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感悟
从春节的兴奋和喧闹中平静下来,或被闹哄哄的春节弄的身心俱疲,或怅然所失想念远行的儿女,或有一些人生顿悟……这些感悟是难忘的记忆,更是值得记下来的经验或教训。
笑养,用心哄老人
福建省漳浦县读者 严利人
孔子对孝的回答是“色难”,即对父母和颜悦色是最难的。我认为应当把“色难”变为“色养”,即笑养。
老人如小孩,需要哄,需要逗,要做到笑养,关键是会哄老人。懂得哄人,特别是对长辈甜言蜜语,是做人的一种本领。这里说的哄出自内心,一片真诚,没有功利性,不同于骗,更不是溜须拍马,体现的是热心、苦心、孝心。而骗,除了特殊情况下的善意谎言之外,均属于虚伪坑人的伎俩,两者不可相提并论。
孝顺,既孝又顺也。顺者,顺老人之意也。老人耳不聪、目不明、精力差、反应慢,多数有病缠身,往往守旧、固执,跟不上时代,偏偏又自尊心强。春节远在外地的儿女都回家了,出于血脉亲情的牵挂,很多父母忍不住要为儿女操心,管这管那的。有的儿女不领情,伤了老人的心。两代人之间有代沟,就需要换位思考,相互理解。子女要多征求长辈的意见,大事尽量取得父母的理解、谅解、支持,特别是与老人有关的事,应尽量顺着父母的意愿去做。对于长辈的唠叨、劝告,或是训导,儿女要耐心倾听,从长者的智慧中吸取教训,说得对的虚心接受;有误解的和颜悦色地解释;不中听的也不要当面顶撞;有分歧时先哄得老人高兴,再找机会慢慢地沟通。当然,老人也要开明、民主,不强加于人,只要儿女说得对、做得对,应当从善如流,改变自己的成见。▲
, http://www.100md.com
传统不能“失传”
陕西省西安市读者 许双福
一位年轻的老师对我叹息道:如今的孩子背诵《三字经》、《道德经》等滚瓜烂熟,若问他们这些都是谁写的,孩子们的头摇得跟拨浪鼓一样。就连最隆重的春节,孩子们也停留在放鞭炮、吃年夜饭、穿新衣服、放寒假、跟着父母走亲戚上,至于春节的来历,春节寓意着什么,孩子们对这些传统节日的了解少得可怜。
与之相反的是,每当到了西方的圣诞节、情人节时,那个热闹的场景着实令人惊讶,闹市区人满为患,管理部门早早地对交通做了缜密的安排,参与者多是我们的年轻一代,而到了我们本民族的节日时,他们却没了兴致,一些牢骚话铺天盖地地涌现在网络上。
说到春节,无论是规模、参与的人数、人们的重视程度、历史由来、节日的长度,恐怕地球上没有哪个节日能与它相比。我们要让孩子知道,传统节日不是放个长假,不是吃好的穿好的,挣些压岁钱,而是要牢记节日的内涵。
, 百拇医药
首先,作为家长应注重对孩子的传统教育,因为这些是我们老祖宗传下来的民族精华,要让孩子们真正吃透其中的精髓。其次,在学校里,老师们应在每个节日、节气来临时,为学生们讲解它们的来历,循序渐进地加以灌输。
民族的传统,不是停留在背诵上,而是要从骨子里给予理解并消化。传统需要代代相传,要从孩子抓起,不要因我们教育的缺失,让我们的传统节日失去光芒和内在意义,如此“失传”,损失是无法挽回的。▲
别让“旧俗”影响心情
山东省读者 张海龙
我们这些中青年人,一到春节就被“旧俗”搞得头疼。一是磕头,初一得挨个给长辈磕头,去年春节我磕得腰酸腿麻,感觉过年比过关还难受;二是放鞭炮,从除夕夜开始,家家烧香放鞭炮,不但震得耳聋,而且熏得人想吐;三是拼命地让酒,喝不吐几个就不算喝酒,让人实在招架不了;四是打麻将,不但看不好春晚,有时打通宵让人连觉都睡不好。贵报是大报,又是发行量很大的报纸,我想借贵报一角呼吁人们,为了自己和他人的健康,为了今后大家都能过个健康、祥和、愉快的春节,从现在起,从我做起,快改改这些“旧俗”吧!▲
, 百拇医药
既要常回家看看,还要常回家干干
山东省泰安市读者 张作光
老王的儿子和儿媳年初一开车出去玩,初六下午才回来,期间把两个孩子托付给老王两口子,嘱托他们别冻着、饿着、渴着两个孩子。老两口都70多岁了,而孙女10岁,孙子才5岁,大过年的这两老两小忙得乱了套。
