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 正文
编号:13040951
减肥女性超重者不足五成 体重管理才可以长久瘦身
http://www.100md.com 2015年2月2日 中国妇女报
     超重和肥胖不仅使我们的健康状况恶化,寿命缩短,还可能会成为糖尿病、心脏病等很多慢性病的“导火索”,甚至有6种癌症会专门盯上胖子,且肥胖女性比肥胖男性患恶性肿瘤的危险更高。数据显示,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肥胖国,约有4600万成人肥胖,3亿人超重;我国18岁以下超重人群已达1.2亿。专家指出,人们的腰围每增加1英寸,得癌症的风险就会增加8倍以上,中国人应将体质指数控制在18.5~23之间。而2014年绿瘦中国肥胖指数显示,在减肥人群中,约95%的减肥人群是女性,而仅有5%为男性;减肥人群中真正超重的人不足五成。专家建议,减肥只是短期行为,要战胜肥胖和超重,我们还需要对体重加以科学管理,做到吃动平衡,健康瘦身。

    ■ 本报记者 彭芸

    肥胖对人们健康的危害,早已人尽皆知。它不仅会成为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和其他慢性病的“导火索”,更是引起人类致命杀手“癌症”的直接诱因。美国华盛顿大学一项研究表明,过去30年里,中国的肥胖率急剧上升,导致4600万成人“肥胖”,3亿人“超重”,中国目前已成为世界第二大肥胖国,肥胖人数仅次于美国。

    另据中国疾控中心和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进行的一项长达22年的大样本量研究表明,我国18岁以下超重人群已达1.2亿,其中45%至50%的小学生肥胖者和60%至70%的中学生肥胖者,到成年后会继续肥胖。我国青少年糖尿病比例已是肥胖大国美国的4倍。

    中国社会科学院食品药品产业发展与监管研究中心主任张永建指出,肥胖问题不仅是健康问题,也不仅是超重或肥胖者个人的问题,已成为社会问题。

    肥胖会诱发多种病,6种癌专爱找胖人

    众所周知,超重和肥胖不仅使我们的健康状况恶化,寿命缩短,还可能会带来糖尿病、心脏病、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骨关节炎、癌症等很多慢性病和消耗性疾病。近日,世界癌症研究基金会公布了一项最新结论:有六种癌症会专门盯上胖子。

    世界癌症研究基金会专家介绍,经过多年的临床研究发现,33%的癌症发生在肥胖人群中;其中,肥胖女性比肥胖男性患恶性肿瘤的危险更高。

    对此,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陈君石教授曾形象地说:“人们的腰围每增加1英寸,得癌症的风险就会增加8倍以上。”肥胖诱发癌症,主要是因为肥胖者身上脂肪过多,会刺激体内激素水平的提升,如脂肪细胞能释放雌激素,会增加女性肥胖者患乳腺癌的风险;腹部脂肪细胞则会促使人体产生生长激素,而这正是诱发多种癌症的关键所在。

    此次,科学家们又进一步明确了更为青睐“肥胖一族”的肿瘤,分别是:食道癌、胰腺癌、结直肠癌、子宫癌、肾癌和乳腺癌。此外,小肠癌、胆囊癌、喉癌、膀胱癌、子宫颈癌、卵巢癌、脑瘤、淋巴瘤等与肥胖也有一定关系。

    “更值得提醒的是,儿童肥胖也会给日后罹患癌症埋下隐患。”天津肿瘤医院儿童肿瘤科主任闫杰说,英国研究表明,相对于正常体重的儿童,越胖的孩子日后患胰腺癌、膀胱癌、肺癌、呼吸道癌症和口腔癌的概率会越高。闫杰提醒:“如今走在大街上,‘小胖墩’越来越多,他们的生活方式大多不健康,吃洋快餐、膨化食品,喝碳酸饮料,缺乏运动。殊不知,这些都为日后患上肿瘤埋下了‘定时炸弹’”。

    减肥人群中95%为女性,真正超重者不足五成

    有调查显示,在职场中拥有好身材的女性,更容易获得事业上的成功,也会有比较高的薪水。发表在美国《应用心理学》杂志上的研究发现,身材苗条的女性职员相对于身材肥胖的同事,更容易获得职位的晋升,工资水平也更高。相比之下,肥胖者面临就业上的隐性歧视;体重超重或过胖的人在婚姻选择上,遇到的障碍要比正常人高;另外,肥胖往往被看作病态,体重超重的人经常会受到别人的嘲笑,从而会导致抑郁。因此,“要么瘦”“要么死”正在成为许多爱美女性的减肥宣言。

    上海交通大学EMBA客座教授、广东绿瘦健康咨询有限公司首席顾问周宏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2014年“绿瘦中国肥胖指数”显示,在减肥人群中,男女比例严重失衡,约95%的减肥人群是女性,而仅有5%左右为男性。

    BMI(身体质量指数=体重公斤数除以身高米数的平方),是目前国际上常用的衡量人体胖瘦程度以及是否健康的一个标准。一般我们将体重身高指数(BMI)等于或大于25定义为超重,将BMI等于或大于30定义为肥胖。数据显示,中国人对肥胖更敏感,中国人对体重健康的要求更高,当BMI值大于20.5时,中国女性就感觉自己胖了,开始出现减肥的意愿和行为;30岁以上表示有瘦腰需求的人群高达61.1%;而在减肥人群中,真正超重的人不足五成,微胖人群的比例也不在少数,甚至还有近1%的苗条人士。

    而从目前国人的减肥方式看,41%的瘦身需求人群主要靠节食减肥,40%用减肥产品,19%靠运动减肥;经常走动的人群占比15.4%,经常坐着的人群占比84.6%。从减肥效果看,在减肥人群中,虽然短期内的体重得到了控制,但由于管不住嘴(70%的人暴饮暴食,60%人喜欢油腻食物包括火锅等),体重又出现了反弹。

