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专业 > 中华名医 > 缅怀学习
编号:12514888
中医思想家陆广莘
http://www.100md.com 2015年1月30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4242期
融汇古今卓然立学究天人称大医,追思陆广莘先生,医道正气一部书,为陆广莘《中医学之道》新版序
中医思想家陆广莘

     中医思想家陆广莘

    1月28日是国医大师陆广莘诞辰88周年纪念日。在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主办的“新版《中医学之道》首发式·陆广莘遗物捐赠仪式暨陆广莘学术思想研讨会”上,大家缅怀追思大师的高风亮节、德艺双馨和对中医药的卓越贡献。特以此纪念国医大师陆广莘。

    自从1994年夏季在有色金属研究总院第一次听到陆广莘先生的演讲,时间已经过去了20多年。这期间,又一代中医人成长起来,大家都会有其标志性的记忆,陆广莘应当是这一代人遇到的最富创见性的中医思想家。

    本立而道生

    陆广莘那一次演讲的题目是“本立而道生”,按照儒家的教化原则,这是面向“君子”的开示。也许是“人以群分”的缘故,听众对陆广莘关于养生、气功和中医的解释反应甚好,我也有“涣然冰释”的感觉。在这之后,我甚是注重陆广莘的思想见解,及至2004年我跟随贾谦先生从事中医药发展战略研究,才得以发现和体会到陆广莘思想的战略价值。正如陆广莘对“中医研究”和“研究中医”的区分一样,“思想研究专家”和“思想家”也具有根本性的不同。协助侯外庐撰写《中国思想通史》的张岂之曾经很直率地说过,中国缺少的不是专家,而是思想家,他本人不是思想家,因为他的思想影响不大。这或许是张岂之自谦的话,陆广莘也没有说过他是思想家这样的话,但是我们已经感受到陆广莘学术思想的穿透力。如果我们相信自己的判断,那就无法否认他是当今这个时代的思想家。

    “老人上书”传为佳话

    上世纪初,梁启超、胡适等诸公在全国上下拥有众多拥趸,在他们的思想中,中国是能够除旧开新的。尽管存在主义之争、道路之争,但其用心尚是非常纯粹的,都是为了中国走上新的发展道路,尽快富强起来。近些年来,我国学术思想界过于强调前辈思想家们的不足,对他们坚持的“核心价值观”做过多种解释和分析,认为其间的差异性大于一致性。实际上,他们之间思想上的分歧,他们与我们所处时代特征的变化并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大,也许所有的差别只是对具体问题的“觉”与“不觉”而已。令人感到诧异的是,前辈思想家们对中医药几乎是集体性的“遮蔽”,从而彰显出在他们的思想文化视域中,中医药从来就不是中国思想文化的主流。他们说中医没有“可通之理”,但他们从来不说中国文化没有可通之理,足见他们认为中医药与儒释道等传统文化之间可通处甚少。

    当然,这是一种用当时非常流行的“科学”的眼光看待与认识中医药的方式所带来的结论,而自此之后,中医药在中国的发展就一直被这种认识所束缚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9564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