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理论书籍 > 中医经典著作 > 内经、难经类 > 黄帝内经 > 概述
编号:12493410
溯本求源读《内经》(1) 不知年之所加,不可以为工
http://www.100md.com 2014年12月19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4216期
     《黄帝内经》作为中医经典著作,是中医学理论的奠基作,在理论与实践上都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其阐述的理论和原则对具体临床诊疗具有现实指导意义。然而,《内经》中涉及 “数”的术语,如“一”和“九”的论述,并不为广大读者所理解和运用。陕西中医学院内经教研室张登本等,从“河图”“洛书”数理所表达时间、空间、序列的角度,对其进行了阐述。

    《黄帝内经》(简称《内经》)大凡涉及“数”的术语,除了蕴涵人们熟知的数目、数量、序数等内涵之外,常常有“河图”“洛书”数理所表达的时间、空间、序列,以及存在于不同时间、空间、序列之中的万事万物的变化规律及其状态之内涵。这就是《灵枢·九针十二原》开篇即将“始于一,终于九”作为医生施针治病必须掌握之“纲纪”的理由。此处的“一”和“九”都具有“‘洛书’一、二……八、九表达天文历法之数理所演绎的四时、五行、阴阳等自然法则”的内涵。何以言此?因为“洛书”是以太阳为坐标,以太阳回归年(365又1/4日)为参照系,用数理符号,客观地表达了自然界一岁五季气候的运行变化规律(及“五行相生”之序),以及自然界阴阳二气的消长规律,而这正是医生针刺治病或者临床处方用药所应遵循的原则。显然,只有从此源头之数理诠释“一”“九”词语,才能准确地理解何以将其称为“纲纪”的科学内涵。
, http://www.100md.com
    为何说“不知年之所加,不可以为工”?因为“不懂天文历法的文化继承,会出现两种现象:一是‘瞎子摸象’,二是‘大树林中捡树叶’。两种现象,一个结果——不及根本。不懂天文历法的文化批判,只有一个结果:只能是文化大门之外的呐喊”。这一观点对于学习和研究《黄帝内经》也同样适用。“道,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可以长久”(《素问·著至教论》)。这是《黄帝内经》提出学习包括医学典籍在内所有传统文化的“三掌握”方法。为何要如此呢?因为,不知天文、不知地理就无法读懂《内经》原文的内容,无法回答相关问题的所以然。

    所以《灵枢·官针》《素问·六节藏象论》两篇都将“不知年之所加,气之盛衰,虚实之所起,不可以为工也”作为从医行业门槛的准入条件。原文的基本精神就是将天文历法知识列入从事医学事业的基本要求。

    “岁”是天文概念,是指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的实际天文时间(365.25天)。所有历法都是以太阳为背景制定的。
, 百拇医药
    “年”是历法术语,所谓历法,就是根据天文变化的自然规律,计量较长的时间间隔,判断气候的变化,预示季节来临的法则。“年加”,既指历法中如何处理天文一“岁”所余时日的方法,也指五运六气理论中的气运太过不及、客主加临等情况,还指《灵枢·阴阳二十五人》中的“忌年”。

    所谓“气之盛衰”,是指各年份及其不同季节气候变化的太过与不及。

    所谓“虚实之所起”,是指不同时季节气候变化给人体造成的虚实病理改变。《黄帝内经》是这样要求的,也是率先践行的。如在“运气七篇”中反复强调要“先立其年,以明其气”,并且依据气运变化的具体情况实施治病用药的处方原则。

    “河图”“洛书”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能够追溯的源头,是史前先民用符号记录他们对天文历法知识的理解,对自然法则的把握,能客观地反映他们对阴阳、五行、干支的理解。以子午(南北)卯酉(东西)为纵横坐标,用“数”表达了太阳周年视运动以及由此发生的自然界阴阳之气消长变化和木、火、土、金、水五季气候周而复始的运行状态。在先民在观测活动的前提下,后来人们发明了十月太阳历、十二月太阳历、阴阳合历、北斗历和五运六气历,同时也产生了十天干、十二地支、十二音律、二十八宿等知识。这些文化背景在《黄帝内经》中都有明显的印记,这也成为研读原文时必须要秉持的思路和方法。, 百拇医药(张登本 孙理军 李翠娟 陕西中医学院内经教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