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 微信文章 在线书籍 资料下载 健康杂志 报刊选编 基础医学 临床医学 药学 学报 中国医学 卫生总论
保健: 新闻 评论 视点 常识 疾病 症状 养生 用药 护理 急救 健身 美容 两性 育儿 四季 读物 更多
中医: 常识 教材 思考 中药 医理 临床 针骨 民族 文化 著作 验方 图谱 食疗 药物 药业 药市 新药 搜索 英文
当前位置: 首页 > 保健版 > 心灵空间 > 心理透视 > 正文
编号:12862272
奇葩网名折射出的动机
http://www.100md.com 2015年3月13日 生命时报

     新闻事件:3月1日起,《互联网用户账号名称管理规定》正式施行,微博、微信、论坛等用户网名将被划上9条“底线”,其中第七条是禁止使用“散布淫秽、色情、赌博、暴力、凶杀、恐怖或者教唆犯罪的”网名。名字通常是对美好未来的表达,但不少人绞尽脑汁想出许多奇葩网名,比如“该用户已成仙”、“专吃小朋友”、“亡命之徒”等,带着消极、暴戾的气息。取这样的网名背后隐藏着哪些心理呢?

    心理解读:研究发现,网名的命名动机和人格特征之间存在联系。低神经质的人倾向于表现出自己的内在心理活动;外向者倾向于表达自己的喜好、张扬个性,内向者则希望隐藏个性。但有学者发现,网民起网名时,最注重的是要符合自己的心境,表达个性倒在其次。不难看出,网名更像是我们内心世界的呐喊,阐述了爱恨离愁,表达了与外界沟通的渴望,刻画了社会的不同现象。

    所以,奇葩网名的命名者不一定就是有心理疾病,或者受了天大的委屈,才以这种方式向世界叫嚣。他们或许只是为了让自己好受一点,所以就随口说了一句而已。但不可否认,起名的人自己一时痛快了,而看客却遭了殃,奇葩网名确实给我们带来了五味杂陈的体验。所以,每一名网民都要控制好自己的网络行为。尽管没有面对面的交流,但也不能太任性,影响别人的心情。▲ (祝卓宏 金美慧)
    信息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之建议、推荐或指引。文章版权属于原著作权人,若您认为此文不宜被收录供大家免费阅读,请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我们收到通知后,会立即将您的作品从本网站删除。

   微信文章  关注百拇  评论几句  搜索更多   推存给朋友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