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健康能撑多久
阿里健康是阿里巴巴集团涉足医疗健康产业的重要布局和大胆尝试。尽管这一业务部门的成立时间不算太长,但集团非常看好这块业务的发展商机,投入重金和资源。阿里巴巴上市后,阿里健康开始发力,先后在河北、广东等地率先试验阿里健康APP及相关功能和服务。为了推广阿里健康的品牌和服务,不惜工本,实施价格优惠补贴。
阿里健康结合中国国情所设计和推出的全新产品和服务模式,可以部分解决医疗服务领域的刚性需求和痛点,如果能得到医院和医生的配合,政策相关部门的支持,这种移动医疗服务可以全面拓展,国外也有成功案例。显而易见,阿里巴巴对阿里健康有短期赔钱、长期做大的打算,但要取得既定目标,还需要重点解决以下几方面问题:
医疗资源整合
医疗服务的主体是医生,没有医生和医疗机构的配合,许多服务和产品就无法实施并保证达到高质量。
互联网手段和工具不能包办解决所有问题。平安最近全职聘用300名医生,为自己的客户提供免费专业服务,可见医疗服务领域必须有专业医疗人员深度介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才有可能把移动医疗服务做扎实、做持久。抓住医生,调动医生积极性,医改才有可能成功,医患关系才有望改善,这是显而易见的。如果认为,IT和移动互联可以解决一切问题,效率的改善和提高可以让医生失业,找不到工作,那实在是太轻看医生的作用和价值了。
, 百拇医药
弥补IT局限
信息化和移动互联、APP可以给医疗服务领域带来新的解决方案并提高效率,但医疗服务很复杂,是有门槛和风险的专业服务,其核心是在患者有病时对症下药、治病救人,无病或亚健康时作好健康管理和疾病预防。
挂号、购药、咨询和就诊是医疗服务过程的重要部分,IT也能解决其中的难点和低效问题,但不能完全取代人工。现代临床科学还有许多无法诊断和治疗的疾病,许多疑难杂症必须不断进行新的探索研究,靠医生面对面问诊或通过非常有效、坦诚的视频沟通,才有可能作出最佳的诊断和治疗方案。即使现有的方案不能治本、治愈,也需要有效沟通来消除患者误解,缓和医患关系。过度依赖IT,忽略人的因素,肯定难以规避医疗服务中的许多风险,影响声誉和品牌推广。
另外,移动医疗的成功还需要许多软硬件配套支持。可穿戴设备、大数据、新诊断疗法、信息追踪、线上线下结合也很有必要。单独的IT解决方案设计得再好,也有风险和人为因素干扰。只有认清这方面局限,才能更加务实地去设计合理的移动医疗整体解决方案。
, 百拇医药
药价难判性价比
阿里健康现在力推的一个模式是处方竞价购药,这个初衷虽好,但与中国国情不符。欧美市场的药品,尤其是仿制药,质量标准和市场监管很严格,仿制药能占据70%以上的处方量市场,其前提是质量标准一致,所以廉价成了主要竞争优势。但在中国,由于历史原因,仿制药质量参差不齐,价格不是判别药品质量和性价比高低的标准。外资企业凭借品牌优势,定价明显高于国内企业,甚至在国内医生和患者之间形成一定的信誉知名度。
阿里健康如果主推竞价购药,给与海量补贴,也许无法奏效。因为APP的应用,仅仅以价格和补贴作为诱导,不是一个好的解决方案。用药的选择和合理性、用药的依从性和监控不良反应,都需要医生和药师的指导,忽略了专业人士的介入和跟进服务,或许只是在花钱买吆喝,无法真正赢得医生和患者的信赖,使之成为常用的就医卖药工具。
政策通道仍待设计
, 百拇医药
移动医疗毕竟是新鲜事物,尚未有太多的成功先例,要允许试错,允许调整,不能急功近利。现行政策还有许多不确定因素,许多政策需要调整,需要为移动医疗提供开放实施基础或通道,也需要政府部门制定新的监管细则。
医改在许多国家并不成功,原因往往就是不接地气,政策、法规不合理或不与时俱进,所以实施移动医疗服务必须得到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好好借鉴国外经验,尽快探索适合国情的整体解决方案,并留有足够余地及时更改不合理的设计和政策。
