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2492572
从“以貌取菜”到“以证买菜” ——蚌埠市从源头破解豆制品监管难题
http://www.100md.com 2014年12月15日 中国医药报
从“以貌取菜”到“以证买菜” ——蚌埠市从源头破解豆制品监管难题

     ——蚌埠市从源头破解豆制品监管难题

    图为蚌埠市局执法人员检查豆芽菜生产小作坊。

    12月5日早晨,安徽省蚌埠市“新淮”菜市场内人头攒动,豆制品销售区的商贩热情招待顾客:“称点豆芽吧,我这豆芽是有‘身份证’的!”豆芽还有身份证?原来所谓“身份证”,就是在销售豆制品、豆芽菜摊位的醒目位置摆放的当日销售产品的“随货同行单”。

    近年来,“毒豆芽”屡有曝光。豆制品(含豆芽菜)安全问题一直未得到彻底解决。尤其在豆芽菜生产过程中添加“AB粉”、“无根素”等,以及豆制品生产过程中添加“吊白块”等,已成为豆制品、豆芽菜生产企业(小作坊)的“潜规则”。如何建立豆制品长效监管机制,实现全过程监管,是摆在新体制下食品药品监管部门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为此,蚌埠市食品药品监管局用7个月时间对全市豆制品(含豆芽菜)进行整治,并创新性推行豆制品“随货同行单”制度,从根本上解决了豆制品(含豆芽菜)的安全问题。蚌埠市豆制品整治被安徽省食品药品监管局列为经验在全省推广。
, http://www.100md.com
    对症施治

    今年3月,蚌埠市局经过对全市豆制品小作坊情况进行了调查摸底,发现全市现有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1853家,其中包括豆制品(含豆芽菜)生产加工小作坊323家。豆制品持证生产企业仅4家,其余均是无证加工小作坊。全市平均每天消耗黄豆、绿豆约5万斤,约生产12万斤豆腐、豆芽,基本上是本地产、本地销。据蚌埠市局食品生产监管科负责人介绍,全市豆制品加工小作坊存在诸多问题,概括起来为“四差”:一是硬件差,绝大部分豆制品小作坊加工场所是租借简陋民房甚至临时搭建的房屋,生产设施设备简陋,使用非食品级加工用具等。二是环境差,小作坊多分布在城乡接合部,生产加工区域没有“三防”设施,地面、墙面有污水泥垢,产品直接接触地面,甚至摆放在垃圾附近。三是管理差,管理模式粗放,没有具体的管理规定,有的即便有管理制度也是形同虚设。四是从业人员意识差,存在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等严重违法行为。

    针对豆制品加工小作坊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蚌埠市决定开展豆制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并探索推行随货同行单制度。5月5日,蚌埠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制定了《蚌埠市豆制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工作方案》,印制了“蚌埠市豆制品随货同行单”,要求各县区对辖区内豆制品整治牵头集中治理,严格执行“随货同行单”制度,对豆制品实行生产销售到餐桌的全过程监管。随货同行单上,豆制品生产厂家、生产日期、客户名称、购货数量、送货日期等信息,让人一目了然。同时,蚌埠市局出台了《蚌埠市豆制品加工小作坊食品安全监督管理规定(试行)》,明确了豆制品加工小作坊的硬件设施、原料采购、加工环境、销售渠道、从业人员培训等具体要求,对符合条件的豆制品生产企业和加工小作坊,发放《食品生产许可证》或《登记证明》。
, http://www.100md.com
    无缝监管

    据蚌埠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局长朱克华介绍,全市豆制品(含豆芽菜)小作坊量多、面广,监管稍有松懈,很容易反弹,必须实施全环节监管,堵住各种漏洞。为此,他们从几个方面重点出击。

