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消化性溃疡诊断与治疗规范建议(黄山).pdf
http://www.100md.com
第1页 |
参见附件(313kb)。
·共识与指南·
消化性溃疡病诊断与治疗规范建议(2008,黄山)
中华消化杂志编委会
消化性溃疡病是最常见的消化系疾病之一,随着消化内镜检查的普及、Hz受体拮抗剂(H:一
receptor antagonist,H2一RA)和质子泵抑制剂
(proton pump inhibitors,PPI)的问世,非甾体类
彩t炎药(non—steroidal ant卜inflammatory drugs,NSAID)的广泛应用及对幽门螺杆菌(HPZi∞6口c把,.
夕yzDri,Hp.户yzo一)在消化性溃疡病发生中作用
的认识,使近二十年来对消化性溃疡病的诊断、治疗发生了巨大的变革,尤其是PPI及根除幽
门螺杆菌在消化性溃疡病治疗中的应用,降低
了消化性溃疡病的发病率和各种并发症发生
率,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很大提高。我国幅
员辽阔,对消化性溃疡病的治疗还存在较大的
差异。为进一步统一认识,有必要对消化性溃
疡病的诊断和治疗进行规范,为此中华消化杂
志编委会组织国内部分专家。,予2008年3月和
6月先后两次召开专题研讨,会,结合国内外文
献,基于循证医学证据,对近年来消化性溃疡病
的发病机制、诊断和治疗中28个主要问题进行
深入认真的讨论,共同拟定、7“消化性溃疡病诊
断与治疗规范建议”,供各级医师在临床工作中 ,参考。 』
消化性溃疡病的定义与流行病学
1.消化性溃疡病是指在各种致病因子的作用
下,黏膜发生的炎症与坏死性痛变,病变深达黏膜
肌层,常发生于胃酸分泌有关的消化道黏膜,其中
以胃、十二指肠为最常见。
2.近年来消化性溃疡病的发病率虽有下降趋
势,但目前仍然是最常见的消化系疾病之一。
本病在全世界均常见,一般认为人群中约有
10%在其一生中患过消化性溃疡病。但在不同国
家、不同地区,其发病率有较大差异。消化性溃疡
病在我国人群中的发病率尚无确切的流行病学调
查资料,有资料报道占国内胃镜检查人群的
10.3%~32.6%。本病可见于任何年龄,以20~50
岁居多,男性多于女性(2~5:1),临床上十二指肠
溃疡多于胃溃疡,两者之比约为3:1。
消化性溃疡病的病因与发病机制
3.消化性溃疡病的发病机制主要与胃十二指肠
黏膜的损害因素和黏膜自身防御一修复因素之问失
平衡有关。其中胃酸分泌异常、H删感染和 NSAID广泛应用是引起消化性溃疡病的最常见病因。
4.胃酸在消化性溃疡病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
“无酸,无溃疡”的观点得到普遍的公认。胃酸
对消化道黏膜的损害作用一般只有在正常黏膜防
御和修复功能遭受破坏时才发生。许多十二指肠
溃疡患者都存在基础酸排量(BAO)、夜间酸分泌、五肽胃泌素刺激的最大酸排量(MAO)、十二指肠酸
负荷等增高的情况。胃溃疡患者往往存在胃排空
障碍,食物在胃内潴留促进胃窦部分泌胃泌素,从
而引起胃酸分泌增加。Zollinger—Ellison综合征由
于瘤体大量分泌胃泌素,导致高胃酸分泌状态,过
多的胃酸成为溃疡形成的起始因素。
非H.户了£D“、非NSAID消化性溃疡病与胃酸
分泌的关系,尚需进行更多研究后予以论证。
5.幽门螺杆菌感染为消化性溃疡病最重要发
病原因之一。其致病能力取决于引起组织损伤的
毒力因子、宿主遗传易感性和环境因素。
大量临床研究已证实,消化性溃疡病患者的
H.户yzo一检出率显著高于普通人群,而根除H.
