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药教育 > 信息
编号:12515032
严世芸:带着兴趣才能学好学深
http://www.100md.com 2015年1月23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4238期
严世芸:带着兴趣才能学好学深
严世芸:带着兴趣才能学好学深

     严世芸获第六届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

    严世芸在课堂上。

    2015年1月17日下午,严世芸教授从医从教50年研讨会在上海中医药大学隆重举行。严世芸,上海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曾任上海中医药大学校长,上海中医药研究院院长,是上海市名中医、国家级教学名师。他既是一位临床经验丰富的名医,又是一位中医教育的改革者,为中医药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20世纪80年代,严世芸率先提出中医药人才培养“早实践、多实践、反复实践”的理念,探索“早临床、多临床”教学模式,创建了以学分制改革为先导的中医药人才个性化培养模式和课程教学体系,利用学分制,形成多元化、个性化的培养规划,学生在完成前期专业基础课程后,可自由选择培养方向,通过特殊的课程组合,完成个性化的专业教学。突破传统“百人一面、千校一面”办学模式,满足中医人才多样化培养的需求。

    严世芸积极思考教学方法的改革,他提出按照学生中医思维形成的规律,结合知识掌握进程,将中医经典课程、中医各家学说课程进行重组,拓展适合不同教学层次的形式多样的课程群,使之贯穿于基础和临床教学各阶段。

    严世芸教授无论在为医、为学,教育领域中都获得了很大的成就,而这些成就的取得,得益于他中学时代就读的杨思中学。杨思中学奉行素质教育和快乐教育,除了知识学习之外,还有体育、物理、化学、文学等各种各样的兴趣小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自由选择。严世芸当时就特别偏爱体育类兴趣小组,还报名参加了拳剑兴趣小组。这一段经历培养了严世芸善于思考、勇于创新的思维方式和个性,也成为他日后思考中医教育改革的源头。

    严世芸说:“‘你懂的,我也懂,你不懂的,我也不懂。’如果把中医学子都培育成了同一知识结构的人,这样的群体协作能力是最低的。”所以他采用“前期趋同,后期分化”方法,使学生们的知识结构形成差异,形成互补态势。

    “比如我们搞个中医诊断软件,光有中医人才不行,光有电脑人才也不行,必须有既懂中医,又懂电脑的人才,也许他在电脑方面没有纯电脑人才强,在中医方面也没有纯中医人才强,但是他可以起到沟通这两方面人才的作用,这也是我们需要的人才。”

    严世芸认为,在教育过程中,除了教导专业知识外,一定要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同时也因因势利导,发掘学生的兴趣所长,让学生带着兴趣学习,这样才能学得好、学得深。, 百拇医药(何建新 上海长海中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