    在生产环节,蚌埠市局将豆制品(含豆芽菜)生产加工小作坊纳入日常监管,凡是在生产加工过程中达不到要求的小作坊,令其限期整改,存在严重滑坡现象的,注销其登记证明。在销售环节,对农贸市场、超市和批发市场等定期检查,重点查看豆制品(含豆芽菜)进货渠道,是否具备市食安办统一印制的“随货同行单”。在消费环节,对学校食堂和餐饮单位加强豆制品(含豆芽菜)产品的检查,纳入量化分级管理,常抓不懈。

    今年5月出台了各项规章制度后,他们又充分发挥各级食安办牵头抓总的作用,全市联动、各监管部门配合协作,按照准入标准和整治方案集中开展了豆制品整治。按照全市整治的时间节点定期通报各县区整治情况,对工作不给力的,要求各县区政府追究相关人员责任。蚌埠市豆制品协会积极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主动收集豆制品、豆芽菜市场动态信息,鼓励小作坊积极开展硬件改造,化解抵触心理。蚌埠市豆制品协会会长施德智说,豆制品专项整治,规范和推动了全市豆制品行业的发展,豆制品行业的标准和
, http://www.100md.com
    规定的出台,既保证了豆制品质量,又能形成良好的市场竞争。根据专项整治要求,蚌埠市局对每家每户的豆制品小作坊的生产加工都进行了改造,并推行豆制品产品“随货同行单”,从根本上清除了违法生产经营的豆制品生产小作坊,扶持了正规的生产企业,促进了豆制品行业的健康发展。

    为了形成社会效果,蚌埠市局在专项整治中,充分利用报刊、电视、网络、手机报等媒体以及食品安全进社区等宣传活动,广泛宣传问题豆制品的危害,增强群众识别能力,自觉抵制问题豆制品。5月10日,蚌埠市局召开全市豆制品加工小作坊整治会,将整治内容以《致全市人民一封信》的形式发放到所有豆制品(含豆芽菜)生产加工小作坊、农贸市场和经营户。该局还及时在网站动态公示取得登记证明的74家小作坊名单。10月24日,该局组织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以及商场超市、学校食堂负责人及市民代表实地参观改造过的豆制品(含豆芽菜)生产加工小作坊的变化。一位人大代表参观后说:“豆制品的生产加工环境确实有了很大的变化,购买到的豆芽菜与以前不同,‘白胖美’的豆芽菜变成了‘瘦长多根’的安全豆芽菜,整治效果非常明显。”
, http://www.100md.com
    百姓“点赞”

    专项整治以来,蚌埠市已查处违法案件15起,其中一起豆芽非法添加案件已移送公安部门处理,涉案业主被公安机关采取了刑事强制措施,有力地震慑了不法生产经营者,推动了全市豆制品整治工作进程。

    通过规范、整治,彻底改变了过去“脏、乱、差”的现象,基本消除了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和非法添加非食用物质问题。全市改造达标的豆制品(含豆芽菜)小作坊已达到80℅,全部按照要求做到地面、墙壁铺设瓷砖、屋顶吊顶、配备“三防”设施设备,生产过程中不添加非食用物质,不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销售产品时附有“随货同行单”,载明销售产品的种类、数量以及生产加工小作坊的名称和联系方式。目前全市48家农贸市场销售豆制品(含豆芽菜)的摊点,销售的都是取得《生产许可证》或登记证明的豆制品、豆芽菜小作坊的产品,实现了豆制品(含豆芽菜)从生产流通到餐桌消费的无缝隙监管。

    一位李姓市民表示,现在买到的豆芽菜虽然品相不如以前,但吃着安全放心,这种转变我们是能接受的。

    在“千万加”菜市场购买豆制品的市民说,从电视上看到过豆芽菜生产中添加有害物质的报道,我们也想买到安全的豆芽菜。今天买到的豆芽菜和以前的不一样,我知道这种豆芽是安全的,我心里踏实了。以后我买豆芽不再“以貌取菜”,而是察看豆芽菜的“身份证”。, 百拇医药(孙 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