户y∞以后溃疡复发率明显下降。由此认为H.
争yZo疰感染是导致消化性溃疡病的主要病因之一。
H.夕yZo以的毒力包括空泡毒素(VacA)蛋白、细胞毒素相关基因(CagA)蛋白、鞭毛的动力、粘附
因子、脂多糖、尿素酶、蛋白水解酶、磷脂酶A和过
氧化氢酶等。H.pyZo一依靠毒力因子的作用,在胃
黏膜上皮定植,诱发局部炎性反应和免疫反应,损
害黏膜的防御一修复机制,同时也可通过侵袭因素的
增强而致病。
不同部位的H.夕yzo,.i感染引起溃疡的机制有
所不同。在以胃窦部感染为主的患者中,H.户y幻ri
通过抑制D细胞活性,从而导致高胃泌素血症,引
起胃酸分泌增加。同时,H.p了Zo一也可直接作用于
肠嗜铬样细胞(ECL细胞),后者释放组胺引起壁细
万方数据生堡煎丝盘查!!!!堡!旦箜!!鲞箜!塑竺!堕』旦延!』!生!垫!!:∑!!:!!:型!:!
胞分泌增加。这种胃窦部的高酸状态易诱发十二
指肠溃疡。在以胃体部感染为主的患者中。H.
py幻ri直接作用于泌酸细胞,引起胃酸分泌减少,过低的胃酸状态易诱发胃腺癌。H.户yzori感染者
中仅15%发生消化性溃疡病,说明除细菌毒力外,遗传易感性也发挥一定的作用。研究发现,一些细
胞因子的遗传多态性与H.pyzo疗感染引发消化性
溃疡病密切相关。
6.NsAID乃是消化性溃疡病的主要致病因素
之一,而且在上消化道出血中起重要作用。
NSAID和阿司匹林等药物应用日趋广泛,常
用于抗炎镇痛、风湿性疾病、骨关节炎、心血管疾病
等,然而其具有多种不良反应。流行病学调查显
示,在服用NSAID的人群中,15%~30%可患消化
性溃疡病,其中胃溃疡发生率为12%~30%,十二
指肠溃疡发生率为2%~19%。NSAID使溃疡出
血、穿孔等并发症发生的危险性增加4~6倍,而老
年人中,消化性溃疡病及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均
与NSAID有关。NSAID溃疡发生的危险性除与
所服的NSAID种类、剂量大小、疗程长短有关外,还与患者年龄(大于60岁)、H.pyzo一感染、吸烟及
合并使用糖皮质激素药物或抗凝剂、伴心血管疾病
或肾病等因素有关。
7.药物,如糖皮质激素药物、抗肿瘤药物和抗
凝药的使用也可诱发消化性溃疡病,也是上消化道
出血不可忽视的原因之一。
8.吸烟、饮食因素、遗传、胃十二指肠运动异
常、应激与心理因素等在消化性溃疡病的发生中也
起一定作用。
消化性溃疡病的诊断
9.中上腹痛、反酸是消化性溃疡病的典型症
状,腹痛发生与餐后时间的关系认为是鉴别胃与十
二指肠溃疡病的临床依据。
胃溃疡的腹痛多发生在餐后半小时左右,而十
二指肠溃疡则常发生在空腹时,近年来,由于抗酸
剂、抑酸剂等药物广泛使用,症状不典型的患者日
益增多。由于NsAID有较强的镇痛作用,NSAID
溃疡临床上无症状者居多,部分以上消化道出血为
首发症状,也有表现为恶心、厌食、纳差、腹胀等消
化道非特异性症状。
10.消化性溃疡病的主要并发症为上消化道出
血、穿孔和幽门梗阻,目前后者已较少见,此可能与
临床上广泛根除幽门螺杆菌和应用PPI治疗有关。
慢性胃溃疡恶变的观点至今尚有争议。
11.胃镜检查和上消化道钡餐检查是诊断消化
性溃疡痛的主要方法。
胃镜检查过程中应注意溃疡的部位、形态、大
小、深度、病期以及溃疡周围黏膜的情况 ......
