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与中国文化》.王国安.文字版.pdf
http://www.100md.com
第1页 |
第10页 |
第54页 |
参见附件(4798KB,187页)。
中文名: 茶与中国文化
作者: 王国安 要英
资源格式: PDF
版本: 文字版
出版社: 格致出版社
书号: 9787543204140
发行时间: 2000年01月01日
地区: 大陆
语言: 简体中文
茶与中国文化 简介:
茶与中国文化
《茶与中国文化》是向国内外读者介绍茶与中国文化的专著。作者从茶的起源、发展和品类,到茶的传播与茶文化的确立、历代文人的饮茶生活及茶的社会文化功能都作了详尽的介绍。
《茶与中国文化》作者对茶俗、茶理以及茶事掌故,传说等娓娓道来,通俗易懂,赏心悦目。本书结构严谨,资料翔实,立论通达,内容丰富,是中外读者了解茶与中国文化的一本好书。
茶与中国文化
茶与中国文化 目录:
一 引 言
二 茶的起源、发展和品类
……
十八 茶艺文中的双璧──《叶嘉传》《茶酒论》
十九 茶在日本的传播及茶道的形式
茶与中国文化
一 、 引 言
茶与茶文化,可以说是中国本土文化发展中的特产。从作为
物质本体的茶叶,到古朴典雅、款式优美的茶具,景致幽雅的茶楼,以至纯精神享受和消遣的茶诗、茶书、茶画及渗透到国民精神中的
种种茶俗茶礼,都是茶文化所涵盖的内容,既包括了茶,又包括了
茶饮之人,更包括了茶饮本身的行为及茶人所成就的一系列物质
性和精神性的成果。茶文化之所以说是中国文化的特有现象,这
主要是指茶文化在中国古代社会文化发展体系中长期占有重要的
地位,尤其是中国古代为数众多的文人士大夫对茶与茶文化的倾
心与投入,在一定程度上给塑造中国茶文化和茶道(即茶的精神)
的内在品性,带来了极大的影响;同时,这种特定的茶文化又对文
人士大夫的内在性格与精神产生了不少潜移默化的积极或消极的
影响。这相对于世界其他国家古代文化的发展,都是绝无仅有的。
中国古代巴蜀云贵的崇山峻岭中
茶虽然被包含在茶文化之中,但在某种意义上来说,茶又是茶
文化之源。在中国西南腹地
的亚热带森林,即今天的天府之国四川、多民族聚居的云南和有着
奇崛神秘山洞的贵州,是茶树最早生长的地方。正如八世纪中国
唐代的一位茶中圣人陆羽在《茶经》中所说: “茶者, 南方之嘉木也。
一尺、 二尺乃至数十尺, 其巴山峡川, 有两人合抱者。 ” 科学家考证
这种双子叶植物在地球上已生存了六七十万年了。中国西南地区
是茶树的原产地,至今在云南勐海县南糯山森林里,仍生长着一株
三十多米高的野生大茶树。它高大雄伟的身姿让我们揣想这片被
房龙称为“以前曾经覆盖着大面积森林”的地区,野生茶树生长的
1 Edited By Scatkevin承担者” ,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正是有了这神奇的天然茶树,才有后世茶
的发现利用, 以及茶圣陆羽推出《茶经》, 倡导茶道, 从此茶道大兴,历朝历代许许多多文人士大夫茶饮生活蔚然成风。而这种茶饮风
气的传承与扩大,便构成了中国茶文化之流。
茶文化的本质,即茶文化本身所表现出的那种精神性的价值。
要想真正了解中国古代茶文化的 “庐山真面目” , 就必须认识茶文
化的精神价值。中国古代茶文化为什么那么引人瞩目,那么不容
忽视,这倒不仅仅是因为在中国历史上出现过许多好茶的文人士
大夫及茶典茶事,更主要的是因为这些爱茶的文人雅士将品茗生
活精神化、 浪漫化、 文娱化的实践及品茗成果诸如诗歌、 绘画等艺
术产品,在精神价值上给社会及文化带来不小的冲击。从消极的
方面看,茶文化的勃兴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许多文人武士积极进
取的斗志。 从积极的方面看, 也正是茶文化在古代的勃兴, 才使得
中国古代文化尤其是中国古代审美文化获得特有的发展契机。之
所以会产生这两方面的结果, 单凭物质因素施加影响, 没有精神价
值起决定性作用是根本办不到的。这种精神价值正是茶文化的主
体人格。茶文化同中国古代审美文化的关系十分密切,品茗的生
活实践也特别具有审美艺术的浪漫色彩。品茗生活是中国古代文
