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 正文
编号:13040967
11亿年轻人或听力受损 一半听力损失可以避免
http://www.100md.com 2015年3月16日 中国妇女报
     世界卫生组织近日警告,由于年轻人喜欢戴耳机听音乐,或者去酒吧夜总会,全球11亿年轻人,面对听力受损的危险。据统计,我国有听力残疾人2780万,每年新增听力残疾人逾30万,是世界上听力残疾人最多的国家。研究表明,噪声是导致听力残疾的重要原因之一,而娱乐性噪声正日益成为造成青少年听力损伤的一大“杀手”。在刚刚过去的全国“爱耳日”,专家提醒年轻人“安全用耳,保护听力,刻不容缓”。专家建议,青少年要避免在使用视听设备时音量过大,尽量减少在噪音超标娱乐场所的停留时间。

    ■ 本报记者 彭芸

    世界卫生组织近日警告说,由于年轻人喜欢戴耳机听音乐,或者去酒吧夜总会,全球11亿年轻人,面对听力受损的危险。3月3日是全国“爱耳日”,今年的主题是“安全用耳,保护听力”。旨在唤起全社会对非职业性噪声,特别是娱乐性噪声的重视;并呼吁政府有关部门采取措施,加强对娱乐场所及相关企业的噪声执法检查,创建安全的听力环境。

    据统计,我国有听力残疾人2780万,每年新增听力残疾人逾30万,是世界上听力残疾人最多的国家。听力损失可能由遗传造成,也可能由孕产妇风疹或分娩综合症、脑膜炎和慢性耳部感染等传染病、服用耳毒性药物、暴露于过量噪音和衰老造成。其中过量噪音包括机器轰鸣声、音乐声过大或其它噪音过大,如枪声或爆炸声,都有可能损害听力。

    世卫组织说,听力受损对身心都有严重影响,还能影响年轻人就学就业。年轻人必须知道:一旦丧失听力,听力再也无法恢复。针对娱乐性噪声正在成为造成听力损伤的一大“杀手”,专家提醒,保护听力要安全用耳,避免在使用视听设备时音量过大,减少在噪音超标娱乐场所的停留时间。

    娱乐性噪音或致全球11亿年轻人听力受损

    世界卫生组织近日发布的研究报告称,全球有约11亿青少年正在受到个人视听设备和娱乐场所噪音超标的威胁,在12岁到35岁的人群中,近50%的人在使用个人视听设备如耳机时音量超标;40%的人在夜总会、酒吧等娱乐场所和体育场所等听到的音乐音量过高,且在噪音超标的情况下停留时间过长。

    美国普渡大学的研究人员曾对本校学生进行随机调查:有轻微噪声性听力损伤的人数,正逐年上升。

    据了解,人的耳朵对于60-70分贝的声音是比较适宜的,80-90分贝就会感觉到吵闹,神经细胞将会受到破坏;而音量超过100分贝,则足以使耳内部听力的毛细胞死亡或损伤,造成听力的损失。世卫组织说,一些酒吧、歌厅、夜总会的音乐通常是一百分贝,这种高音只能听15分钟;超过15分钟,就会对听力造成伤害。世卫组织建议,商家播放音乐时,应该降低音量。

    常听耳机,让年轻人听力悄悄受损。根据美国职业安全与健康管理局的规定:超过85分贝以上的声音就可以被纳入噪音。可在生活中,很多人却可以忍受耳机长时间地播放超过90分贝的声音而浑然不觉。南京市中医院就曾接诊过一名高考生,连续K歌48小时后,耳朵突然听不见了。

    浙江省中医院耳鼻喉科副主任唐旭霞表示,有很多朋友发现自己听力有瑕疵,是在考驾照的时候,因为驾照体检里有一项机测高频听力测试。我们平时的语言频率是500-2000赫兹,但是正常人的听力能听到20-20000赫兹音频范围内的声音,所以日常生活完全没有听力障碍的人,可能会在机测高频听力测试中发现问题。唐旭霞说,这其中的重要原因就是长时间地听耳机。

    手机也伤耳,“手机党”小心听神经瘤。瑞典的研究人员发现,如果使用手机接听电话时间超过10年,手机经常接触的那一边发生听觉神经肿瘤的机会可能增加3.9倍。

    南京中医药大学盛良教授针对门诊接触的患者进行调查,发现使用手机者听神经损害比较明显,老用手机接听电话,可能影响到听神经,轻则影响听力,重则增加听神经瘤的风险。

    跑步时听音乐,既伤耳朵又影响锻炼效果。戴耳机产生的噪音会影响内耳膜细胞的微循环,造成微循环障碍,跑步的时候更会加重而影响听力。而当周围环境比较嘈杂时,人们使用耳机会不自觉将音量调高,这样更加损伤听力。

    人们使用耳机时,耳机塞入耳朵后会产生一定的摩擦,跑步时摩擦会加重。外耳道的皮肤很嫩,特别容易划伤,如果佩戴不合适的耳塞型耳机会造成划伤或擦伤,细菌就会趁机侵入,引发外耳道炎、耳疖肿等,造成耳朵疼痛和肿胀。同时,在我们大脑中,不同的脑神经中枢负责各种器官的兴奋与抑制。跑步时指挥肌肉功能的有关神经中枢处于兴奋状态,能有效调动心肺功能。如果边跑边听耳机,就会使主管思维的神经中枢得不到休息,同时由于兴奋的扩散作用,又会使主管运动的神经中枢受到抑制,反而影响锻炼效果。