消化性溃疡病诊断与治疗规范建议(2008,黄山)
中华消化杂志编委会
消化性溃疡病是最常见的消化系疾病之一,随着消化内镜检查的普及、Hz受体拮抗剂(H:一
receptor antagonist,H2一RA)和质子泵抑制剂
(proton pump inhibitors,PPI)的问世,非甾体类
彩t炎药(non—steroidal ant卜inflammatory drugs,NSAID)的广泛应用及对幽门螺杆菌(HPZi∞6口c把,.
夕yzDri,Hp.户yzo一)在消化性溃疡病发生中作用
的认识,使近二十年来对消化性溃疡病的诊断、治疗发生了巨大的变革,尤其是PPI及根除幽
门螺杆菌在消化性溃疡病治疗中的应用,降低
了消化性溃疡病的发病率和各种并发症发生
率,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很大提高。我国幅
员辽阔,对消化性溃疡病的治疗还存在较大的
差异。为进一步统一认识,有必要对消化性溃
疡病的诊断和治疗进行规范,为此中华消化杂
志编委会组织国内部分专家。,予2008年3月和
6月先后两次召开专题研讨,会,结合国内外文
献,基于循证医学证据,对近年来消化性溃疡病
的发病机制、诊断和治疗中28个主要问题进行
深入认真的讨论,共同拟定、7“消化性溃疡病诊
断与治疗规范建议”,供各级医师在临床工作中 ,参考。 』
消化性溃疡病的定义与流行病学
1.消化性溃疡病是指在各种致病因子的作用
下,黏膜发生的炎症与坏死性痛变,病变深达黏膜
肌层,常发生于胃酸分泌有关的消化道黏膜,其中
以胃、十二指肠为最常见。
2.近年来消化性溃疡病的发病率虽有下降趋
势,但目前仍然是最常见的消化系疾病之一。
本病在全世界均常见,一般认为人群中约有
10%在其一生中患过消化性溃疡病。但在不同国
家、不同地区,其发病率有较大差异。消化性溃疡
病在我国人群中的发病率尚无确切的流行病学调
查资料,有资料报道占国内胃镜检查人群的
10.3%~32.6%。本病可见于任何年龄,以20~50
岁居多,男性多于女性(2~5:1),临床上十二指肠
溃疡多于胃溃疡,两者之比约为3:1。
消化性溃疡病的病因与发病机制
3.消化性溃疡病的发病机制主要与胃十二指肠
黏膜的损害因素和黏膜自身防御一修复因素之问失
平衡有关。其中胃酸分泌异常、H删感染和 NSAID广泛应用是引起消化性溃疡病的最常见病因。
4.胃酸在消化性溃疡病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
“无酸,无溃疡”的观点得到普遍的公认。胃酸
对消化道黏膜的损害作用一般只有在正常黏膜防
御和修复功能遭受破坏时才发生。许多十二指肠
溃疡患者都存在基础酸排量(BAO)、夜间酸分泌、五肽胃泌素刺激的最大酸排量(MAO)、十二指肠酸
负荷等增高的情况。胃溃疡患者往往存在胃排空
障碍,食物在胃内潴留促进胃窦部分泌胃泌素,从
而引起胃酸分泌增加。Zollinger—Ellison综合征由
于瘤体大量分泌胃泌素,导致高胃酸分泌状态,过
多的胃酸成为溃疡形成的起始因素。
非H.户了£D“、非NSAID消化性溃疡病与胃酸
分泌的关系,尚需进行更多研究后予以论证。
5.幽门螺杆菌感染为消化性溃疡病最重要发
病原因之一。其致病能力取决于引起组织损伤的
毒力因子、宿主遗传易感性和环境因素。
大量临床研究已证实,消化性溃疡病患者的
H.户yzo一检出率显著高于普通人群,而根除H.
户y∞以后溃疡复发率明显下降。由此认为H.
