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心血管科 > 冠状动脉病 > 心肌梗塞 > 信息
编号:12526406
闯过心梗鬼门关
http://www.100md.com 2015年1月15日 健康时报
闯过心梗鬼门关

     在52岁关口上,我得了心梗。

    我的父亲是心梗去世的,母亲是脑梗然后偏瘫去世的。我知道自己恐怕也难逃心脑血管出问题的命运,但一直侥幸企望避免。

    然而命运是强大的,我还是步了父亲后尘,且首发心梗的年龄比父亲提早了十多年。(点评①)

    发病

    胸口的堵塞压榨感把我憋醒

    2014年7月3日中午,我在一家餐厅吃饭,点了两个菜,其中一个是山药炒木耳。山药量有点大,我多吃了几口。吃完就有点不舒服,心口像有什么东西堵着。下午跟朋友喝茶,堵塞的感觉也是时轻时重,但我并没有在意,只以为是吃的有问题,还在喝茶时使劲蹦跳了几下,喝了不少水,想把嗓门部位的堵塞冲下去。晚上回到家,胸腔堵塞的感觉加重,但我仍以为是午饭有问题,吃了两碗绿豆粥,想解解毒。八点半,觉得累,就睡下了。
, http://www.100md.com
    晚上九点半左右,胸腔内充塞和压榨的感觉把我憋醒了。一量血压,107~167毫米汞柱。这时我有点紧张,查阅资料发现颇似心梗前兆。(点评②)

    这下心情更紧张,再量血压,116~180毫米汞柱了!过去我没有过这么高的血压。我赶紧给一位医生朋友打电话,她让我立即去医院,语气不容商量:“否则今天大家都睡不好”。我穿好衣服,简单收拾了一下,与家人开车去了附近的医院。

    几分钟后,我们到了医院,是位30来岁的女大夫接诊。先量血压。一开始,她还边量边说:“不像(心梗)啊”,但当血压计的指针回落后,她的脸色陡变,说:“哟,你这血压是挺高的!”女大夫马上让我躺上急救床,吩咐护士准备心电监护仪、打点滴、抽血。约20分钟后,验血结果出来了,那位大夫十分紧张,在抢救大厅大声地跟我和家人说:这是典型的心梗!随时有生命危险!必须马上转院抢救!我们这里抢救条件不够,你们赶紧叫120吧!

, 百拇医药     她这么一喊,我太太就有些慌张,本来没有那么不适的我也紧张起来,心跳加剧,有些焦躁。

    此时护士迅速往我嘴里塞了几种药,包括硝酸甘油。我对家人说“叫120吧”,然后拿过手机,给儿子打电话,让他也过来。我还“骚扰”了一位好朋友让他也赶到医院来。

    打完几个电话,我紧张的心情有所缓解。(点评③)

    送医

    救护车上儿子握着我的手

    不一会儿,儿子到了,120急救车也来了,我们直奔北京安贞医院。

    上了急救车,儿子坐在我旁边,握着我的手。儿子快24周岁了,这是他第一次这样握着我的手。我想起多年前父亲心脏病发作时,急救车上,我也是这么握着父亲的手。
, http://www.100md.com
    我这些年阅读过不少佛学书籍,空闲时有默诵《心经》的习惯。上车前,我开始默诵《心经》,汽车开动后,我又默诵了三遍,字字清晰,没有遗漏错乱,我很欣慰,心很快平静下来。然后我开始数呼吸,数十次返回再数。大概是药物作用加上情绪平稳,不一会儿,胸腔充塞胀满及压榨的感觉缓解了。

    约12点,我们到达安贞医院急救大厅。朋友已经等在那里,帮着办手续、交钱、取药。医生开始给我做各种检查,然后用输液、注射和口服药物等方式对我进行溶栓治疗。我一直很清醒,胸腔里胀塞的感觉没有再加重,也没有濒死感等特别的危险感觉。

    在急救大厅待了11个小时后,我住进了安贞医院的12病房,一直住到7月14日上午。这是我出生近52年来时间最长的一次住院。

    专家告诉我,我很幸运,从发病到治疗比较及时,没有形成透壁型心梗,心脏没有受到明显损害。由此我想到:父亲当年发作的心梗可能是透壁型的,出院后身体大不如前,几年后就去世了。
, 百拇医药
    或许,这是命运对我的一次眷顾吧。

    反思生活方式把我推向心梗

    住院期间,我对自己的病思考了很多。我得心肌梗塞,几乎是“必然”的。因为我具备了形成冠心病并发作急性心肌梗死的所有条件。(点评④)

    首先是基础条件,我有这方面的家族遗传病史。我的外祖母是脑溢血去世的,此前数年她老人家因脑梗塞有些偏瘫,67岁突发脑溢血去世。我的母亲、大舅都是因脑血栓而偏瘫,去世之前受了不少苦。我的父亲60多岁突发急性心肌梗死,此后多次发病,68岁时再次发病未能抢救过来,在我眼前去世。

