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建立社会办中医新机制
基层中医发展模式研讨
在当下规范医师多点执业、鼓励社会办医、构建分级诊疗制度等医改政策背景下,如何完善基层中医药发展的政策机制,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并形成支持社会办中医的良好环境,在基层发挥中医药特色和优势,成为业内关注的话题。2月上旬,中华中医药学会在广东举办了基层中医发展模式研讨会,推进公立三甲医院、政府管理部门与社会资本合作办医三联动,成为新思路——
讨论会现场。陈智良摄
发展基层中医药服务,是优化中医药资源配置和中医药服务升级的重要环节;鼓励社会力量办中医,推进中医医师多点执业,成为进一步丰富中医药服务资源的有力抓手。今年初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的《全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纲要》,国家卫生计生委等5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推进和规范医师多点执业的若干意见》,以及2015年全国中医药工作会议提出的重点任务,为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增添了新动力,也为社会力量办中医开辟了新空间。
在深化医改中,基层中医药的发展有诸多利好政策,而落实好这些政策,同样需要来自基层的探索实践,特别是推动建立公立三甲医院、政府管理部门与社会资本合作办医三联动新机制,具有重要意义。中华中医药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曹正逵表示,在医改有利政策支持下,针对基层中医药发展,特别是社会办中医面对的一些难点问题,应积极探索,勇于实践,在机制和模式方面不断创新和突破。
政策支持、规范管理鼓励社会办中医
政府通过政策支持和规范管理鼓励社会办中医,为基层中医药发展带来生机和活力。在广东省,民营中医医疗机构近年来快速发展,服务能力提升。广东省中医药局局长徐庆峰介绍,广东民营中医机构逾两千家,占中医医疗机构八成多,服务量则占到两成。在很多程度上弥补了公立医院医疗网点不均、服务不足的问题。
广东的经验就是坚持政策支持,加强规范管理。一是积极协调,提供良好政策环境。出台了《关于加快广东省民营医疗机构发展的意见》,鼓励社会组织或个人用资金、实物、土地使用权、知识产权及其他财产,投资开办中医医院、中医专科医院;将符合条件的民营中医医疗机构纳入城镇职工(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定点范围以及急救网络医院范围;支持民营中医医疗机构人才引进,在制成评定、户籍管理、档案管理、住房与子女入学入托等方面享有与公立中医医疗机构人才同等待遇。
二是科学规划,提供广阔发展空间。鼓励民营中医医疗机构提供基本医疗服务,同时引导和促进民间资本投入高端、特需医疗服务市场;积极鼓励境内外民间资本到医疗资源相对薄弱的地区投资兴办中医医疗机构;细化医疗机构设置规划的选址范围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10973 字符。