    吃动平衡,实行科学的体重管理才是减肥王道

    “在探讨究竟是什么原因使现代人越来越胖的时候,也许我们更多要关注动的问题。”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食药总局保健食品审评专家李可基这样强调。

    李可基指出,减肥只是一种短期行为,要战胜肥胖和超重,我们还需要对体重加以科学管理。如何管理?说来也简单:一个是吃,一个是动。此外也可以适当采用一些辅助的减肥方法,例如吃减肥药、手术等。但这些方法如果不和体重管理、不与吃动相接合,效果还是难以持久的。

    李可基建议,从吃上说,一是减肥一定要有一个因人而异的饮食控制;二是控制食物总量,同时还相对需要均衡饮食,不管是吃高蛋白、高脂肪还是高碳水化合物、高淀粉,一个基本的原则,它们合在一起的总能量不能高了。只要少吃,都能减肥。

    陈君石则建议,每个人都应该在正常体重范围内尽可能地瘦,将体质指数(BMI)控制在21—23之间,中国人则应保持更低,在18.5—23之间。

    闫杰也指出,约30%男性肿瘤和60%女性肿瘤的发生与营养因素密切相关,大量食用蔬菜和水果可以明显降低癌症发生的危险,可使癌症总体发生率降低约50%,对预防胃癌、结肠癌、肺癌、口腔癌、喉癌的发生,更有帮助。“每天各类水果最好能吃到400克,蔬菜次之;多喝水,少喝酒和含糖饮料;限制红肉(猪肉、牛肉、羊肉)摄入,避免加工的肉制品。”闫杰强调。

    而体育活动在控制体重及减肥中的作用也不仅仅在于消耗能量,其实运动消耗的能量非常有限,但运动本身有调节代谢的作用,运动还能改善心肺功能、胰岛素敏感性,对慢性病有非常好的控制。尤其是希望只减肥肉而非减瘦肉时,只有同时做运动才能做到。李可基建议,在运动减肥方面,如果是走路,每次至少要一小时或者更多,对体重的控制才有帮助。而骑自行车、游泳、跑步等也有同样的效果。

    多数人还处于健康管理初级阶段,亟须建立全民肥胖健康监控管理体系

    周宏明认为,健康体重管理(包括营养均衡的饮食计划和健康科学的减肥方法)才是减肥成功的关键,对于正在减肥或准备减肥的女性来说,帮助她们建立一个科学、全面的体重管理理念和行为习惯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健康管理,是上世纪中叶美国人提出的概念,指一种对个人或人群的健康危险因素进行全面管理的过程。在西方,健康管理计划早已成为健康医疗体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能有效降低个人患病风险,降低医疗开支。中国医师协会会长殷大奎表示,目前健康管理分为了解健康、管理健康和促进健康三个阶段,国内大多数人还处于了解健康的初级阶段,社会需要更多的专业健康管理机构,来促进企业、个人以及家庭的健康管理。

    而随着人们愈来愈意识到肥胖对健康影响的严重性,实现个性化解决和效果监测的体重管理已成为健康管理的重要部分。张永建呼吁,通过系统研究建立全民肥胖健康监控管理系统,不仅利于全民建立健康生活方式,建立以饮食、运动为主要武器并辅助相关产品的体重控制的科学模式,而且也能为营养学、医疗领域等提供数据参考。而新的数据分析手段,能够在体重管理和改变现代人的生活方式方面更加有效,也会对整个减肥领域大有裨益。

    相关链接

    发胖最伤人体五大器官

    除了诱发癌症,发胖还会对身体健康造成哪些危害呢?美国《医药日报》近日载文,刊出“肥胖最伤害五大人体器官”。

    1.心脏。体内多余脂肪组织需要消耗更多的氧。这意味着心脏必须为脂肪组织提供更多的血氧。此外,动脉中脂肪堆积越多,动脉功能就越差,血管壁增厚,血流减少,不仅加重心脏负担,而且增加血栓和全身血液循环恶化的危险。研究发现,与健康人群相比,肥胖者动脉粥样硬化危险高10倍。

    2.结肠。研究发现,肥胖与多数癌症都有相关性,但与结肠癌关联最大。在肥胖人群中,肠癌发病率与肥胖程度之间呈惊人的正比例关联。专家认为,一大原因是,加工肉食和红肉摄入过量,增加肠道息肉(早期结肠癌迹象)危险。另一大原因是胰岛素或血液中与胰岛素有关的生长因子水平偏高。

    3.大脑。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一项新研究发现,与体重正常人相比,胖人大脑组织平均少8%,大脑早衰16年。一般超重者的脑部组织也比正常人少4%,早衰8年。越胖,大脑认知功能越差。科学家认为,这与大脑神经纤维周围白质恶化有关,这会影响神经纤维传递信号。

    4.皮肤。肥胖也会损害皮肤健康。肥胖症会导致体内激素变化,进而导致黑棘皮症(皮肤色素沉着,增厚粗糙等)和瘀滞性皮炎(皮肤红肿发炎等),也会导致静脉功能减退,血流不畅,增加脚部溃疡危险。

    5.肺脏。法国一项研究发现,与体重正常者相比,腹部肥胖者肺功能损害几率高两倍,慢阻肺和睡眠呼吸暂停等呼吸道疾病发病率更高。研究人员表示,肥胖者肚子大会限制横膈膜,进而加大肺脏扩张难度。此外,过多脂肪会增加体内炎症反应,一定程度上损害肺脏。通常腹部肥胖是指,男性腰围大于40英寸(约 101.6厘米),女性腰围大于35英寸(约88.9厘米)。

    (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