    我的工作和生活方式也把我“推向”这种病。从1983年7月大学毕业起,我就从事新闻工作,一干就是27年。1984年至1994年在《经济参考报》值了10年多的小夜班,每天11点左右下班;1994年至2010年在《中国经济时报》值了16年大夜班,平均每年有200多天在凌晨1点以后下班,两点以后入睡。在中国经济时报的16年,一直主持报纸的采编工作,一直是高强度、高压力的工作状态。曾经有一次单位会餐,我跟上级分管领导说,说不定哪天我就会“英年早逝”。
, http://www.100md.com
    我还好静不好动,48岁以前没有运动健身的习惯。直到2012年才开始有意识地运动,但也坚持得不好。我胃口好、饭量大,在报社那些年几乎天天有饭局,吃得油腻而味咸。我没有酒量,却常因公务而不得不喝,喝到脸红头晕是常事,吐得一塌糊涂也不少见。总之堪称暴食暴饮。2013年8月以前,我还有抽烟的习惯。

    从20岁到51岁,长达30年的积累,再加上遗传基因的“绑架”,我没有突发急性心梗已经可谓是奇迹。

    直接的诱发因素是7月2日下午和7月3日上午的会议。7月2日是单位的月度经营会,这个会开得超长,从下午2点一直晚上7点,虽然中间休息10分钟,但我也基本没动。会后又吃饭,还是坐着,一直到晚上8点,连续坐了约6个小时。第二天一早又是新闻出版总署的会,路上严重堵车,我开了差不多两个小时车,接着开会两个小时,加起来又是4个小时久坐不动。

    听许多人说过,久坐是诱发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因素。果然,那天中午吃饭时,心梗就开始发作了。
, http://www.100md.com
    感念思此病之后我要重生

    住院期间,很多亲朋、同事来看我。我跟大家说,我要把7月3日当做我新的生日——那是我的重生之日。

    所谓重生,一方面是说我逃过一劫,到生死之门走了一趟又回来了;另一方面是说,我要重新做人,改变所有不良习气,健康地工作和生活,以良好的习惯优化身体和心理状况,改善命运,杜绝重蹈父亲的覆辙。(点评⑤)

    疾病就是个因果,有病因必有病果,只是发作的早晚不同,没有谁躲得过去。要想不得病,就不要造得病之因,要想远离疾病,就要去除疾病之因。我的病因中,遗传因素无法改变,而与工作、生活习惯相关的因素,我都能改变。

    我到生死关口走了一趟,体会最深的还有“无常”一词。这是个佛教名词,意即无法预知的变化。生死就是无常。以前父亲去世、亲朋去世,我也曾对人生无常、生命脆弱有或深或浅的体会,但自己亲历生死,震撼更大。我深切地认识到:不要以为死亡或危险跟你一定没关系,不管年轻年老、健康还是羸弱,每个人都可能随时面临死亡。提前思考死亡肯定比突然面对要好。
, 百拇医药
    这次生死之旅还使我知道了大小。我清晰地体察到,生死面前其他都是小事。因此我决定放下一些东西,譬如名利、得失。人生苦短,做不了几件事。做正确的事,不计名利,不计得失,坦坦荡荡,会减少很多烦恼。

    生命的意义是什么?这次躺在病床上,我还认真思考了这样的终极问题。回顾自己的前半生,我觉得愧疚多于欣慰。欣慰的是做了一两件有意义的事,愧疚的是自己在德行上、智慧上都有很多欠缺。

    未来,生命有限、时间宝贵,我想让自己就此重生,多行好事、多积智慧、爱惜身体、健康平和。就像我在自己的微博中写到的:“疾病是一部人生教材。它给我们痛苦,让家人跟着担惊受怕受苦受累;也给我们启迪,让我们有机会思考人生的意义,斩断我们的许多贪执,逼我们放下许多包袱。它可能使悲观者悲观,消磨其意志;却也可能使乐观者修炼出更深刻的乐观,磨练出更坚强的意志。乐观而积极地面对疾病,战胜疾病,必会对世界、对人生有更全面的认识,更积极的态度,我们也就能配得上我们经历的苦难。我将配得上我经历的苦难。我将真正地重生。”
, http://www.100md.com
    点评①

    家族有心脑血管疾病史,后代也高发。2011年7月26日《循环:心血管遗传学》就曾发表过一项大型群体研究显示,如果父母双方均患有心肌梗死,其子女发生心梗的几率比父母无此病史者高6倍。

    不过,“难逃命运”似乎有些言过其实了。北京安贞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陈立颖提醒,说心梗“遗传”,并不代表心梗是遗传性疾病,只能说“女性65岁之前、男性55岁之前,出现早发冠心病,其子女患冠心病、遭遇心梗的风险要高”。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刘兆平称,应当说,冠心病确实有遗传倾向,而追溯这种遗传倾向,一般只会追溯到患者的父母和兄弟姐妹,不会追溯到祖父母、外祖父母。事实上,临床上父母、兄弟姐妹几人一起出现冠心病需要做支架的情况也不少。

