交关系,刚刚进入陌生环境的孩子更是如此。而手机,却是一部便携式的社会支持系统,那些可以随时嘘寒问暖、吐槽八卦的同学朋友既是他们习惯了的“舒服圈”,也是他们遭遇真实世界社交困局时的“救生圈”。

    还记得我刚上大学时,学校里根本看不见手机。不管你愿不愿意,都必须和舍友们迅速建立起紧密的联系,这不只是社交的需要更是生存的需要。远离家人和父母的我们只能抱团取暖,彼此依赖。现在想来,也正是这样的“被迫”才带来了新的朋友圈和突破自我的成长。

    紧握手机不放,不仅可能让孩子失去在现实中认识新朋友的动力和机会,也会对他们的认知和行为模式产生影响。比如,不管什么信息都要立即查看回复;即使没人找,也要隔几分钟刷刷朋友圈,否则就焦虑难耐;再也没有耐心认真地读完一篇文章,只能阅读豆腐块式的段落,对信息不再细细地消化与理解,而是不动脑地攫取、收藏和转发,如同贪得无厌地胡吃海塞;还有无论做什么都必须马上拍照分享,别人的评论与点赞才是重点,内在的动机只会变为“求关注”的渴望……

    最令人担心的,是手机正在侵蚀对于孩子来说最宝贵也是最脆弱的一种资源——专注力。如果不能专注当下,我们几乎无法做好任何一件事,连过马路都不安全。可是,手机上的短信、微信及各种推送消息,却一次次地将孩子们从手头的任务中拽出来。几年前伦敦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对1100名公司员工进行的一项研究发现,那些不停在电话、短信和邮件等多任务中来回切换的“信息狂人”会暂时性智商下降10分,相当于一个晚上没睡觉,比吸食大麻对智商的暂时性影响(下降4分)还大!难怪有人戏称今天玩手机如同百年前的“抽大烟”。

    当然,在一个一切都正在被数字化、网络化的时代,不会使用移动终端,可能就如穴居时代的原始人不会狩猎一般无能与无助。但刀子既可以杀死猎物也可能伤到自己,孩子有时并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我始终相信身教胜于言传。当我们在告诫孩子不要手机成瘾的时候,不妨先放下自己手里的手机,专心地陪他们说说话、看看书、玩一会儿,让他们感受到人与人同在时的专注、真实与美好,这才是人类最终幸福感的来源,毕竟手机的另一端依然是人。作者为北京大学精神卫生学博士, 百拇医药(汪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