如今国家虽然把“常回家看看”写进了法律,可有些当子女的虽然节假日常回家看看,但回到家既不帮父母干点家务,又不陪父母说说话、聊聊天,而是抱着个手机玩游戏、睡懒觉、打麻将,有的还像老王的儿子儿媳那样,把不懂事的孩子推给父母,小两口自己快活去了。不但让年迈的父母出了钱财,还累得死去活来,再也不把节日盼。
面对如此现状,笔者想借贵报一角,一方面曝光这些不孝之子,另一方面,也想提醒用人单位,可以组织员工谈谈回家后帮父母做了哪些事、尽了哪些孝心,让更多的儿女不但能常回家看看,而且还常回家干干,让更多的父母活得越来越幸福,越来越开心。▲
, 百拇医药
春节比平时更忙
河南省郑州市齐礼阎戒毒所 郑来福
小时候,春节对于我们小孩子来说真是巨大的诱惑。长大后,春节就没意思了,尤其是我们一线工作人员。
我在戒毒所工作,春节是戒毒人员思想最活跃的时候,也是我们工作最忙的时候,经常要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去做他们的思想工作,相比于其他人能一家团圆地坐在一起,我们工作在前线的人却比平时更忙更累。▲
“压岁”未必都用钱
浙江省衢州市读者 潘 杨
近年来,压岁钱的价码不断上涨,过多的压岁钱集中到孩子的手里,会使一些孩子相互攀比,不利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压岁”并不是非用钱不可的,可以送孩子“压岁书”、“压岁笔”、“压岁玩具”等。想必孩子们同样会喜欢这种“破旧俗,立新风”的做法。▲
, 百拇医药
给老人“压岁钱”
浙江省开化县读者 徐曙光
父母辛辛苦苦把我们拉扯大,养育成人,付出的艰辛做子女的并不一定能够体会到。大家逢年过节不妨给长辈送“压岁钱”,从中传递一份对父母的孝心和爱心。▲
教孩子打理“压岁钱”
河北省柏乡县读者 李向红
春节期间,可以借机对孩子进行理财教育,教给孩子科学、灵活地处理自己的压岁钱,在理财中学会勤俭节约、奉献社会。▲, 百拇医药(严利人 许双福 张海龙 张作光 郑来福 潘杨 徐曙光 李向红)
笑养,用心哄老人
福建省漳浦县读者 严利人
孔子对孝的回答是“色难”,即对父母和颜悦色是最难的。我认为应当把“色难”变为“色养”,即笑养。
老人如小孩,需要哄,需要逗,要做到笑养,关键是会哄老人。懂得哄人,特别是对长辈甜言蜜语,是做人的一种本领。这里说的哄出自内心,一片真诚,没有功利性,不同于骗,更不是溜须拍马,体现的是热心、苦心、孝心。而骗,除了特殊情况下的善意谎言之外,均属于虚伪坑人的伎俩,两者不可相提并论。
孝顺,既孝又顺也。顺者,顺老人之意也。老人耳不聪、目不明、精力差、反应慢,多数有病缠身,往往守旧、固执,跟不上时代,偏偏又自尊心强。春节远在外地的儿女都回家了,出于血脉亲情的牵挂,很多父母忍不住要为儿女操心,管这管那的。有的儿女不领情,伤了老人的心。两代人之间有代沟,就需要换位思考,相互理解。子女要多征求长辈的意见,大事尽量取得父母的理解、谅解、支持,特别是与老人有关的事,应尽量顺着父母的意愿去做。对于长辈的唠叨、劝告,或是训导,儿女要耐心倾听,从长者的智慧中吸取教训,说得对的虚心接受;有误解的和颜悦色地解释;不中听的也不要当面顶撞;有分歧时先哄得老人高兴,再找机会慢慢地沟通。当然,老人也要开明、民主,不强加于人,只要儿女说得对、做得对,应当从善如流,改变自己的成见。▲
, http://www.100md.com
传统不能“失传”
陕西省西安市读者 许双福
一位年轻的老师对我叹息道:如今的孩子背诵《三字经》、《道德经》等滚瓜烂熟,若问他们这些都是谁写的,孩子们的头摇得跟拨浪鼓一样。就连最隆重的春节,孩子们也停留在放鞭炮、吃年夜饭、穿新衣服、放寒假、跟着父母走亲戚上,至于春节的来历,春节寓意着什么,孩子们对这些传统节日的了解少得可怜。
与之相反的是,每当到了西方的圣诞节、情人节时,那个热闹的场景着实令人惊讶,闹市区人满为患,管理部门早早地对交通做了缜密的安排,参与者多是我们的年轻一代,而到了我们本民族的节日时,他们却没了兴致,一些牢骚话铺天盖地地涌现在网络上。
