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应学点古代天文历法知识
《中国中医药报》2014年12月18日和19日分别发表了熊继柏先生的《人体气血盛衰与日月盈虚相应》和张登本等先生《不知年之所加,不可以为工》的文章,深深感到中国古代天文、历法学对中医学习的重要性,建议中医药院校中医基础理论课程应增加古代天文学、历法学的相关内容,可设立专门章节阐述。
首先,对中医来讲,中国古代天文、历法学知识是不可或缺的。《黄帝内经·素问》的“上古天真论”“四气调神大论”“脏气法时论”“天元纪大论”等篇对古代天文、历法学知识均有涉及。唐代孙思邈在《千金要方·大医习业》中也提出,要想成为大医,除学习《内经》等著作外,还可“至于五行休王、七耀天文,并须探赜,若能具而学之,则于医道无所滞碍,尽善尽美矣”,说明作为一名中医掌握中国古代天文、历法学的重要性。
其次,为什么当代中医药院校有的医学生毕业后,在从事临床工作时底气不足?这与张登本等先生在《不知年之所加,不可以为工》的文章中提及的对中国古天文学知识了解较少有关。也就是说“为工”,或者说成为一个合格的中医师,需要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不知天文、不知地理就无法读懂《内经》原文的内容,无法回答相关问题的所以然”。
再其次,当代中医院校的中医基础理论中有关中国古天文学基础知识的内容少之又少,再加上当代学中医的大学生对现代天文学知识有较多了解,而二者的内容有一定的差别,增加了学习中医基础理论的难度。其实,以地球为相对静止点是古天文学(包括中国古天文学)的特征之一。人类是地球演化过程中的一种产物,研究地球与太阳、月球、太阳系其他行星的周期节律等的天文学知识对研究人的生命规律是有重要意义的。
最后,张登本等先生在文章中提出的“河图”“洛书”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能够追溯的源头,是史前先民用符号记录他们对天文历法知识的理解、对自然法则的把握,能客观地反映他们对阴阳、五行、干支的理解。这些与中医学密切相关,作为中医学子应该掌握。, 百拇医药(张承龙 山东淄博政仁新中医研究所)
首先,对中医来讲,中国古代天文、历法学知识是不可或缺的。《黄帝内经·素问》的“上古天真论”“四气调神大论”“脏气法时论”“天元纪大论”等篇对古代天文、历法学知识均有涉及。唐代孙思邈在《千金要方·大医习业》中也提出,要想成为大医,除学习《内经》等著作外,还可“至于五行休王、七耀天文,并须探赜,若能具而学之,则于医道无所滞碍,尽善尽美矣”,说明作为一名中医掌握中国古代天文、历法学的重要性。
其次,为什么当代中医药院校有的医学生毕业后,在从事临床工作时底气不足?这与张登本等先生在《不知年之所加,不可以为工》的文章中提及的对中国古天文学知识了解较少有关。也就是说“为工”,或者说成为一个合格的中医师,需要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不知天文、不知地理就无法读懂《内经》原文的内容,无法回答相关问题的所以然”。
再其次,当代中医院校的中医基础理论中有关中国古天文学基础知识的内容少之又少,再加上当代学中医的大学生对现代天文学知识有较多了解,而二者的内容有一定的差别,增加了学习中医基础理论的难度。其实,以地球为相对静止点是古天文学(包括中国古天文学)的特征之一。人类是地球演化过程中的一种产物,研究地球与太阳、月球、太阳系其他行星的周期节律等的天文学知识对研究人的生命规律是有重要意义的。
最后,张登本等先生在文章中提出的“河图”“洛书”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能够追溯的源头,是史前先民用符号记录他们对天文历法知识的理解、对自然法则的把握,能客观地反映他们对阴阳、五行、干支的理解。这些与中医学密切相关,作为中医学子应该掌握。, 百拇医药(张承龙 山东淄博政仁新中医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