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抗癌知多少 心理调节最重要
漫画/赵乃育
□衣晓峰 要美林
研究显示,3/4重度抑郁的患者未得到相应心理干预。与普通人相比,癌症患者发生中重度抑郁问题更为常见,且多伴有焦虑、疼痛和疲劳感。专家表示,如果未及时发现和治疗癌症患者的抑郁症状,将可缩短其生存期,损害生存质量,并增加自杀风险,这就需要临床护士和精神科、肿瘤科、营养科、全科医生等专业群体及社会工作者的共同参与、密切合作,给予癌症患者更多的心理关怀和情感支持。
近日接受笔者采访时,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老年呼吸、消化及综合肿瘤内科主任吴瑾教授引用了马克思的名言:“一种美好的心情,比十副良药更能解除生理上的疲惫和痛楚。”数据显示,90%以上的肿瘤患者均与精神、情绪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精神创伤、不良情绪可能成为患癌症的先兆。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的观察结果也表明,现代生活中,工作和学习上的紧张、人际关系的欠协调、生活中的重大不幸是致癌的三大重要因素。因此,正确认识癌症和把握患者的心理状况,对于整个治疗至关重要。
, http://www.100md.com
心理支持 积极调控
吴瑾教授说,癌症患者的心理状态可归纳为四期,即怀疑否认期、愤怒发泄期、悲伤抑郁期以及情感升华期。怀疑否认期:当患者突然得知自己被确诊为癌症,企图以否认的心理方式达到心理平衡,怀疑医生的诊断错误或检查错误;愤怒发泄期:否认之后,患者常会出现强烈的愤怒和悲痛,对世间的一切都有无限的愤懑和不平,有被生活遗弃、被命运捉弄的感觉,这种情绪持续不定,会消耗其战胜疾病与正常生活的精力;悲伤抑郁期:当患者想到自己尚未完成的工作或事业,想到亲人及子女的生活、前途和家中的一切而自己又不能顾及时,便会从内心深处涌现出难以言表的痛楚和伤悲。再加上疼痛的折磨、用药的难捱,则进一步转化为绝望,继而萌发轻生的念头;情感升华期:也有许多患者虽有多种心理矛盾碰撞,但最终能意识到现状是无法改变的,惧怕死亡是无用的,而最终能以平静的心情面对现实,在短暂有限的时光里,努力实现自己的愿望和理想,这就是升华,升华为积极的心理防范反应。
吴瑾教授指出,相当一部分患者在获悉自己患上了不治之症以后,生的欲望自会大大降低,而死的念头则会进一步增强,这是因为死亡的威胁与治疗的痛苦绵长会把患者推向心理承受力的极限。这时,心理服务的目的就在于唤起患者的希冀和求生的信念,尽快由上面的前三期步入感情升华期。以哪怕非常微小的病情改善的事实,来帮助他们激励斗志,排除不良的心理状态。当癌症患者激起生之渴望后,要进一步鼓励他们承担力所能及的生活事项,鼓励他们敢于驾驭生活,回归社会。适当的活动不仅能使身体得到直接锻炼,并能从压抑、焦虑、烦恼、苦闷中解脱出来,达到怡情益智、对心理起到积极调控的作用。特别是在患者出现全身衰竭、失眠、疼痛、不能进食等多种症状时,医护人员更应密切关注其心理变化,给予必要的支持疗法,除力求改善全身状况外,亦应注意对其进行良好的心理支持,用历经磨难终于战胜癌魔的实例,唤起患者的求生意志。
, http://www.100md.com
适度关怀 适当照顾
亲朋同事的关怀、照顾和鼓励是癌症患者与病魔抗争的勇气及源泉,但这种关怀与照顾必须适度和适当,有时关怀过度或关怀方式欠妥,会带来相反的后果,对患者有害无益。吴瑾教授认为,过于无微不至的呵护及过度保护,甚至连挤牙膏、拧毛巾、系鞋带这样的小事都包办,生怕累着患者,极易使患者觉得自己就是一个废人,自己的存在只能给社会和家庭带来负担和麻烦,从而丧失生活的信心和自尊。此外,有许多患者在接受手术和放化疗之后体力表现较差,往往会对别人的帮助产生依赖心理,放弃活动和锻炼的机会。
吴瑾教授特别强调,癌症患者内心往往是十分敏感的,对亲戚朋友过于频繁的探视,易在心理上形成很大的压力,认为自己剩下的时间不多了,已经进入了生命的“倒计时”;还有的人在探视患者时,表现出明显的怜悯与同情,甚至和对方一起掉眼泪,与之交谈时小心翼翼,左右言他,乃至目光不敢对视,这些都会加重患者的悲伤、孤独和压抑感,由此弥漫悲观失望的情绪,陷入“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的悲凉心境中。另外,有的家人还经常隔断患者与社会的联系,生活上过度放纵或限制,有的家人不管有无科学依据,觉得这也不能吃,那也不能碰;而有的家人则认为自己的亲人反正也活不久了,就尽量满足他们的愿望,甚至是无理要求,这些都会给肿瘤患者带来不良心理暗示,不利于治疗与康复。,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