说到春节,无论是规模、参与的人数、人们的重视程度、历史由来、节日的长度,恐怕地球上没有哪个节日能与它相比。我们要让孩子知道,传统节日不是放个长假,不是吃好的穿好的,挣些压岁钱,而是要牢记节日的内涵。
, 百拇医药
首先,作为家长应注重对孩子的传统教育,因为这些是我们老祖宗传下来的民族精华,要让孩子们真正吃透其中的精髓。其次,在学校里,老师们应在每个节日、节气来临时,为学生们讲解它们的来历,循序渐进地加以灌输。
民族的传统,不是停留在背诵上,而是要从骨子里给予理解并消化。传统需要代代相传,要从孩子抓起,不要因我们教育的缺失,让我们的传统节日失去光芒和内在意义,如此“失传”,损失是无法挽回的。▲
别让“旧俗”影响心情
山东省读者 张海龙
我们这些中青年人,一到春节就被“旧俗”搞得头疼。一是磕头,初一得挨个给长辈磕头,去年春节我磕得腰酸腿麻,感觉过年比过关还难受;二是放鞭炮,从除夕夜开始,家家烧香放鞭炮,不但震得耳聋,而且熏得人想吐;三是拼命地让酒,喝不吐几个就不算喝酒,让人实在招架不了;四是打麻将,不但看不好春晚,有时打通宵让人连觉都睡不好。贵报是大报,又是发行量很大的报纸,我想借贵报一角呼吁人们,为了自己和他人的健康,为了今后大家都能过个健康、祥和、愉快的春节,从现在起,从我做起,快改改这些“旧俗”吧!▲
, 百拇医药
既要常回家看看,还要常回家干干
山东省泰安市读者 张作光
老王的儿子和儿媳年初一开车出去玩,初六下午才回来,期间把两个孩子托付给老王两口子,嘱托他们别冻着、饿着、渴着两个孩子。老两口都70多岁了,而孙女10岁,孙子才5岁,大过年的这两老两小忙得乱了套。
如今国家虽然把“常回家看看”写进了法律,可有些当子女的虽然节假日常回家看看,但回到家既不帮父母干点家务,又不陪父母说说话、聊聊天,而是抱着个手机玩游戏、睡懒觉、打麻将,有的还像老王的儿子儿媳那样,把不懂事的孩子推给父母,小两口自己快活去了。不但让年迈的父母出了钱财,还累得死去活来,再也不把节日盼。
面对如此现状,笔者想借贵报一角,一方面曝光这些不孝之子,另一方面,也想提醒用人单位,可以组织员工谈谈回家后帮父母做了哪些事、尽了哪些孝心,让更多的儿女不但能常回家看看,而且还常回家干干,让更多的父母活得越来越幸福,越来越开心。▲
, 百拇医药
春节比平时更忙
河南省郑州市齐礼阎戒毒所 郑来福
小时候,春节对于我们小孩子来说真是巨大的诱惑。长大后,春节就没意思了,尤其是我们一线工作人员。
我在戒毒所工作,春节是戒毒人员思想最活跃的时候,也是我们工作最忙的时候,经常要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去做他们的思想工作,相比于其他人能一家团圆地坐在一起,我们工作在前线的人却比平时更忙更累。▲
“压岁”未必都用钱
浙江省衢州市读者 潘 杨
近年来,压岁钱的价码不断上涨,过多的压岁钱集中到孩子的手里,会使一些孩子相互攀比,不利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压岁”并不是非用钱不可的,可以送孩子“压岁书”、“压岁笔”、“压岁玩具”等。想必孩子们同样会喜欢这种“破旧俗,立新风”的做法。▲
, 百拇医药
给老人“压岁钱”
浙江省开化县读者 徐曙光
父母辛辛苦苦把我们拉扯大,养育成人,付出的艰辛做子女的并不一定能够体会到。大家逢年过节不妨给长辈送“压岁钱”,从中传递一份对父母的孝心和爱心。▲
教孩子打理“压岁钱”
河北省柏乡县读者 李向红
春节期间,可以借机对孩子进行理财教育,教给孩子科学、灵活地处理自己的压岁钱,在理财中学会勤俭节约、奉献社会。▲, 百拇医药(严利人 许双福 张海龙 张作光 郑来福 潘杨 徐曙光 李向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