人士大夫对人生理想实现方式的一种选择。茶文化是文人士大夫
创造的, 文人士大夫本身也是茶文化的一部分, 而他们的人格则成
了茶文化的一种精神性象征。 马尔库塞认为: “人格是文化理想的
依此逻辑,则文人士大夫的人格之于茶文化,则有可
能成为事实上的承担者。
文人士大夫作为茶文化的创造者及实践主体,他们同品茗这
种生活实践一起构成了茶文化体系的重要的组成部分。而茶文化
的精神性及物质性成果则在事实上标识出茶文化的客观实在性。
页, 三联书店 年版。 《审美之维》, 马尔库塞著, 李小兵译, 第
2 Edited By Scatkevin茶文化的魅力导源于文人士大夫的
茶文化从本质上说是一种人格追求,文人士大夫,通过从选茗、取
水、备器到烹茶、奉茶、品茶以及品茶环境和茶友的选择等一系列
活动,实现人格精神的完善。这种人格精神的完善正是通过茶文
化的实践活动完成的。费夏先生指出:“观念越高,便含的美越多,观念的最高形式是人格。”
正是茶文化的兴盛,才使得中国的许多文人士
人格精神。事实的另一面正如马林诺夫斯基所言:“文化可以使人
格深深地改变。 ”
大夫重建或调适了自己的人格。因此,我们要认识茶文化的本质,就必须把握古代文人士大夫是如何通过茶饮实践来塑造人格的。
《文化论》第 年版。 页,费孝通等译,民间文艺出版社
页 。 《中国艺术精神》, 徐复观著, 转引自第
3 Edited By Scatkevin二、茶的起源、发展和品类
从生煮羹饮到晒干收藏
古代中国人最早从发现野生茶树到开始利用茶,是以咀嚼茶
树的鲜叶开始的。而传说第一个品尝茶树的鲜叶并发现了它神奇
的解毒功能的人就是神农氏。在汉代托名神农而作的药书《神农
本草经》中有这样的记载: “神农尝百草之滋味, 水泉之甘苦, 令民
知所避就, 当此之时, 日遇七十毒, 得茶而解。 ” 而神农氏是什么时
代的人呢? 《庄子 篇》称: “神农之氏, ……只知其母, 不知其
父。”可见他生活于只知其母,不知其父的母系氏族社会。据考证,茶的发现与利用迄今当有万年左右的时间了。古人最初利用茶的
方式是口嚼生食,后来,便以火生煮羹饮,就像今天我们煮菜汤一
样。在茶的利用之最早阶段是谈不上什么制茶的。那时人们把它
作羹汤来饮用或以茶作菜来食用。《晏子春秋》这本记载春秋时代
齐景公的宰相晏婴生平事迹的史书,有一段以茶作餐菜的记载:
“婴相齐景公时, 食脱粟之饭, 炙三弋五卵, 茗菜而已。 ” 说晏婴身为
国相, 饮食节俭, 吃糙米饭, 几样荤菜之外只有 “茗菜而已” 。 晏婴
吃的这种“茗菜”,就是新鲜的不经晒干的茶叶。这种以茶作菜的
风俗,就是在现代还有某些地方仍保留着。如云南省基诺族至今
还有吃 “凉拌茶” 的习惯, 把采来的新鲜茶叶, 揉碎放在碗里, 加上
少许大蒜、 辣椒、 盐等配料, 再加上泉水拌匀, 就成为美味可口的佳
肴了。
后来,到了周朝和春秋时代,古人为了长时间保存茶叶以用作
盗跖
4 Edited By Scatkevin从蒸青团茶到龙团凤饼
祭品,开始把茶叶晒干,以便随时取用。而将茶叶晒干,用水煮羹
的饮茶法,持续了很长时间。晋朝人郭璞为《尔雅》这部古代字典
作注时还说,茶叶“可煮作羹饮”,说明晋朝人还采用这种饮茶法。
生煮或晒干到用时再煮羹的羹饮茶,是古代最原始的茶类。
生煮和晒干的羹饮茶,严格说来,又有一些区别。采下的鲜茶叶,经过阳光曝晒,内质发生一定变化。在某种意义上说,它又是古代
最早的制茶法,使茶便于保藏和运输。
现在的西南、两湖、两广的少数民族还保留着古代遗留下来的
吃茶法。如在滇西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瑞丽县的濮族支系的
德昂族人往往吃 “水茶” , 也就是所谓的 “盐腌” 茶, 将茶树鲜叶晒萎
后入于小篓中,撒上盐巴,不日即可取出嚼吃,嚼后把叶渣吐掉。
据说,这种吃法既可消渴又可治病。
后羹饮蔬食一变而为饼茶。三国时期魏
大约到了三国时代,人们饮用的茶已由生食生煮及晒干收藏
张揖《广雅》就有这样的
记载: “荆巴间采茶作饼, 成以米膏出之。 ” 人们将采来的茶叶先作
成饼,晒干或烘干,饮用时,碾末冲泡,加佐料调和作羹饮。张揖
《广雅》的这段记载,是现在我们能见到的有关茶的最早的加工记
载。这一时期也正是我国古代茶文化初步形成的阶段 ......