中国医生执业自由和执业险全覆盖是需要尽快解决的行业内问题,医生的收入待遇也事关医生能否安心执业、能否提高服务效率和服务质量的问题,需要得到政府部门的充分理解支持,以及有作为的改革推进。
谁来买单
任何产品和服务都需要实现盈利,依靠免费和补贴的项目和产品难以做大和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尽快实施可行的商业模式,让客户满意,并有受益者支付买单。
, 百拇医药
阿里巴巴的实力使阿里健康有足够的底气和信心在前期烧钱,但从长远讲,阿里健康产品和服务必须有人买单,而且能产生可观收入和利润,这是阿里健康还待解决的方向性和模式问题。
当然,看好阿里健康未来的人,可以这样解释:“移动医疗市场很大,机会很多,即使现在盈利模式还不清晰,总有时间探索机遇,找到盈利模式。谁能坚持到最后,谁就能笑到最后。”
PBM模式尚需时日
其实,阿里健康正在尝试的服务平台,加上中信药业数据库以及支付宝,可以打造中国式的PBM药品福利管理公司。像美国的快捷药方公司(Express Scripts)每年为政府、企业、保险公司和个人管理14亿份处方药业务,年销售额高达1100亿美元,市值600多亿美元。尽管现在中国还没有这样的机构,但随着政策环境变化,需求更加明显和体系完善,还是有可能出现这样的商机和服务模式,只是需要时间和耐心。在这方面,阿里巴巴绝对有抢占市场先机的资源和经验。
综上所述,我们不妨这样预测:移动医疗的前景看起来很美,市场也足够大,但要实现盈利和可持续发展,需要多方合作,需要时间,进行多种探索。仅仅依靠APP和移动互联手段,也许能带来流量和吸引眼球,但如果不能把流量变成现金,不能赚钱,就无法持久。
阿里健康,目标远大,解决方案独特,是否可行,现在下结论还太早。从发展的眼光看,随着可穿戴设备、大数据、移动互联、线上线下专业医疗服务和健康管理、个性化诊疗等资源配套整合与上下游合作的普及深入,移动医疗领域趋于成熟,一定大有可为。, http://www.100md.com(■王进)
阿里健康结合中国国情所设计和推出的全新产品和服务模式,可以部分解决医疗服务领域的刚性需求和痛点,如果能得到医院和医生的配合,政策相关部门的支持,这种移动医疗服务可以全面拓展,国外也有成功案例。显而易见,阿里巴巴对阿里健康有短期赔钱、长期做大的打算,但要取得既定目标,还需要重点解决以下几方面问题:
医疗资源整合
医疗服务的主体是医生,没有医生和医疗机构的配合,许多服务和产品就无法实施并保证达到高质量。
互联网手段和工具不能包办解决所有问题。平安最近全职聘用300名医生,为自己的客户提供免费专业服务,可见医疗服务领域必须有专业医疗人员深度介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才有可能把移动医疗服务做扎实、做持久。抓住医生,调动医生积极性,医改才有可能成功,医患关系才有望改善,这是显而易见的。如果认为,IT和移动互联可以解决一切问题,效率的改善和提高可以让医生失业,找不到工作,那实在是太轻看医生的作用和价值了。
, 百拇医药
弥补IT局限
信息化和移动互联、APP可以给医疗服务领域带来新的解决方案并提高效率,但医疗服务很复杂,是有门槛和风险的专业服务,其核心是在患者有病时对症下药、治病救人,无病或亚健康时作好健康管理和疾病预防。
挂号、购药、咨询和就诊是医疗服务过程的重要部分,IT也能解决其中的难点和低效问题,但不能完全取代人工。现代临床科学还有许多无法诊断和治疗的疾病,许多疑难杂症必须不断进行新的探索研究,靠医生面对面问诊或通过非常有效、坦诚的视频沟通,才有可能作出最佳的诊断和治疗方案。即使现有的方案不能治本、治愈,也需要有效沟通来消除患者误解,缓和医患关系。过度依赖IT,忽略人的因素,肯定难以规避医疗服务中的许多风险,影响声誉和品牌推广。
