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医学评论 > 医疗管理
编号:12492549
请“款待”全科医生
http://www.100md.com 2014年12月18日 中国医药报
     日前举行的中国全科医学大会暨中华医学会全科医学分会第十二届学术年会报告称,目前我国全科医生存在25万人的缺口,全科医学教育面临着人才培养能力弱、质量参差不齐的问题,规范化培养的渠道还尚未形成规模。

    建立全科医生制度是国家已确定的一件民生大事。然而在当前,我国全科医生已成为一种稀缺资源。据统计,目前,全科医生制度已在50多个国家和地区实施,数量占医生总数的30%~60%,而我国全科医生总数仅占全国医生总数的3.5%,每万名居民只有0.73名全科医生,差距显而易见,数量严重不足。

    不可否认,我国全科医生的发展现状和服务能力,与迅速增加的需求和日渐重要的地位不相匹配。人才缺乏已成为制约我国全科医生制度的瓶颈。

    全科医生是基层卫生服务的主力,是居民的第一道健康防线。但长期以来,全科医生待遇低,劳动强度大,即“两少一多”(钱少、人少、活儿多),因此,他们不愿意留在基层做全科医生,以致出现有一点路子都想走,学一点本事就像逃。

    由此可见,待遇偏低是阻碍高素质的医疗人才到基层的重要原因。

    调动全科医生的积极性,让其“下得去、留得住、用得好”,并让其成为一个更有尊严的职业,是关乎全科医生制度成败的核心环节。为此,各级政府必须要统一思想,高度重视,切实增加投入,使全科医生能够真正获得与付出基本相对应的劳动报酬,从而吸引相当数量的优秀医务人员走上全科医生岗位。其一,要推出与全科医生制度相应的配套政策措施,完善全科医生职务晋级、任职资格和聘用、工资待遇等人事管理制度。其二,真正落实全科医生多点执业制度,建立经费投入保障机制和相应的激励措施。其三,提高财政补贴力度,出台扶持社区医疗卫生机构健康、快速发展的新政策。如上海已经实施的门诊统筹制度,患者看病,必须首先到社区治疗才能报销,社区治不了,再转诊到大医院等等。让更多的人认可社区医疗卫生机构,愿意到社区看病,全科医生的社会地位和职业认同感才会提高,收入自然也会增长。其四,可以借鉴“大学生村官”的做法,由省级政府每年安排专项经费,按一名全科医生一年收入5万元标准,安排1万名大学毕业生到基层工作,并在职称评定、进修、提拔等方面给予倾斜。

    令人欣慰的是,为保障有合理的预期收入,2011年颁布的《国务院关于建立全科医生制度的指导意见》已对全科医生的激励机制进行了创新,提出了如契约服务、按人头付费,开办诊所等可持续的、有效的激励机制,这无疑是切中了我国全科医生的现实问题——待遇。我们有理由相信,只要政策落实好了,经费上又有保障,基层医疗机构留不住人才的现状将会大为改观,扎根基层服务的全科医生也就会越来越多。, 百拇医药(廖海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