茶与茶文化,可以说是中国本土文化发展中的特产。从作为
物质本体的茶叶,到古朴典雅、款式优美的茶具,景致幽雅的茶楼,以至纯精神享受和消遣的茶诗、茶书、茶画及渗透到国民精神中的
种种茶俗茶礼,都是茶文化所涵盖的内容,既包括了茶,又包括了
茶饮之人,更包括了茶饮本身的行为及茶人所成就的一系列物质
性和精神性的成果。茶文化之所以说是中国文化的特有现象,这
主要是指茶文化在中国古代社会文化发展体系中长期占有重要的
地位,尤其是中国古代为数众多的文人士大夫对茶与茶文化的倾
心与投入,在一定程度上给塑造中国茶文化和茶道(即茶的精神)
的内在品性,带来了极大的影响;同时,这种特定的茶文化又对文
人士大夫的内在性格与精神产生了不少潜移默化的积极或消极的
影响。这相对于世界其他国家古代文化的发展,都是绝无仅有的。
中国古代巴蜀云贵的崇山峻岭中
茶虽然被包含在茶文化之中,但在某种意义上来说,茶又是茶
文化之源。在中国西南腹地
的亚热带森林,即今天的天府之国四川、多民族聚居的云南和有着
奇崛神秘山洞的贵州,是茶树最早生长的地方。正如八世纪中国
唐代的一位茶中圣人陆羽在《茶经》中所说: “茶者, 南方之嘉木也。
一尺、 二尺乃至数十尺, 其巴山峡川, 有两人合抱者。 ” 科学家考证
这种双子叶植物在地球上已生存了六七十万年了。中国西南地区
是茶树的原产地,至今在云南勐海县南糯山森林里,仍生长着一株
三十多米高的野生大茶树。它高大雄伟的身姿让我们揣想这片被
房龙称为“以前曾经覆盖着大面积森林”的地区,野生茶树生长的
1 Edited By Scatkevin承担者” ,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正是有了这神奇的天然茶树,才有后世茶
的发现利用, 以及茶圣陆羽推出《茶经》, 倡导茶道, 从此茶道大兴,历朝历代许许多多文人士大夫茶饮生活蔚然成风。而这种茶饮风
气的传承与扩大,便构成了中国茶文化之流。
茶文化的本质,即茶文化本身所表现出的那种精神性的价值。
要想真正了解中国古代茶文化的 “庐山真面目” , 就必须认识茶文
化的精神价值。中国古代茶文化为什么那么引人瞩目,那么不容
忽视,这倒不仅仅是因为在中国历史上出现过许多好茶的文人士
大夫及茶典茶事,更主要的是因为这些爱茶的文人雅士将品茗生
活精神化、 浪漫化、 文娱化的实践及品茗成果诸如诗歌、 绘画等艺
术产品,在精神价值上给社会及文化带来不小的冲击。从消极的
方面看,茶文化的勃兴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许多文人武士积极进
取的斗志。 从积极的方面看, 也正是茶文化在古代的勃兴, 才使得
中国古代文化尤其是中国古代审美文化获得特有的发展契机。之
所以会产生这两方面的结果, 单凭物质因素施加影响, 没有精神价
值起决定性作用是根本办不到的。这种精神价值正是茶文化的主
体人格。茶文化同中国古代审美文化的关系十分密切,品茗的生
活实践也特别具有审美艺术的浪漫色彩。品茗生活是中国古代文
人士大夫对人生理想实现方式的一种选择。茶文化是文人士大夫
创造的, 文人士大夫本身也是茶文化的一部分, 而他们的人格则成
了茶文化的一种精神性象征。 马尔库塞认为: “人格是文化理想的
依此逻辑,则文人士大夫的人格之于茶文化,则有可
能成为事实上的承担者。
文人士大夫作为茶文化的创造者及实践主体,他们同品茗这
种生活实践一起构成了茶文化体系的重要的组成部分。而茶文化
的精神性及物质性成果则在事实上标识出茶文化的客观实在性。
页, 三联书店 年版。 《审美之维》, 马尔库塞著, 李小兵译, 第
2 Edited By Scatkevin茶文化的魅力导源于文人士大夫的
茶文化从本质上说是一种人格追求,文人士大夫,通过从选茗、取