    中毒性耳聋不可逆,“吃错药”也能损伤听力

    日常中的听力“杀手”不仅有噪声,还可能是药物。药物中毒性耳聋,往往是由于抗生素类药物剂量过大,或者病人对该药有特殊的敏感性而造成的耳聋。一般来说,中毒与剂量密切相关,剂量愈大,耳中毒程度愈重。但当个体或家族对此药有高敏感性时,即使很小的剂量也可能导致耳聋。此外,给药途径、身体状况和患者年龄也是引发药物中毒性耳聋的因素。

    患者应用耳毒性药物后出现耳鸣、听力下降、眩晕等症状,听力下降是双侧对称性的。依据患者用药史、双耳耳聋病史、纯音听力图显示双耳对称性感音神经性聋的特征,以及伴随的耳鸣或眩晕等,可以诊断为药物中毒性耳聋。

    婴幼儿、妊娠期妇女、老年人对耳毒性药物尤其敏感,应禁止使用,必要时也须谨慎。特别是儿童,一旦患上中毒性耳聋,早期症状很不明显,难以及时发现。加强医学监护是诊断早期耳聋的重要手段。对有家族性中毒史的和肾功能障碍的患者,应禁用耳毒性药物。在用药过程中,一旦发现耳中毒症状应立即停药。

    常见的耳毒性药物包括:氨基糖甙类抗生素,如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新霉素、妥布霉素等;非氨基糖甙类抗生素,如万古霉素、红霉素、多粘菌素B、氯霉素等;某些抗肿瘤药,如争光霉素、长春新碱、顺铂等;髓袢利尿剂,如速尿、利尿酸等;解热镇痛药,如水杨酸制剂;抗疟疾药,如奎宁、氯喹等。

    做“耳保健操”可保护听力,用手机听歌需少于每天1小时

    世卫组织官方网站介绍,一半听力损失病例可以通过初级预防避免。专家建议,预防噪声性耳聋首先要防止耳疲劳的发生。使用高频立体声音响,其音量最好控制在70分贝以下,如戴耳机使用手机、平板电脑等视听设备,以毫无不适的感觉最好,尤其是在公交车或大街上等噪音很大的地方,不要为了盖过噪音就开更大的音量。

    江苏省耳科疾病与听力障碍诊治中心主任、江苏省人民医院主任医师卜行宽教授表示,年轻人要避免在嘈杂环境中使用手机欣赏音乐,或者长时间保持通话。他提出了一个6-6原则,即每次听的时间不超过60分钟,音量设置不超过最大音量的60%。在手机耳机的选择上,卜行宽教授也建议,少用手机原配的耳塞式耳机,应改用耳罩式耳机,因为前者对于听力的损伤更大于后者。

    广东省第二中医院耳鼻喉科主任医师郭宏教授则建议,想要保护听力,还可以多给耳朵做做“耳保健操”,以达到“耳聪目明”的效果。

    1.揉耳廓:双手食指弯曲成勾如耳廓形状,拇指在下揉搓耳廓,揉50次左右直到耳朵发热为止。

    2.明耳朵:用食指插入耳中,力度要轻,深部不要太深,避免插入力量太大伤及耳膜。食指插入后立即拔出,反复20次左右。

    3.醒耳骨:双手中指搭在耳朵后侧头部,食指搭在中指上,然后自然滑下敲打耳朵后侧头部,反复30次左右;

    4.震全耳:将双手张开,相互揉搓发热后迅速捂住耳朵全部,然后松开。

    世界卫生组织也指出,用智能手机及音响设备听音乐时,应把时间控制在一天一小时以下,尽量减少去充斥着大音量音乐的夜总会、酒吧和体育赛事活动的时间。具体预防听力受损的措施如下:

    1.对儿童进行免疫接种,预防麻疹、脑膜炎、风疹和腮腺炎等儿童期疾病。

    2.孕前对少女和育龄妇女进行免疫接种,预防风疹。

    3.对孕妇进行梅毒和其它感染的筛查和治疗。

    4.改善产前和围产期护理,包括促进安全分娩。

    5.避免使用耳毒性药物,除非由合格医生开具处方并进行监测。

    6.转诊高危婴儿(如有家族耳聋史、低出生体重、出生窒息、患黄疸或脑膜炎等),及早进行听力测评,并在需要时迅速诊断和进行适当治疗。

    7.通过提高认识、使用个人保护装置及制定并实施适当法规来减少对(工作场所和娱乐设施)巨大噪音的暴露。

    8.可以采取耳部和听力保健措施预防中耳炎引起的听力损失。通过及早发现并采取适当医疗或手术干预措施,可以妥善处理这一问题。

    此外,《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对社会生活噪声污染防治已做出规定,其中指出经营中的文化娱乐场所,其经营管理者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使其边界噪声不超过国家规定的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相关链接

    听不清悄悄话,需马上查听力

    江苏省耳科疾病与听力障碍诊治中心主任、江苏省人民医院主任医师卜行宽教授表示,想知道你的听力是否还行?其实方法很简单:试试你能不能听清别人讲悄悄话,如果听不清,说明你已经存在问题了。当然,如果想进一步了解你的听力状况,可以参考下面这个评估表。

    正常:可听到耳语声。

    轻度听损:在1米内可听到并重复对方用一般声音说的词。

    中度听损:在1米内可听到并重复对方大声说的词。

    重度听损:在耳边大声说可听到其中一些词。

    极重度听损:对大声叫喊也无法听到或不能理解。

    另外,如果在接听电话时,听不清某些高音频字,例如4、7、9,这意味着你的听力水平已经在下降了。如果不引起重视,听力损伤离你也不远了。如果听门铃、电话铃、闹钟铃的高音时出现障碍,问题就更严重了。 (裴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