另外,移动医疗的成功还需要许多软硬件配套支持。可穿戴设备、大数据、新诊断疗法、信息追踪、线上线下结合也很有必要。单独的IT解决方案设计得再好,也有风险和人为因素干扰。只有认清这方面局限,才能更加务实地去设计合理的移动医疗整体解决方案。
, 百拇医药
药价难判性价比
阿里健康现在力推的一个模式是处方竞价购药,这个初衷虽好,但与中国国情不符。欧美市场的药品,尤其是仿制药,质量标准和市场监管很严格,仿制药能占据70%以上的处方量市场,其前提是质量标准一致,所以廉价成了主要竞争优势。但在中国,由于历史原因,仿制药质量参差不齐,价格不是判别药品质量和性价比高低的标准。外资企业凭借品牌优势,定价明显高于国内企业,甚至在国内医生和患者之间形成一定的信誉知名度。
阿里健康如果主推竞价购药,给与海量补贴,也许无法奏效。因为APP的应用,仅仅以价格和补贴作为诱导,不是一个好的解决方案。用药的选择和合理性、用药的依从性和监控不良反应,都需要医生和药师的指导,忽略了专业人士的介入和跟进服务,或许只是在花钱买吆喝,无法真正赢得医生和患者的信赖,使之成为常用的就医卖药工具。
政策通道仍待设计
, 百拇医药
移动医疗毕竟是新鲜事物,尚未有太多的成功先例,要允许试错,允许调整,不能急功近利。现行政策还有许多不确定因素,许多政策需要调整,需要为移动医疗提供开放实施基础或通道,也需要政府部门制定新的监管细则。
医改在许多国家并不成功,原因往往就是不接地气,政策、法规不合理或不与时俱进,所以实施移动医疗服务必须得到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好好借鉴国外经验,尽快探索适合国情的整体解决方案,并留有足够余地及时更改不合理的设计和政策。
中国医生执业自由和执业险全覆盖是需要尽快解决的行业内问题,医生的收入待遇也事关医生能否安心执业、能否提高服务效率和服务质量的问题,需要得到政府部门的充分理解支持,以及有作为的改革推进。
谁来买单
任何产品和服务都需要实现盈利,依靠免费和补贴的项目和产品难以做大和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尽快实施可行的商业模式,让客户满意,并有受益者支付买单。
, 百拇医药
阿里巴巴的实力使阿里健康有足够的底气和信心在前期烧钱,但从长远讲,阿里健康产品和服务必须有人买单,而且能产生可观收入和利润,这是阿里健康还待解决的方向性和模式问题。
当然,看好阿里健康未来的人,可以这样解释:“移动医疗市场很大,机会很多,即使现在盈利模式还不清晰,总有时间探索机遇,找到盈利模式。谁能坚持到最后,谁就能笑到最后。”
PBM模式尚需时日
其实,阿里健康正在尝试的服务平台,加上中信药业数据库以及支付宝,可以打造中国式的PBM药品福利管理公司。像美国的快捷药方公司(Express Scripts)每年为政府、企业、保险公司和个人管理14亿份处方药业务,年销售额高达1100亿美元,市值600多亿美元。尽管现在中国还没有这样的机构,但随着政策环境变化,需求更加明显和体系完善,还是有可能出现这样的商机和服务模式,只是需要时间和耐心。在这方面,阿里巴巴绝对有抢占市场先机的资源和经验。
综上所述,我们不妨这样预测:移动医疗的前景看起来很美,市场也足够大,但要实现盈利和可持续发展,需要多方合作,需要时间,进行多种探索。仅仅依靠APP和移动互联手段,也许能带来流量和吸引眼球,但如果不能把流量变成现金,不能赚钱,就无法持久。
阿里健康,目标远大,解决方案独特,是否可行,现在下结论还太早。从发展的眼光看,随着可穿戴设备、大数据、移动互联、线上线下专业医疗服务和健康管理、个性化诊疗等资源配套整合与上下游合作的普及深入,移动医疗领域趋于成熟,一定大有可为。, http://www.100md.com(■王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