争yZo疰感染是导致消化性溃疡病的主要病因之一。
H.夕yZo以的毒力包括空泡毒素(VacA)蛋白、细胞毒素相关基因(CagA)蛋白、鞭毛的动力、粘附
因子、脂多糖、尿素酶、蛋白水解酶、磷脂酶A和过
氧化氢酶等。H.pyZo一依靠毒力因子的作用,在胃
黏膜上皮定植,诱发局部炎性反应和免疫反应,损
害黏膜的防御一修复机制,同时也可通过侵袭因素的
增强而致病。
不同部位的H.夕yzo,.i感染引起溃疡的机制有
所不同。在以胃窦部感染为主的患者中,H.户y幻ri
通过抑制D细胞活性,从而导致高胃泌素血症,引
起胃酸分泌增加。同时,H.p了Zo一也可直接作用于
肠嗜铬样细胞(ECL细胞),后者释放组胺引起壁细
万方数据生堡煎丝盘查!!!!堡!旦箜!!鲞箜!塑竺!堕』旦延!』!生!垫!!:∑!!:!!:型!:!
胞分泌增加。这种胃窦部的高酸状态易诱发十二
指肠溃疡。在以胃体部感染为主的患者中。H.
py幻ri直接作用于泌酸细胞,引起胃酸分泌减少,过低的胃酸状态易诱发胃腺癌。H.户yzori感染者
中仅15%发生消化性溃疡病,说明除细菌毒力外,遗传易感性也发挥一定的作用。研究发现,一些细
胞因子的遗传多态性与H.pyzo疗感染引发消化性
溃疡病密切相关。
6.NsAID乃是消化性溃疡病的主要致病因素
之一,而且在上消化道出血中起重要作用。
NSAID和阿司匹林等药物应用日趋广泛,常
用于抗炎镇痛、风湿性疾病、骨关节炎、心血管疾病
等,然而其具有多种不良反应。流行病学调查显
示,在服用NSAID的人群中,15%~30%可患消化
性溃疡病,其中胃溃疡发生率为12%~30%,十二
指肠溃疡发生率为2%~19%。NSAID使溃疡出
血、穿孔等并发症发生的危险性增加4~6倍,而老
年人中,消化性溃疡病及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均
与NSAID有关。NSAID溃疡发生的危险性除与
所服的NSAID种类、剂量大小、疗程长短有关外,还与患者年龄(大于60岁)、H.pyzo一感染、吸烟及
合并使用糖皮质激素药物或抗凝剂、伴心血管疾病
或肾病等因素有关。
7.药物,如糖皮质激素药物、抗肿瘤药物和抗
凝药的使用也可诱发消化性溃疡病,也是上消化道
出血不可忽视的原因之一。
8.吸烟、饮食因素、遗传、胃十二指肠运动异
常、应激与心理因素等在消化性溃疡病的发生中也
起一定作用。
消化性溃疡病的诊断
9.中上腹痛、反酸是消化性溃疡病的典型症
状,腹痛发生与餐后时间的关系认为是鉴别胃与十
二指肠溃疡病的临床依据。
胃溃疡的腹痛多发生在餐后半小时左右,而十
二指肠溃疡则常发生在空腹时,近年来,由于抗酸
剂、抑酸剂等药物广泛使用,症状不典型的患者日
益增多。由于NsAID有较强的镇痛作用,NSAID
溃疡临床上无症状者居多,部分以上消化道出血为
首发症状,也有表现为恶心、厌食、纳差、腹胀等消
化道非特异性症状。
10.消化性溃疡病的主要并发症为上消化道出
血、穿孔和幽门梗阻,目前后者已较少见,此可能与
临床上广泛根除幽门螺杆菌和应用PPI治疗有关。
慢性胃溃疡恶变的观点至今尚有争议。
11.胃镜检查和上消化道钡餐检查是诊断消化
性溃疡痛的主要方法。
胃镜检查过程中应注意溃疡的部位、形态、大
小、深度、病期以及溃疡周围黏膜的情况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313KB,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