    不过,两位专家一致认为,冠心病或心梗的“家族抱团”,还跟一家人的生活习惯比较一致有关,比如都是重口味、都不爱运动等。
, 百拇医药
    因此需要提醒的是:父母有早发冠心病史(父55岁之前、母65岁之前),存在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以及吸烟史的人,需提防冠心病乃至心梗的发生。

    点评②

    作者非常敏锐地察觉到了“心梗”的到来,这为后来的及时抢救打下了基础。

    胸闷的确是心梗发作的常见征兆,不过也要注意男女有别。阜外心血管病医院杨跃进副院长曾经和团队在分析了一项涵盖全国31个省市109家医院1.4万例患者后发现,男性急性心梗发作症状很明确,主要是持续胸痛(67%)和大汗(70%);女性患者则主要是放射痛、后背痛、恶心呕吐多,胸痛和大汗相对少见,有时“自己都说不清楚”。

    临床上,心绞痛还可能表现为下颌疼、四肢疼痛、颈肩部疼痛、上腹部疼痛,有的表现为咽喉部紧锁感,常易误诊为牙痛、颈椎病、胃炎、急性胆囊炎和胰腺炎等。值得注意的是,“消化不良或胃肠不适”也有可能是心梗前兆引起的憋闷、胀满。
, http://www.100md.com
    点评③

    获得了医生朋友“指导”,作者为自己争取了心梗救援的时间。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心肺复苏学专业委员会委员、武警总医院急救医学中心副教授汪茜建议,出现心梗症状,可按“吃药-求救(电话)-打开门-坐/躺等”的顺序等待救援,同时记下心梗发作时间,对后续治疗有好处。

    碰到心梗时,患者不要慌,可取硝酸甘油、阿司匹林服下,然后打电话向亲人和120或999求救,然后打开门,坐下或躺下等待亲人、医护人员过来,最好坐/躺在电话机旁。这时,心态也应保持平和,因为越紧张症状越难以缓解。要试着放松呼吸。

    文中,作者与家人开车去了医院,后来是坐120转院的。对此,汪茜副教授的意见是:如果患者症状允许、联系120也很顺利,等待120急救是最合适的。因为120急救车配有急救设备、药品。但如果联系120,发现他们来的时间较长,患者就可自己简单处理,比如含服硝酸甘油、服阿司匹林(300?)后,由亲朋驾车去医院。一般不建议打车,因为不确定因素太多。自己骑车、步行去医院更是不现实的。
, 百拇医药
    还有一些小细节很有帮助:硝酸甘油现在已有了喷雾剂型,用起来更方便。感觉症状没有缓解,可多喷几次。含服硝酸甘油,如果5分钟感觉症状还没缓解,可再含一颗,能连含三次,隔5分钟一次就行。

    点评④

    作者的反思非常有意义,预防心血管病,功夫永远在个人、在平时。

    冠心病具有家族倾向,但专家们都强调:不是父母怎样,后辈就一定怎样。健康这件事,除了性别、遗传因素无法选择,其他都是主观能动性的事儿。积累健康知识、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永远都是打开健康之门的“金钥匙”。

    在此,还有一个属于患者“主观能动性”范畴的事项需要提醒大家:在冠心病、心梗发作前一周左右,自己留个心,抓住它们的“蛛丝马迹”。北京安贞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陈立颖对此很有感触,她说:心梗一旦出现,就意味着心肌细胞的坏死,这对于我们的身体来说是件非常“悲痛”的事,因为已经坏死的心肌不能再生,时间长了可能会造成心脏扩大,导致一部分心脏功能丧失,是“最好不要发生的事”。
, 百拇医药
    怎么避免呢?在心梗或冠心病发作前可能会有一个“不稳定心绞痛”,比如以前没有胸痛的,现在突然胸痛了;以前偶尔胸痛的,现在发作频繁、持续时间长了等等。这时如果我们及时干预,就能保全一颗健康的心脏。

    点评⑤

    我国著名心血管病治疗专家胡大一教授曾在北京做过一个统计,1984年到1999年15年期间,北京市35岁到44岁这个年龄段的男性,心肌梗死死亡率增加了159%,这一批人在做学术、政治、商业等方面,都是骨干和精英,因为心梗离去,对家庭、对社会都是重大损失。

    2014年8月8日发布的《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3年)》显示,2012年中国心脑血管疾病中,急性心肌梗死的住院总费用为49.61亿元,扣除物价影响因素后,自2004年以来,年均增长速度分别为25.00%。次均住院费用急性心肌梗死为16802.4元,自2004年以来,年均增长速度分别为5.78%。如此庞大的心血管病患者人群背后还有积压在国家、社会“身上”沉重的经济负担。

    其实不管是精英还是普通百姓,对付心脑血管病的方法、道理都一样的,即积极控制危险因素。十个心血管问题,只要控制好危险因素,9个可预防。

    方法说来也简单,就是控制好9个因素:①血脂异常胆固醇高、②吸烟、③糖尿病、④高血压、⑤腹型肥胖、⑥饮食中缺少蔬菜水果、⑦少运动、⑧精神紧张、⑨饮酒。

    健康重生,你还在等什么?, 百拇医药(中国发展出版社社长 包月阳 点评部分由董蕊采访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