水、备器到烹茶、奉茶、品茶以及品茶环境和茶友的选择等一系列
活动,实现人格精神的完善。这种人格精神的完善正是通过茶文
化的实践活动完成的。费夏先生指出:“观念越高,便含的美越多,观念的最高形式是人格。”
正是茶文化的兴盛,才使得中国的许多文人士
人格精神。事实的另一面正如马林诺夫斯基所言:“文化可以使人
格深深地改变。 ”
大夫重建或调适了自己的人格。因此,我们要认识茶文化的本质,就必须把握古代文人士大夫是如何通过茶饮实践来塑造人格的。
《文化论》第 年版。 页,费孝通等译,民间文艺出版社
页 。 《中国艺术精神》, 徐复观著, 转引自第
3 Edited By Scatkevin二、茶的起源、发展和品类
从生煮羹饮到晒干收藏
古代中国人最早从发现野生茶树到开始利用茶,是以咀嚼茶
树的鲜叶开始的。而传说第一个品尝茶树的鲜叶并发现了它神奇
的解毒功能的人就是神农氏。在汉代托名神农而作的药书《神农
本草经》中有这样的记载: “神农尝百草之滋味, 水泉之甘苦, 令民
知所避就, 当此之时, 日遇七十毒, 得茶而解。 ” 而神农氏是什么时
代的人呢? 《庄子 篇》称: “神农之氏, ……只知其母, 不知其
父。”可见他生活于只知其母,不知其父的母系氏族社会。据考证,茶的发现与利用迄今当有万年左右的时间了。古人最初利用茶的
方式是口嚼生食,后来,便以火生煮羹饮,就像今天我们煮菜汤一
样。在茶的利用之最早阶段是谈不上什么制茶的。那时人们把它
作羹汤来饮用或以茶作菜来食用。《晏子春秋》这本记载春秋时代
齐景公的宰相晏婴生平事迹的史书,有一段以茶作餐菜的记载:
“婴相齐景公时, 食脱粟之饭, 炙三弋五卵, 茗菜而已。 ” 说晏婴身为
国相, 饮食节俭, 吃糙米饭, 几样荤菜之外只有 “茗菜而已” 。 晏婴
吃的这种“茗菜”,就是新鲜的不经晒干的茶叶。这种以茶作菜的
风俗,就是在现代还有某些地方仍保留着。如云南省基诺族至今
还有吃 “凉拌茶” 的习惯, 把采来的新鲜茶叶, 揉碎放在碗里, 加上
少许大蒜、 辣椒、 盐等配料, 再加上泉水拌匀, 就成为美味可口的佳
肴了。
后来,到了周朝和春秋时代,古人为了长时间保存茶叶以用作
盗跖
4 Edited By Scatkevin从蒸青团茶到龙团凤饼
祭品,开始把茶叶晒干,以便随时取用。而将茶叶晒干,用水煮羹
的饮茶法,持续了很长时间。晋朝人郭璞为《尔雅》这部古代字典
作注时还说,茶叶“可煮作羹饮”,说明晋朝人还采用这种饮茶法。
生煮或晒干到用时再煮羹的羹饮茶,是古代最原始的茶类。
生煮和晒干的羹饮茶,严格说来,又有一些区别。采下的鲜茶叶,经过阳光曝晒,内质发生一定变化。在某种意义上说,它又是古代
最早的制茶法,使茶便于保藏和运输。
现在的西南、两湖、两广的少数民族还保留着古代遗留下来的
吃茶法。如在滇西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瑞丽县的濮族支系的
德昂族人往往吃 “水茶” , 也就是所谓的 “盐腌” 茶, 将茶树鲜叶晒萎
后入于小篓中,撒上盐巴,不日即可取出嚼吃,嚼后把叶渣吐掉。
据说,这种吃法既可消渴又可治病。
后羹饮蔬食一变而为饼茶。三国时期魏
大约到了三国时代,人们饮用的茶已由生食生煮及晒干收藏
张揖《广雅》就有这样的
记载: “荆巴间采茶作饼, 成以米膏出之。 ” 人们将采来的茶叶先作
成饼,晒干或烘干,饮用时,碾末冲泡,加佐料调和作羹饮。张揖
《广雅》的这段记载,是现在我们能见到的有关茶的最早的加工记
载。这一时期也正是我国古代茶文化初步形成的阶段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4798KB,18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