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专业 > 中华名医 > 名医经验
编号:12493315
朱秉宜 中药内服加灌肠治慢性溃疡性结肠炎
http://www.100md.com 2014年12月25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4219期
朱秉宜 中药内服加灌肠治慢性溃疡性结肠炎

     金陵医家验案⑥

    朱秉宜,男,1930年生,江苏苏州人。主任中医师,教授,全国第1~5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自幼随其父亲朱竹云学习中医,15岁时拜王寿康先生为师。1950年参加了苏州市中医进修班系统学习。1955年调至江苏省中医院参与筹建痔科。1978年任江苏省中医院肛肠科主任。曾任中国中医学会肛肠分会理事及名誉理事、江苏省中医学会肛肠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江苏中医》杂志编委等。

    从事中医临床近70年,专攻肛肠病。临证注重临床疗效,并探讨治疗机理。对肛肠疾病,着重研究中医传统的各种外治法,运用现代科学方法,较好地继承、发展了中医治疗肛门病的特色。首创以松弛肛管平滑肌,增加血管灌流量,抗血凝,改善局部血循环为治疗机理的“消痔液注射疗法”,治疗内痔、混合痔、肛裂。设计了“切除、结扎、注射综合疗法”治疗晚期环状混合痔;“切开、挂线、对口引流术”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对出口梗阻性便秘、非特异性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等大肠病亦颇有研究。
, 百拇医药
    编写《常见病中医临床手册》、《实用中医肛肠病学》等专著,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主持省级科研课题4项。1980年“消痔液注射疗法及其原理研究”课题获得江苏省人民政府科技成果四等奖。2007年获“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优秀指导老师”荣誉称号。

    陈某某,女,60岁,2009年6月10日初诊。

    患者黏液脓血便伴腹痛腹泻反复发作3年,发作加重一月余。现大便日行7~8次,为紫红色黏液血便,伴腹痛隐隐。纳谷尚可。小溲调。面色萎黄,少华。舌淡红,苔薄黄腻,脉小弦。6月12日门诊查大便常规:色黄,黏液(++),红血球(++),隐血(+++)。

    此乃脾虚失运,湿热阻滞肠道,肠道气机不利之证。治疗以清热健脾、利湿助运为大法,中药内服结合中药煎汁保留灌肠治疗。预约结肠镜检查。

    处方:党参20克,炒白术10克,赤白芍各15克,川连5克,煨木香10克,焦山楂10克,焦神曲10克,蒲黄炭10克,仙鹤草15克,白头翁20克,马齿苋20克,白花蛇舌草20克,炒槐花15克,地榆炭10克,炮姜5克。4剂,每日1剂,水煎服。
, 百拇医药
    二诊:便血基本消失,腹痛,黏液便减少,结肠镜检查初步报告:乙状结肠及直肠炎症,待病理报告。因查肠镜近2日停药。原方去止血药,加用灌肠剂,以标本兼顾,全身与局部同治,提高疗效。

    中药内服方:太子参15克,白术10克,茯苓10克,黄连5克,广木香10克,仙鹤草15克,佛手10克,黄柏10克,白头翁15克,地榆10克,炙甘草5克。6剂,每日1剂,水煎服。

    中药保留灌肠方:荔枝草20克,鱼腥草10克,乌梅10克,生大黄5克,虎杖10克。6剂,每日1剂,每剂浓煎100毫升,分二次早晚保留灌肠。

    三诊:大便日行2~3次,有时成形,有时稀溏,腹痛减轻,黏液脓液减少,仍可见少量暗红色脓血。纳寐可,小溲调。纤维结肠镜检查报告:慢性结肠炎。舌淡红,苔白腻,脉沉弦。肠镜病理报告:黏膜组织慢性炎,伴淋巴滤泡增生。治守原法,方药稍作调整如下:

, http://www.100md.com     中药内服方:党参20克,炒白术10克,赤芍15克,白芍15克,川连5克,煨木香10克,焦查曲各10克,蒲公英10克,仙鹤草15克,白头翁20克,马齿苋20克,蛇舌草20克,炒槐花15克,地榆炭10克,炮姜5克。4剂,水煎服,每日1剂。

    中药保留灌肠方:荔枝草30克,茜草10克,紫草10克,五倍子5克。4剂,每日1剂,浓煎100毫升,分2次,每50毫升保留灌肠。

    四诊:脓血便消失,大便软,每日1次为多,腹不胀不痛,纳谷香,苔薄。查大便常规正常,大便培养未找到致病菌,舌淡红,苔薄白微腻,脉弦。患者病情已日趋平稳,临床症状基本消失。予带药出院后继续门诊巩固治疗。原内服方14剂续服,原外用方14剂继续灌肠。

    按溃疡性结肠炎是西医病名,在中医古代医籍中没有明确对应的病名。目前根据本病的症状特点,将其归属于“肠澼”“滞下”“痢疾”“久痢”“休息痢”“便血”“泄泻”“肠风”“脏毒”等疾病范畴。黏液脓血便是本病的主要症状之一,在中医古籍中常被称为赤白痢,指下痢黏冻脓血,赤白相杂。《素问》又有注下赤白、泄注赤白、赤白沃等名。《诸病源候论·痢病诸候》:“赤白痢候:然其痢而赤白者,是热乘于血,血渗肠内则赤也;冷气入肠,搏肠间,津液凝滞则白也。冷热相交,故赤白相杂。重者状如脓涕而血杂之,轻者白脓上有赤脉搏血,状如脂脑。”《医林绳墨·痢》以伤气伤血分赤白,谓白者湿热伤气,自大肠来;赤者湿热伤血,自小肠来;赤白相杂,气血俱伤。
, 百拇医药
    朱秉宜认为,溃疡性结肠炎黏液脓血便的病机重点是湿热蕴肠,脂膜血络受伤。慢性溃疡性结肠炎见脓血便与黏液便,在体实者多因湿热所致,故用药以川连、黄柏、白头翁、白花蛇舌草、马齿苋为主,以清热解毒、燥湿。久病又见虚象者则加生黄芪、生薏苡仁,生地榆、炒槐花、蒲黄炭、仙鹤草、炮姜炭等药健脾止血。血多脓少者加凉血止血的生地、炒槐花及丹皮、赤芍地榆炭、蒲黄炭、仙鹤草等止血药。

    朱秉宜认为,在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病中,脾胃虚弱,甚则脾肾两虚为发病之本。本病病位虽在大肠,但正常的大肠传导功能有赖于脾胃气机升降的调畅,脾胃虚弱或湿热阻滞,气机郁滞等皆可导致肠腑传导失司。明代张介宾在《景岳全书·泄泻》云:“脾弱者,因虚所以易泻,因泻所以愈虚,盖关门不固,则气随泻去,气去则阳衰,阳衰则寒从中生”。朱秉宜同时认为,寒热错杂是本病的一大特点。本病的急性发作期以标实为主,湿热、血瘀、气滞之象明显;缓解期以本虚为主,主要是脾肾阳虚,常兼有湿热、血瘀的临床表现。若迁延失治、邪恋正虚、脾胃、肝肾受损,形成上热下寒、外热里寒的寒热错杂、虚实夹杂证。

    朱秉宜认为,对脓血便用灌肠效果较好,因脓血便多因直肠或乙状结肠的溃疡所致,部位较下,用保留灌肠法可以让药物直达病所而快速奏效。朱秉宜常用荔枝草、紫草、五倍子、茜草、生地榆等药,煎取药汁去渣,每剂煎200毫升,每100毫升保留灌肠,可以起到清热解毒、止血生肌的作用。(江苏省中医院史仁杰整理),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